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3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通过开展等氮条件下腐熟秸秆替代化肥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化肥减量施用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单施化肥、腐熟秸秆替代20%、50%、80%和100%化肥.结果 显示:随着腐熟秸秆替代化肥量的增多,害虫数量呈现减少趋势,天敌数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以腐熟秸秆替代50%化肥为节点,除了害虫优势集中性指数,节肢动物群落各主要特征值均随着替代量的增多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腐熟秸秆替代化肥达50%及以上时,小麦各产量指标均显著低于单施化肥.结论 表明腐熟秸秆替代化肥比例宜控制在50%以下.  相似文献   
22.
施用化学农药是导致砀山梨园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系统检测了梨园化学农药残留时空分布,定量评价了间作作物与生物药剂结合对梨园土壤理化性状和农药残留的调控作用.春季、秋季分别检测了0~20、20~40、40~60 cm土壤主要化学农药检出率和残留量.调控作用试验设计为:①间作白三叶草+0.3%SAVONA1200X+1%申嗪霉素2000X替代50%常规施药化学农药用量;②间作桔梗+0.3%SAVONA1200X+1%申嗪霉素2000X替代50%常规施药化学农药用量;③对照:人工除草+常规施药.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显示:主要化学农药检出率和残留量为:0~20 cm>20~40 cm>40~60 cm,秋季>春季,表明土壤化学农药残留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来源于当年施用的化学药剂.通过2年调控试验,处理①和②0~40 cm的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分别为17.00±0.82、5.67±1.25 μg·L-1,显着低于对照57.67±1.70 μg·L-1;毒死蜱分别为3±0.00、2±0.00 μg·L-1,显着低于对照4±0.00 μg·L-1;吡虫啉分别为103.33±1.70、180.00±4.08 μg·L-1,显着低于对照401.67±13.12 μg·L-1.桔梗对土壤中的氮吸收作用显着,白三叶草固氮作用显着,桔梗、白三叶草对土壤中的磷拦截作用显着.晴天测试的土壤含水量处理①和②显着高于对照,2014年7月26日12:30和15:30地表温度处理①和②均显着低于人工除草地.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等氮条件下沼液按不同比例替代化肥对冬小麦产量和麦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021—2022年在安徽农业大学农萃园设置大田试验,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单施化肥、沼液替代20%、50%、80%和100%化肥,分别分析小麦产量和三类节肢动物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沼液替代化肥量的增多,害虫数量呈现减少趋势,天敌数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沼液替代20%化肥时,土壤节肢动物密度最高。当沼液替代50%化肥时,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天敌优势集中性指数最高。当沼液替代化肥达50%及以上时,小麦各产量指标均显著低于单施化肥。结论表明改厕沼液替代化肥比例宜控制在50%到20%之间,可为改厕沼液科学比例替代化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4.
寄主植物-害虫-天敌三营养层系统相互作用的上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主植物-害虫-天敌三营养层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害虫数量被其天敌所调节(下行控制)、寄主植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直接和间接影响害虫和其天敌的多度及分布(上行控制)已是生态学界活跃的研究主题。在不同的陆地生态系统中,作为害虫种群数量控制因子,寄主植物资源的上行控制可能比天敌的下行控制更普遍。寄主植物的基础营养物质、诱导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和形态特征影响害虫的生理和行为,依次决定害虫的生殖、寿命和存活,直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动态;影响天敌的行为和适合度,间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动态。  相似文献   
25.
竹醋液对田间防治斜纹夜蛾和茶小绿叶蝉的增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在棉田和茶园开展了添加不同浓度的竹醋液对5%氟铃尿防治斜纹夜蛾1~2龄幼虫和10%吡虫啉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增效研究,结果表明:5%氟铃尿添加稀释400倍竹醋液防治斜纹夜蛾1~2龄幼虫,施药后7d增效作用显著,施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一半可达到推荐剂量的防效。10%吡虫啉添加稀释400倍竹醋液防治茶园茶小绿叶蝉,施药后1d、3d和7d、11d增效作用均显著,施药后1d、3d施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一半可达到推荐剂量的防效,但添加稀释600倍竹醋液,施药后1d增效作用显著,施药后3d、7d和11d增效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6.
