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7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转基因克隆动物是在获得转基因细胞系的基础上进行克隆,生产具有特定性状、特别功能或者一定目的的克隆动物群,是转基因动物技术与克隆动物技术的有机结合。论文针对转基因克隆动物的发展,及其在异种器官移植、抗病育种和乳腺生物反应器方面的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做了较系统的阐述,并预测了转基因克隆动物应用的发展前景及其给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2.
为明确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 virus,FMDV)持续感染与病毒基因变异潜在关系,研究FMDV持续感染分离株结构蛋白VP1和非结构蛋白3ABC基因在牛体内的动态变化.实验用O/Akesu/58毒株以104ID50/mL剂量舌面穿刺接种5头黄牛,出现临床或亚临床症状后痊愈动物会成为可能的FMDV带毒牛.用探杯定期采集实验牛咽喉部黏性液体(O/P液),接种BHK-21细胞增殖病毒后共分离到12株毒株.RT-PCR扩增持续感染分离毒株VP1和3ABC基因,克隆测序发现,所有持续感染分离毒株的VP1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都在98%以上,且没有碱基缺失或插入现象;但与O/Akesu/58的核苷酸同源性仅为85%左右,氨基酸同源性也仅为90%.持续感染分离株VP1基因有多处位点发生突变,其中有16个核苷酸位点发生一致突变,但只有两个位点造成氨基酸突变(I56→T、A210→E);在所有FMDV持续感染分离毒株之间有4个核苷酸位点和3个氨基酸位点发生了颠换.非结构蛋白3ABC基因较为稳定,仅有13个核苷酸位点和5个氨基酸位点的颠换,与宿主嗜性相关的3A基因也没有缺失.推测FMDV持续感染的形成与主要结构抗原基因VP1和宿主嗜性相关基因3ABC变异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43.
新养兔户应注意的事项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730020侯顺利中国家科院兰州研究所730020常惠芸初次饲养家兔,必须掌握有关养兔的知识,特别是品种选择、饲养规模、兔舍建筑及卫生防疫等,这样才能保证一上马就立于不败之地。现介绍一些新养兔户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4.
已发现至少有αvp1、αve3、αvB6、αvp84种整联蛋白是FMDV的细胞受体,αv是4种受体的通用亚基。本试验中从FMDV实验感染猪和牛、健康羊和双峰驼等的肺组织中克隆到了受体通用亚基αv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了比较和进化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羊、牛、猪、双峰驼的αv亚基基因的编码区分别含有3147、3147、3141、3165个核苷酸,分别编码1048、1048、1046、1054个氨基酸,信号肽均由氨基端30个氨基酸组成,跨膜区、胞浆区均分别由29、32个氨基酸组成;胞外区分别由957、957、955、963个氨基酸组成。羊、牛、猪、双峰驼αv亚基基因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分别为EU367989、DQ871215、EF474019、EU367990。同源性分析表明,信号肽变异最大,胞外区次之,跨膜区和胞浆区比较保守;进化树表明,与灵长类、啮齿类、奇蹄类、禽类、食肉类等口蹄疫非易感物种相比,口蹄疫易感动物羊、双峰驼、猪、牛等偶蹄家畜αv亚基的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这表明受体αv亚基可能与FMDV的宿主范围和组织嗜性有关。  相似文献   
45.
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6.
口蹄疫病毒受体骆驼β1亚基基因的克隆和分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从FMDV试验感染康复骆驼的舌皮和肺组织中克隆到了整联蛋白81亚基的基因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以及蛋白结构进行了分析。骆驼整联蛋白81亚基基因的编码区含有2397个核苷酸,编码798个氨基酸残基,含有12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XTX/NXSX)、2个表皮生长因子相似结构域和3个半胱氨酸丰富区。其信号肽由20个氨基酸组成,胞外域由708个氨基酸组成,跨膜区由29个氨基酸组成,胞浆域由41个氨基酸组成。骆驼p1基因与牛、猩猩、猫、犬、人、小鼠、鸡和猪的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4.8%、94.8%、96.1%、94.7%、94.9%、89.9%、80.2%、95.7%,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8.7%、94.8%、98、4%、97.5%、95.1%、94.1%、85.5%、98.9%。通过生物学软件分析发现81亚基1—20位、729—757位氨基酸区段疏水性较强,分别是该亚基的信号肽和跨膜区。实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FMDV嗜性、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病毒的侵入机制等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病毒受体是决定病毒宿主特异性和组织嗜性的重要因素.利用原核细胞表达了猪口蹄疫病毒受体整合素β8亚基的配体结合域(LBD)片段,分离纯化目的蛋白后免疫兔,制备兔多克隆抗体.以含有猪β8亚基全长cD-NA的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得到位于β8成熟肽氨基端的LBD基因片段,与带有GST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1相连,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β8LBD,测序确认读码框正确后,将其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以IPTG诱导表达重组β8LBD融合蛋白.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后提取包涵体,以电泳分离纯化的重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鉴定血清效价和特异性.结果显示,实现了重组猪β8LBD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SDS-PAGE显示分子量约为46 00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菌体中.制备的兔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2 800以上,该血清可与目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这将为进一步研究猪整合素β8亚基在宿主体内的分布及其在口蹄疫病毒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8.
A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表达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并对其进行纯化和相关活性的检测。[方法]以A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重组质粒pGEM-VP1为模板,用特异性表达引物扩增其编码区,经酶切后与pGEX-4T-1、pPROExHTb等原核表达载体相连,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表达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以实现VP1蛋白的表达,SDS-PAGE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并对2种载体重组菌进行超声裂解,取上清和沉淀电泳,用金属螯合亲合层析法对His-VP1进行纯化。[结果]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pPRO-VP1诱导后目的条带为33Ku,与预期结果相符;目的蛋白纯化后,在电泳图片上显示较为清晰的单一条带;His-VP1可与A型口蹄疫病毒豚鼠灭活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的反应。[结论]表达及纯化了具有高特异性的A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为深入研究结构蛋白VP1在口蹄疫病毒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C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α(+)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VP1。质粒pET-VP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IPTG诱导VP1基因的表达,收集不同时间的菌液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得到分子量约为33 ku的目的条带,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35%,且该目的条带能被C型FMDV阳性血清识别,说明VP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融合表达蛋白经镍柱纯化,重组蛋白纯度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0.
口蹄疫病毒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经典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分析手段来研究感染口蹄疫病毒(FMDV)的细胞能揭示FMDV各个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而通过对FMDV遗传差异的研究可知病毒蛋白的正确结构在病毒的复制和致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研究人员可直接验证FMDVRNA结构、编码区和多聚蛋白在FMDV复制和致病的相关推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