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木聚糖酶与肉仔鸡小麦日粮代谢能之间当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酶制剂在家禽营养中的应用逐渐普及,如植酸酶和NSP酶,其中NSP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麦类基础的家禽日粮中,大多数研究结果都证明了肉鸡小麦日粮中添加NSP酶对生产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小麦日粮的抗营养作用就在于含有较高水平(1 1 % )的NSP(阿拉伯木聚糖) ,影响肠道食糜黏度,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明根和朝格图,1 996)。木聚糖酶通过水解饲料中的木聚糖,消除其抗营养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同时伴随着饲料代谢能的提高(卢铮和张日俊,1 997)。目前已经不再提倡简单地将酶制剂添加到饲料中去的做法,因为…  相似文献   
62.
试验选用22日龄爱拔益加商品代肉仔鸡192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公母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以玉米、豆粕、棉粕、菜粕为基础原料配制的4种日粮.收集部分排泄物,测定玉米、豆粕、棉粕、菜粕的AME和AMEn.结果表明:豆粕和棉粕中,公鸡的AMEn显著高于母鸡(P<0.05);试鸡性别对玉米和菜粕的AME和AMEn无显著影响(P>0.05);玉米、豆粕、棉粕、菜粕AME和AMEn利用率在公母鸡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鸡AME和AMEn利用率在数值上有高于母鸡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8日龄肉仔鸡玉米、豆粕、棉粕、菜粕的AME分别是14.82、12.10、11.17、9.79 MJ/kg.AMEn分别是14.80、11.81、10.81、9.60MJ/kg.  相似文献   
63.
在家禽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中,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是评价氨基酸生物利用率的敏感指标,测定饲料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同样重要。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受试验日粮、试验动物、日龄、性别等的影响。阐明了表观回肠消化率、真回肠消化率和标准回肠消化率3个术语之间的关系,并对肉鸡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测定的注意事项以及影响其测定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4.
细菌脂多糖诱导的急性免疫应激对肉仔鸡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利用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急性免疫应激,研究短期注射不同剂量LPS对肉仔鸡肉品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选取32只体重相近的2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其中3个试验组分别在21、23和25日龄经腹腔注射LPS生理盐水稀释液,剂量为250、500和1 000μg/kg BW,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6日龄取试鸡血液制备血浆,测定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丙二醛的含量;取胸肌和肝脏,测定pH、乳酸、脂肪、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LPS处理对胸肌化学指标和血脂指标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胸肌pH及水分含量(P<0.05),显著提高胸肌和肝中脂肪含量及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LPS处理也显著提高了血浆和胸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P<0.05)。  相似文献   
65.
本试验以小肽含量为指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以及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菌3个菌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前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变化进行研究。通过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3个试验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接种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接种量、温度、料水比、发酵时间4个因素对豆粕发酵产小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单、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豆粕发酵前后豆粕营养物质含量、大豆球蛋白含量、蛋白质分子质量、发酵产物p H进行测定。结果显示:3株试验菌接在各自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至21 h为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时间。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0%、温度为40℃、料水比为1.0∶1.2、发酵时间为72 h;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5%、温度为31℃、料水比为1.0∶1.0发酵时间为120 h,3个菌株的接种比例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9∶3∶2。经微生物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小肽、粗蛋白质、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较发酵前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粗纤维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大豆球蛋白含量均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蛋白质分子质量较未发酵组降低;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而单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则与未发酵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豆粕经微生物固态发酵后营养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大分子蛋白质被降解,p H也发生了变化,并且单菌发酵和混菌发酵的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6.
本试验旨在利用地塞米松构建应激模型,研究应激对肉仔鸡肠道小肽吸收的影响。选取200只21日龄、体质量相近的雄性Arbor Acres(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只腹部皮下连续7 d注射1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不同处理注射剂量分别为0、0.1、0.52、.5 mg.kg-1BW)。最后一次注射8 h后(15:00)空腹称取体质量,采血、取空肠,进行组织学、皮质酮、小肽Gly-Sar吸收和小肽转运载体PepT-1 mRNA表达的检测,结果表明:⑴地塞米松显著降低肉仔鸡体增质量(P0.05);⑵地塞米松显著抑制肉仔鸡空肠外翻肠囊及刷状缘囊膜对小肽Gly-Sar的吸收(P0.05);⑶地塞米松显著增加肉仔鸡空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降低绒毛高度、吸收面积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P0.05),对绒毛宽度影响不显著(P0.05);⑷地塞米松显著降低肉仔鸡空肠小肽载体PepT-1 mRNA的表达量(P0.05)。由本试验推测应激可抑制肉仔鸡小肽吸收,产生原因与空肠黏膜形态受损及小肽转运载体PepT-1 mRNA表达量受到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67.
不同赖氨酸添加水平对肉仔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蛋白质和氨基酸一直是动物营养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对理想蛋白氨基酸模式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按理想蛋白质模式配制日粮,不仅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且能降低氮的排泄量,减少环境污染。肉鸡理想蛋白质中的参比氨基酸是赖氨酸。这是因  相似文献   
68.
本文旨在研究免疫应激对肉仔鸡内源氨基酸损失的影响。选取体重(390±20)g的16日龄AA肉公雏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免疫应激组分别于16、18和20日龄按500μg/kg BW向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对照组和采食量配对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1日龄屠宰,取日粮和食糜测定氨基酸和Cr2O3含量,计算回肠末端内源氨基酸流量。结果显示,与配对组相比,免疫应激增加了肉仔鸡除甘氨酸外其余16种氨基酸的回肠末端内源流量(mg/24 h),其中6种氨基酸增幅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应激减少除半胱氨酸和组氨酸外的其余氨基酸的内源流量,其中8种氨基酸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采食量是影响肉仔鸡内源氨基酸损失的主要因素,谷氨酸是回肠末端内源损失(mg/kg DMI)最大的氨基酸,其次是天冬氨酸、苏氨酸、脯氨酸和丝氨酸,含硫氨基酸内源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69.
本试验旨在优化固态发酵亚麻籽饼(SFFSC)的制备工艺,并研究SFFSC对1~21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料水比、接种量等发酵参数对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亚麻籽饼(FSC)脱除生氰糖苷(CGs)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对上述发酵参数进行正交优化;按照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70.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辣木提取物对AA肉鸡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抗氧化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辣木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有效性及最适添加量。试验选取1日龄AA肉鸡48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喂无抗生素基础日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日粮+50mg/kg金霉素;3个辣木提取物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5、0.50、1.00g/kg辣木提取物。试验期42d,分为1~21d和22~42d两个阶段。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鸡体重及各阶段平均日增重(ADG)(P0.05)。添加0.25、0.50g/kg辣木提取物可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体重及1~42日龄ADG(P0.05),其中添加0.50g/kg辣木提取物效果较好。各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各组肉鸡的屠宰性能与肉品质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金霉素与0.50、1.00g/kg辣木提取物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其中0.50g/kg辣木提取物组作用效果最佳;与抗生素组相比,添加辣木提取物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MDA)含量。④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金霉素与辣木提取物组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⑤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25、0.50及1.00g/kg辣木提取物组肉鸡死淘率降低到1.04%、3.13%和2.08%。综上所述,肉鸡日粮中添加辣木提取物能够提高肉鸡的增重和抗氧化性能、降低肉鸡死淘率,其中添加0.50g/kg辣木提取物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