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0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林业   243篇
农学   162篇
基础科学   143篇
  191篇
综合类   1335篇
农作物   131篇
水产渔业   204篇
畜牧兽医   806篇
园艺   231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61.
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以单作凤丹牡丹为对照,研究了与不同株行距核桃套种模式下油用牡丹的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构成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处理内影响牡丹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因子,为油用牡丹高效栽培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种处理下牡丹的光合参数日变化曲线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单作和5 m×6 m株行距套种下牡丹叶片的Pn值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4 m×5 m、5 m×5 m和4 m×4 m株行距套种下牡丹的Pn值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总体上看,5 m×5 m株行距套种下牡丹在全天中Pn值均最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处理中影响牡丹叶片Pn值的主要因子不同。不同处理下牡丹的光响应参数也具有一定差异。5 m×5 m株行距套种牡丹的表观量子效率(AQE)最高,光合能力最强;与单作相比,4 m×4 m和4 m×5 m株行距下牡丹光饱和点(LSP)高,光补偿点(LCP)低。油用牡丹与核桃树套种时,适当的株行距有利于提高牡丹的光合能力,以5 m×5 m株行距套种最为明显,产量也最高,而株行距过小(4 m×4 m)会导致牡丹减产。  相似文献   
62.
63.
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绵羊血浆中地昔尼尔的质量浓度,比较健康绵羊经皮肤浇泼地昔尼尔乳剂和进口地昔尼尔乳剂(Clik~)后的药动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选用12头健康绵羊随机分为地昔尼尔乳剂组和Clik~组,公母各半,并以35 mg·kg-1的剂量于背正中线浇泼给药,在不同时间点内于颈静脉处采血,分离血浆,采用HPLC测定地昔尼尔的血药浓度。结果显示:地昔尼尔在20~10 000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定量限(LOQ)为20 ng·mL~(-1);地昔尼尔以定量限、低、中、高(20、100、1 000、10 000 ng·mL~(-1))4个浓度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均大于80%,精密度均小于15%;地昔尼尔乳剂组药动学参数:消除半衰期(T_(1/2λz))=(25.35±7.50)h,达峰时间(T_(max))=(46.00±4.90)h,达峰浓度(C_(max))=(473.73±102.53)ng·mL~(-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20 856.38±4 178.93)ng·mL~(-1)·h;Clik~组药动学参数:T_(1/2λz)=(33.91±10.54)h,T_(max)=(44.00±6.20)h,C_(max)=(469.08±126.34)ng·mL~(-1),AUC0→t=(23 475.42±6 845.78)ng·mL~(-1)·h;地昔尼尔乳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88.84%。结果表明: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地昔尼尔在绵羊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64.
为寻求适合宁夏银北盐碱地区种植的柳枝稷品种,通过田间试验,分析比较了11个不同来源柳枝稷品种的生物质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在11个柳枝稷品种中,Alamo生物产量最高,为20. 47 t/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生物产量(P 0. 05),在整个生育期内氮素吸收效率均呈现先下降然后上升最后再下降的总趋势,而且Cave-in-Rock氮素吸收效率在开花期和灌浆期均较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的吸收速率(P 0. 05),Black Well氮素利用效率最高,达69. 26 kg/kg,由聚类结果可知,分为四类。其中第2类中Alamo品种柳枝稷生物产量最高,氮素利用效率仅次于Black Well,为67. 66 kg/kg,二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综合分析得出:在该地区种植Alamo品种柳枝稷既能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又能避免因施用过量的氮肥而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为其在盐碱地栽培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夹茎式番茄钵苗取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避免取苗机构在夹取钵苗过程中对钵体与根系造成损伤,该研究针对夹茎取苗方式,提出一种基于二阶椭圆齿轮行星轮系以及凸轮摆杆机构的夹茎式番茄钵苗取苗机构。依据二阶椭圆齿轮传动特性与机构工作原理,建立机构运动学理论模型,并对凸轮轮廓曲线进行设计,结合番茄钵苗取苗作业要求及机构特点,基于MATLAB软件开发机构分析软件对机构参数进行优化,并进一步分析优化后取苗轨迹与凸轮各工作段的对应位置关系,建立了夹茎式取苗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取苗机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机构参数优化结果及零部件结构设计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试制取苗机构物理样机开展高速摄影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实际工作轨迹与理论分析及仿真轨迹的一致性,验证了取苗机构设计的正确性。搭建自动取苗试验台进行取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取苗机构工作性能可靠、稳定,取苗频率为80株/min时,取苗成功率为92%,投苗成功率为94.2%,伤苗率为2.9%。研究结果可为番茄钵苗全自动移栽机自动取苗机构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吴堡县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土地面积、人口较少,贫困户较多,带领农民发展养鸡产业,能获得很大经济效益,带动大多数农民靠养鸡产业成为富裕户,作者就如何科学养鸡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7.
<正>鸡对温度十分敏感,蛋鸡尤其如此,温度过低或过高都将对其造成伤害性影响,常可使大批鸡产蛋率下降或停止,严重的造成死亡。鸡只受热或过热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引起的,称为日射病;另一种是环境温度太高引起的,称为热射病(又称中暑)。由于鸡全身覆盖羽毛,没有汗腺,其体热散热比较困难,只能依靠张口呼吸,加强口腔内液体蒸发带走热量而降温。在环境温度较高(室温35℃以上)并伴随湿度较大的闷热潮湿的环境中,鸡群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饮水供应不足、鸡只肥胖等因素都易发本病。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68.
<正>在百度上搜索"方邱湖农场"词条,偶然看到一幅近六十年前的老照片,它刊登在1955年第8期《人民画报》封面:一个英姿飒爽的女青年,留着齐耳短发,头戴工人帽,身着工人装,脖颈上搭着一条白毛巾,从一台大型收获机械的驾驶室探出半个身子,双眼凝视着前方,正全神贯注于工作,其背景是另一台大型机械,有两个男青年在认真操作。  相似文献   
69.
晚熟桃新品种"秋燕"是从"燕红"自然实生后代中选出的。果实发育期约130d。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97g,最大410g;果实表面90%以上着深红色;果肉黄白色,具红色素,硬溶质,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粘核;果实硬度12.2kg·cm-2,耐贮运;自花结实,丰产。  相似文献   
70.
试验旨在探究铁缺乏和补充甘氨酸螯合铁(Gly-Fe)对小鼠十二指肠抗氧化能力、铁转运、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将18只4周龄的C57BL/6J雄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5 FeSO4组和45 Gly-Fe组,每组6只。对照组小鼠饲喂含有45 mg/kg FeSO4的AIN93G日粮,5 FeSO4组小鼠饲喂含有5 mg/kg FeSO4的AIN93G日粮,45 Gly-Fe组小鼠饲喂含有45 mg/kg Gly-Fe的AIN93G日粮。适应期为7 d,试验期为2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 FeSO4组小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增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降低(P<0.05),十二指肠铁含量降低(P<0.05),铁转运蛋白1(Fp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十二指肠组织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在45 Gly-Fe组中均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相比,5 FeSO4组小鼠十二指肠中抗氧化相关基因Nrf2、NQO1、GSTA4无显著变化,白介素6(IL-6)和IL-22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