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7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以制备的O型口蹄疫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结合免疫金技术,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对6H4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制备了该单克隆抗体的金标试纸条.研究结果表明,6H4单克隆抗体在pH 8.64下的稳定点为12 mg/L,可制备成金标记抗体及其反应膜.  相似文献   
32.
分析2013—2019年中国西北部分省区不同基因亚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基因Erns的分子特征,了解其遗传演化规律。从甘肃、青海、宁夏规模化牛场送检的疑似牛病毒性腹泻发病牛150份EDTA抗凝血提取总RNA,利用RT-PCR扩增病毒基因组Erns-E1区,克隆测序后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遗传演化关系分析。利用牛肾细胞MDBK对检出的不同基因亚型BVDV进行分离,并鉴定其生物型。RT-PCR扩增结果表明,BVDV总体阳性率为37.33%,其中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BVDV阳性率分别为37.68%、35.71%、40.00%。获得56份Erns-E1 DNA,克隆测序获得33条不同的Erns序列,长度均为681 bp,分析表明流行株分属10个BVDV基因亚型:BVDV-1a (2株)、BVDV-1b (5株)、BVDV-1c (1株)、BVDV-1d (3株)、BVDV-1m (11株)、BVDV-1o (1株)、BVDV-1p (4株)、BVDV-1q (4株)、BVDV-1v (1株)、BVDV-2a (1株)。分离获得BVDV-1a亚型、BVDV-1b亚型、BVDV-1v亚型、BVDV-2a亚型分离株各1株,BVDV-1 d亚型分离株2株,均为非致细胞病变型。各亚型株间Erns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以BVDV-1a~1d经典亚型株(79.8%~85.9%)或1m~1q及1v新亚型株(81.0%~87.3%)较高,以BVDV-1 m和BVDV-1p流行株亚型间相似性最高(87.3%)。各亚型株Erns基因编码蛋白的RNA酶活性位点以及双链RNA作用基序(139KKGK142)保守,但Erns第26位糖基化位点(26 NRSL)在1m~1q、1v亚型株移位(24 NVSR)。首次以Erns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1m~1q及1v等亚型BVDV株在进化上关系较为密切。本研究首次选用Erns靶标基因对甘肃、青海、宁夏部分省区牛源BVDV株进行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发现10个基因亚型流行株,以1m亚型株最为普遍,1m~1q及1v等亚型株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3.
非洲猪瘟新型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已存在约一个世纪,给世界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和威胁。为此国内外科学家一直致力于ASF疫苗研究,从早期的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到目前的新型疫苗,包括基因缺失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DNA疫苗、单周期病毒疫苗等。但直到现在,世界上仍未制造出切实有效并投入生产的ASF疫苗。研究发现:灭活疫苗不具有保护性或仅具有部分保护性;亚单位疫苗具有部分保护性;基因缺失减毒活疫苗被证实具有同源保护性,但其安全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病毒活载体疫苗虽会产生特异性抗体,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DNA疫苗虽然能够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但不能提供保护。目前,一种新型的单周期病毒疫苗正被研究,也为ASF新型疫苗研制提供了新选择。随着基因工程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ASF病毒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ASF疫苗有望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34.
以FMDV持续感染模型动物牦牛的食道/咽部分离物(O/P液)为反转录模板,用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cDNA,然后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再经重组质粒电泳、PCR和EcoRⅠ酶切鉴定.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与China/99的同源性最高达93.4%,而与Akesu/58序列的同源性为90.3%;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8%、96.7%.  相似文献   
35.
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佐剂是能够增强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本身可以具有免疫原性,也可以没有免疫原性.佐剂种类很多,如氢氧化铝佐剂、细菌佐剂、脂多糖、细胞因子等.综述了氢氧化铝佐剂、多糖佐剂、细胞因子佐剂以及一些新型佐剂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开展疫苗和佐剂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邵军军  常惠芸 《猪业科学》2011,28(10):54-56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virus,FMDV)引起猪牛羊等重要经济畜种发病的重大动物疫病,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涉及食品安全、物价稳定等一系列安全和社会问题[1-2]。FMD灭活疫苗为在全球范围内有效控制口蹄疫疫...  相似文献   
37.
用原位杂交对BHK-21细胞中的FMDV定位和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FMDV在细胞内的增殖部位,建立检测细胞内低拷贝FMDV的方法,对试验接种FMDVO/Akesu/58(10^7TCID50)毒株的BHK-21细胞中2~10h不同时间段的病毒RNA进行检测和定位。选用FMDVRNA非结构蛋白区3D保守序列作为寡核苷酸探针,采用尾段标记法以地高辛-11-d UTP标记,用原位杂交敏感加强型试剂盒检测杂交体。结果显示,从感染FMDV后2~10h内的BHK-21细胞中检测出阳性染色的病毒粒子,这些病毒粒子大多集中在核周围,随感染时间延长阳性染色信号增强。这说明用寡核苷酸探针与敏感加强型试剂盒结合对检测细胞内低拷贝的病毒粒子是可行的,同时也从分子水平上证明FMDV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复制和繁殖。  相似文献   
38.
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鸡减蛋综合症(EDS-76)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无减蛋症状鸡群平均阳性率为33.8%(97/287),HI抗体效价为1∶16-1∶128;有减蛋症状鸡群平均阳性率为92.7%(165/178),HI抗体效价多为1∶64-1∶1024,最高可达1∶16384  相似文献   
39.
采用RT-PCR方法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Ck/GS/2/99株非结构蛋白NS基因进行了扩增,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株病毒NS基因开放阅读框(ORF)由890个碱基组成,编码272个氨基酸。经同源性与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该毒株NS基因都与Ck/NX/4/99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在99%以上,与Ck/HB/31/00、Ck/SD/6/96和Sw/HK/10/98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0.
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是机体维持自身稳定的一种基本生理机制,是有许多基因产物及细胞因子参与的一种有序的细胞自我消亡形式。细胞凋亡发生过程的启动和进行受到精确调控,具有独特而复杂的信号系统。各种凋亡信号通过信号传导通路传至细胞内,激活靶分子而产生细胞效应,引发细胞凋亡。一般认为,细胞凋亡存在3条主要通路:线粒体通路、内质网通路和死亡受体通路,各通路间互相联系,共同调节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