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自然环境条件优越,适合优质棉花的生长。但当地棉花品种退化严重,农具和栽培技术落后,棉花单产较低。笔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实际情况和多年在当地技术服务的经验,介绍了团队在马达加斯加开展产学研合作,制定并落实马达加斯加棉花生产技术方案,集成符合该国当前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现状的植棉技术体系等措施,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复合抗旱剂配方筛选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和产量,进行了小麦复合抗旱剂配方筛选研究,以‘晋麦47号’小麦为材料,通过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干物质、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等指标,对自研的16个配方制剂在干旱胁迫下进行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抽穗期3个阶段的筛选。结果表明,Kh-13和Kh-1 2个配方效果较好,能促进种子萌发,利于苗齐苗壮,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个体质量,保持叶片相对含水率,促进光合作用,增强抗逆能力,在抽穗期前后喷施能促进幼穗发育,提高小麦穗粒数,增加产量。Kh-13和Kh-1处理的种子发芽势显著分别提高了2.00倍和1.66倍;发芽率显著分别提高了50%和50%;萌芽期抗旱性两者均达极强抗旱性标准;茎叶干物质显著分别增加了12.33%和11.42%;根干重显著分别增加了19.13%和13.00%;叶片相对含水率分别提高了23.53%和37.78%;穗粒数显著分别提高了22.36%和17.30%;产量显著分别增加了38.48%和20.78%。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疆7 500 kg·hm-2籽棉范例的气候特点、产量结构、管理模式与山西棉花生产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的比对,以及多年棉花高产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黄土高原植棉区植棉密度9.0万~13.5万株·hm-2,总成铃最多只能达到112.5万个·hm-2左右,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再想增加单位面积成铃数难度较大;要想棉花再高产,铃重是产量的决定因素。针对黄土高原棉区光热资源特点,提出通过选用大铃品种,调节株行距配置,提高第1、第2节位成铃率,培肥地力,同步运筹水肥,增加叶面营养和调节剂的应用等措施提高棉花铃重,形成“大群体、小个体、高铃重”的7 500 kg·hm-2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棉花秸秆水浸提液为营养液,生菜种子为受试材料,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不同梯度(0,5,10,20,40 mg/mL)棉花秸秆水浸提液对生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10 mg/mL)的棉花秸秆浸提液对生菜种子的萌发、幼苗根长、苗高、鲜质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Vc含量均有明显的化感促进作用,但随着水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其对受体的促进作用逐渐转变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给小麦耐霜冻品种选育和抗霜冻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半冬性偏冬性品种济麦22、半冬性品种舜麦1718和半冬性偏春性品种西农585为材料,在拔节期(幼穗药隔期)通过移动式人工霜冻箱模拟霜冻胁迫(-5~-3℃,5 h),研究霜冻胁迫对小麦源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霜冻胁迫下,小麦幼穗冻伤率为31.4%~61.9%,穗粒数、穗数、千粒重和产量较对照分别降低8.4%~12.6%、3.2%~6.1%、0.8%~10.7%和19.7%~41.9%,耐霜冻能力表现为济麦22舜麦1718西农585。霜冻胁迫后,孕穗期和抽穗期各品种平均单茎叶面积分别减少15.5%和17.0%,叶面积指数分别减少19.5%和21.1%;霜冻胁迫初期光合速率下降28.5%~42.1%,孕穗后耐霜品种济麦22的光合速率提高3.6%~16.7%;叶片MDA含量显著提高;孕穗至成熟期生长率(CGR)比对照明显降低9.6%~22.0%,其中耐霜品种济麦22生长率降幅小,净同化率和粒叶比却分别提高26.9%和11.4%。小麦籽粒直径极显著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1.3%~11.0%,面筋强度和沉降值稳定或提高。正常生长条件下小麦源库关系属库限制型,霜冻胁迫下属源库互作型。