施用沼肥对番茄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等氮、等磷、等钾的条件下,对番茄田分别施用化肥、沼肥加化肥、沼肥加饼肥,研究不同施肥类型对番茄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化肥害虫种类为2.17±0.29种/m2,害虫个体数量为48.92±2.25头/m2,目标害虫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个体数量为40.83±1.08头/m2,均显著高于施用沼肥加化肥和沼肥加饼肥。施用沼肥加饼肥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为2.4115±0.0324,均匀度指数为0.9472±0.0205,均显著高于施用化肥和沼肥加化肥,且施用沼肥加化肥显著高于施用化肥;优势度指数为0.3987±0.0224,显著低于施用化肥。施用沼肥加饼肥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Ss/Si指数为0.0686±0.0007,显著高于施用化肥;Sn/Sp指数为1.4153±0.0281,显著高于施用化肥和沼肥加化肥。施用沼肥加化肥、沼肥加饼肥的番茄产量与对照施用化肥相比无显著差异。表明番茄田施用沼肥减少了化肥施用量,促进了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对番茄产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7.
除草剂精克草能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研究了施用除草剂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区植食类相对丰盛度明显增加,尤其是蚜科,捕食类相对丰盛度明显减少,特别是蜘蛛类的皿蛛科;节肢动物群落和植食类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降低,捕食类和蜘蛛类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增加。  相似文献   
28.
实践教学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安徽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强化实践教学,从挖掘实践教学的思政资源、搭建各类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以及增进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等方面进行改革,着力构建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实践育人体系,有效促进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动,提升了思政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29.
施用沼肥对茄子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茄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等氮、等磷、等钾施肥条件下, 对茄子田分别施用化肥、沼肥加化肥减半、沼肥加饼肥, 研究施用沼肥对茄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茄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节肢动物种类与数量上, 沼肥加饼肥处理茄子田的害虫种类为3.67±0.88 种·4m-2, 显著低于化肥处理和沼肥加化肥减半处理, 且沼肥加化肥减半处理显著低于化肥处理; 害虫个体数量为64.67±4.06 头·4m-2, 目标害虫桃蚜的数量为31.67±0.56 头·4m-2、二十八星瓢虫个体数量为8.00±0.15 头·4m-2, 显著低于化肥处理, 且与沼肥加化肥减半处理差异不显著; 蜘蛛类的个体数量为12.67±1.76 头·4m-2, 优势种天敌大腹园蛛的个体数量为7.67±0.67 头·4m-2, 显著高于化肥处理, 且与沼肥加化肥减半处理差异不显著。在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上, 沼肥加饼肥处理茄子田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为1.68±0.04, 均匀度指数为0.53±0.003, 显著高于化肥处理和沼肥加化肥减半处理; 优势集中性指数为0.33±0.02, 显著低于化肥处理, 且与沼肥加化肥减半处理差异不显著。在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上, 沼肥加饼肥处理Ss/Si 指数为0.112 5±0.001 1, 显著高于化肥处理, 且与沼肥加化肥减半处理差异不显著; Sn/Sp 指数为1.650 0±0.005 5, 显著高于化肥处理和沼肥加化肥减半处理。沼肥加化肥减半、沼肥加饼肥处理的茄子产量与化肥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0.
为探究两种不同基质的电解强化潜流人工湿地对氮磷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差别以及两种不同基质的电解强化潜流人工湿地的最适电流强度,构建了以沸石为基质的湿地系统A和以砖块为基质的湿地系统B,以及各自的空白a、b。在启动阶段,A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显著高于B,说明使用沸石为基质对电解强化潜流人工湿地的氨氮去除效果更优。稳定运行阶段时,B的总氮最大去除率只达到A最大去除率的一半,说明以沸石为基质的电解强化潜流人工湿地在脱氮效果上更明显。在稳定运行阶段,A和B对磷的去除效果会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强而不断变大,当电流强度为100 mA时,两系统中磷的去除率均达到最大值。而对氮的去除效果则是:当A在电流强度为30 mA时,氮的去除率最高,而B在电流强度为50 mA时,氮的去除率最高,且两系统在达到最佳电流强度后,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两系统对氮的去除能力均会下降。综合分析,A的最佳运行电流强度为30 mA,而B的最佳运行条件为50 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