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多因子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单因子对人均纯收入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设施温室>牧草>养殖.双因子协作对人均纯收入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牧草×设施温室>经济作物×牧草>粮食×养殖>牧草×养殖>粮食×牧草>粮食×设施温室>经济作物×养殖.通径分析表明,牧草种植面积与人均纯收入呈正相关,牧草种植面积对人均纯收入的直接效应值大于相关系数.宁夏扬黄新灌区的发展需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只有使农业和牧业有效地结合,提高系统的耦合性,才能显著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52.
对以宁夏盐池县为代表的柠条资源分布、利用状况、存在问题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截至2003年,全区柠条资源存林面积已达43.672 4万hm2,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8.431%。其中天然林为2.590 5万hm2,人工存林面积累计已达41.081 9万hm2,是全区柠条总面积的94.068%,具有面积大、分布广、幼林化、生物贮量多等特点。主要存在有开发与利用程度低下、资源老化程度严重和过度放牧等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柠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3.
从宁夏中部干旱带严峻的风蚀现状出发,结合已有研究基础,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风蚀研究历史、现状、发展动态等。分析指出对沙尘源探讨、工程干预对风蚀防治效果、风蚀机理等理论与基础性研究仍是今后风蚀研究的主导方向。同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田压砂、放牧与风蚀防治相关性、主辅结合的固沙灌木林网布设等问题和建议,为科学指导当地风蚀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4.
引入"陕单902"、"登海1号"和"登海3号"不同品种玉米与本区大面积推广的"中单2号"玉米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籽实产量以"陕单902"为最高,籽实产量4125kg/hm2;"登海3号"次之,产量为3600kg/hm2;"登海1号"最低,但秸杆产量最高。玉米以52500株/hm2播种密度为适宜。  相似文献   
55.
<正>种草养畜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畜牧业经济逐渐成为农业主要经济支柱,青绿饲料短缺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发展种草养畜是解决广大农牧区饲草料缺乏问题,也是农牧民增产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003年,本所引入青饲、青贮牧草牧斯特高(一年生饲用植物,特别晚熟型的  相似文献   
56.
本试验以旱作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免耕与传统耕作两种种植方式,主要从玉米长势、投入产出等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免耕玉米长势和产量与传统耕作相接近,但净产值与传统耕作的相当,而产投比和生态、社会等综合效益却远高于传统耕作,在沙区是一项很值得推广的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57.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不同自然地貌作为试验样地,应用诱捕法收集风蚀沙粒,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沙粒粒径后,判断各试验点的土壤组成,分析评价沙粒粒径与地表风蚀相关性。结果表明,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以及沙柳林地风蚀沙粒以细沙粒为主,占比95%左右,粗砂粒占比5%左右,无粉粒,风蚀沙源主要以就地起沙为主;花棒林、沙蒿林和农田防护林带内风蚀沙粒有8%~12%粉粒,天然草地粉粒占比29.04%,放牧草地粉粒占比69.38%,细沙粒含量较少,植被固沙效果明显,风蚀强度呈下降趋势,沙源以就地起沙为主,但有部分沙源属于外来沉降,土壤状况逐步改善;柠条退耕地、废弃村庄以及封育草地的固沙效果较好,风蚀沙粒主要以粉粒为主,占比90%,风蚀沙源多外来沉积,风蚀强度降低;耕作农田中黄绵土粉粒比例一般高于风沙土,抗风蚀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8.
左忠  张清云  李明  刘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5):153-158
为有效改善多年生人工栽培甘草地表生长环境,降低成本投入,提高甘草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以播种机地表耖土、推土机地表耖土、刀具地表耖土等机械中耕为试验处理,以大田未挠动处理为对照,对比分析不同处理对甘草农田土壤水分、紧实度、地表根系呼吸、植株光合能力,以及机械中耕后对甘草株高、产量等主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机地表耖土和刀具地表耖土均可适度改善甘草农田土壤环境、增加产量,特别是播种机地表耖土处理增产7.43%,应结合早春田间追肥、机械除草等在5月中下旬进行,推土机地表松土作业对田间甘草苗破坏严重,不提倡应用。  相似文献   
59.
干旱风沙区农田防护林网空间风速与地表风蚀特征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为准确了解和评价干旱风沙区在典型大风环境下农田防护林空间风速分布,以及林网内风蚀状况,分别利用三杯风速仪和诱捕法,对干旱风沙区盐池县农田防护林网空间风速与地表风蚀特征开展了林网内不同水平距离内的距地表50、200 cm高度风速分布与地表风蚀状况监测。研究表明:1)随着防护距离的逐渐增大,风蚀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而风速变化规律正好相反;50和200 cm高度的风速变化规律均一致,均呈先逐渐降低后逐渐升高的变化,以12H处对风力减小作用最明显,50和200 cm高度的风速降幅分别达到了51%和46%;林带防风效益与距离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以12H(12倍的防护林带树高,下同)处200 cm高度最佳,为53.65%;侵蚀模数由林带内的轻度、1H处的强度到3H、7H处的剧烈,12H处为极强度,以3H处最大,为21 944.62 t/km~2。2)沙粒粒径以73.99、87.99、104.6μm区间为主,其中82.53%~99.93%沙粒均集中在248.9μm以下,为细沙粒,而旷野对照组沙粒粒径主要集中在104.6~148μm,沙粒明显较粗。因此,干旱风沙区沙质农田防护林网在典型大风日内对风速的减缓非常有效。但由于林网内沙物质源丰富,风蚀现象依然严重,对当地沙尘暴发生影响较大。该研究对准确掌握当地林网风蚀,科学评价林网防护功能等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0.
郭永忠  王峰  温学飞  杜建明  左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21-11623,11637
利用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的抗病性、农艺性状、高产稳产性和商品性等指标对引进的马铃薯品种采用灰色关联矩阵和灰色局势决策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商品薯产量达到19 641.6 kg/hm2,且综合排序位于前4和前2的中晚熟及晚熟品种青薯168、948-K、晋薯7号、虎头和中熟品种同薯23号、冀张薯3号都可在当地进行推广种植。为提早上市,在保护地种植可选择商品薯产量达到11 662.2 kg/hm2的中薯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