综上,霜冻胁迫打破了小麦原来源库平衡,显著降低了小麦的库容量和源强度,选择种植抗霜冻稳产品种或通过栽培措施调节高穗粒库容量和叶源活性,可减少霜冻导致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发展机采棉的技术分析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山西省运城市发展机采棉的有利条件,针对机采棉的技术要求,在品种选用、化控措施和脱叶催熟环节上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与论述,旨在探讨山西发展机采棉的技术措施,加快应用进度。展望了山西机采棉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8—2020年以玉露香梨为材料,设置3个试验,调查梨茎蜂成虫在隰县玉露香梨上的发生动态规律和在树体空间的危害分布及与气温、降水、风向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确定最佳防控期及防控模型.结果表明,梨茎蜂成虫发生规律为4月8日即初花期前7 d左右开始发生,4月14—24日为高峰期,4月25日结束,成虫发生树体外围新梢折断数高于内膛;成虫发生随气温变化呈倒V字型,成虫发生随降水变化从高到低依次为晴天>小雨转晴>小雨>多云,成虫发生上风向处新梢折断数高于下风向处.最佳防控期为成虫初发期至高峰期,初花期开始悬挂黄板,悬挂于树冠的外围上风向处.建立了防控模型,即每667 m2悬挂黄板的数量与成虫新梢折断数的二次回归曲线方程(Y=82.176-1.022X+0.003X2).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小麦品种的抗晚霜冻能力,以1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在自然霜冻条件下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及幼穗冻伤率、产量及产量结构等,应用各指标相对值进行隶属度(D值)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霜冻胁迫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光合速率的平均值分别降低5.9%、1.0%、34.4%,叶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平均值分别上升46.7%、33.7%、8.4%、20.8%、32.8%,各指标品种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的差异(P0.01)。参试品种的平均隶属度值为0.192~0.911,幼穗冻伤率为1.3%~41.8%,产量为4 328.1~8 222.3 kg·hm~(-2),产量和产量结构差异显著。通过隶属度平均值(D值)、幼穗冻伤率和产量聚类,将16个小麦品种聚为5类,I类:济麦22、临Y8012、山农28;II类:舜麦1718、济麦23、中麦36、烟农1212;III类:山农30、晋麦84号、衡杂102、师栾02-1、科农2009、周麦18;IV类:冀麦325、西农585;V类:西农529。从第I类品种到第V类品种,冬性越来越弱,春性越来越强,抗晚霜冻能力越来越弱。  相似文献   
19.
小麦抗干热风制剂配方鉴选与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和产量,进行小麦抗干热风配方鉴选研究,以舜麦1718小麦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模拟试验相结合,对自研的16个配方进行了配方初选、多点鉴选、同类产品比较、盆栽模拟4个阶段的鉴选研究。结果表明,鉴选出的配方KN-8和KN-2与同类产品天达2116效果均显著,其千粒质量、产量均显著高于FA旱地龙、磷酸二氢钾和清水对照。在中度干热风胁迫下,KN-8和KN-2的千粒质量比对照提高2.5,2.2 g,产量显著提高了11.4%和10.1%;相对电导率比对照显著降低20.5%和18.5%;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提高7.0%和7.9%;荧光参数(Fm/Fv)显著提高4.6%和4.7%;光合速率显著提高20.0%和15.6%;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提高21.4%和15.4%;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21.0%和19.6%。说明喷施KN-8和KN-2抗干热风制剂能调节小麦生理机能,减少细胞膜电解质外渗,抑制蒸腾,减少体内水分损耗,提高细胞活力和光化学效率,增强抗干热风能力,提高小麦千粒质量和产量。因此,KN-8和KN-2是较好的抗干热风制剂配方,应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2008—2010年在山西省运城市设置了不同地力水平、不同气候年型条件下的棉花群体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高水肥棉田适宜密度为5.1万株.hm-2,中水肥棉田为6.9万株.hm-2,低水肥棉田或盐碱滩地、扩浇水地为8.7万株.hm-2.密度低于3.0万株.hm-2或高于10.5万株.hm-2存在较大的减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