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为了提高育种效率,实现玉米育种的持续性和规范化发展,2008年将25个俄罗斯早熟玉米群体与4个我国主要种质类群的代表自交系按照NCⅡ设计组配100个测交组合,2009和2010年对100个杂交组合进行鉴定试验,对25个外引改良系进行综合农艺性状分析和抗病鉴定。结果表明:25份外引改良系中黑育e1、黑育e4、黑育e11和黑育e21的单株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性状表现相对较好。中抗丝黑穗病材料占80%,无高感材料。抗和中抗大斑病的材料共有13份,占全部鉴定材料的52%,48%的材料表现为感病或高感,总体上对大斑病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了解决黑龙江省北部高纬度地区玉米品种复杂的问题,在黑河市连续2 a进行了品种筛选试验,初步筛选出8个产量较高的玉米品种,依次为德美亚1号、克单14、垦单8号、边单3号、德美亚2号、克单13、利合16和宾玉4号;筛选出3个极早熟品种,分别为孚尔拉、边三2号和克单9号.  相似文献   
13.
巩双印 《玉米科学》2007,15(2):84-85
边三2号是黑河农科所以单交种(kmo38×kin130)为母本,以NB15B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极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活秆成熟等特点.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种植,种植密度为55 000~60 000 株/hm2.  相似文献   
14.
巩双印 《玉米科学》2007,15(Z1):084-085
边三2号是黑河农科所以单交种(kmo38×kin130)为母本,以NB15B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极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活秆成熟等特点。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种植,种植密度为55000~60000株/hm2。  相似文献   
15.
对边单3号玉米品种的来源及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以及制种要点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点,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不同深松模式对早熟春玉米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深松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早熟玉米新品种德美亚1号为试验材料,在7个不同深松模式下,研究了其对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和玉米吐丝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的产量在处理3时达到最高;不同深松模式对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影响较大,对穗粗、穗行数等性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以早熟玉米新品种边单3号为试验材料,在12个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研究了氮、磷对边单3号玉米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边单3号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着氮肥和磷肥用量的增加先增后减,产量在N180 kg.hm-2、P90 kg.hm-2用量时达到最高,为10 568.44 kg.hm-2;株高、穗位高、百粒重、单穗粒重...  相似文献   
18.
使用与无毒基因Avr-pit、Avr-pia、PRE1紧密连锁的3个SSR标记对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195个稻瘟菌菌株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各无毒基因在黑龙江省的出现频率有明显差异,无毒基因Avr-pit的出现频率为43.59%,无毒基因Avr-pia出现频率36.92%,无毒基因PRE1的出现频率为30.26%。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复杂,在不同地区甚至相同地区的菌株中无毒基因的存在情况都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引起了广泛地关注,牵动了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带来了预期的良好效果。但林改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虽非主流,但正确对待并认真解决好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对于深化林改工作,扩大林改成果,建设生态文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