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1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探明除草剂乙氧氟草醚(Oxyfluorfen)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以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受试对象,进行乙氧氟草醚对大鳞副泥鳅的急性毒性、生理毒性和DNA损伤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染毒浓度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大鳞副泥鳅的死亡率升高,安全浓度为8.40mg/L,根据中国《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乙氧氟草醚对大鳞副泥鳅为低毒。乙氧氟草醚低浓度(8.00 mg/L,10.50mg/L,13.00mg/L)作用下,大鳞副泥鳅肝脏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活性明显升高;高浓度(15.50mg/L)作用下酶活性在染毒2d、4d时呈上升趋势,但在6d时急速下降。15.50mg/L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鳞副泥鳅肝细胞的彗尾DNA百分含量、彗星尾长和Olive尾矩明显增加,肝细胞受到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12.
毒死蜱对大鳞副泥鳅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估测毒死蜱的环境毒性,以大鳞副泥鳅为试验动物,设置毒死蜱对其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试验,研究毒死蜱对大鳞副泥鳅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和红细胞DNA的损伤程度。结果表明:毒死蜱对大鳞副泥鳅24、48、96h的LC50分别为524.76、291.53、193.20μg/L,安全质量浓度(SC)为26.99μg/L;试验各组(毒死蜱质量浓度分别为26.99、45.11、63.23μg/L)的红细胞微核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其最高微核率出现在最高剂量组(63.23μg/L)染毒后的第6天,为4.111‰,微核率与毒死蜱质量浓度和染毒时间呈正相关。毒死蜱具有较强的环境毒性,并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豫北地区泥鳅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以采自新乡地区泥鳅种群中的11个个体为材料,利用PCR技术扩增其线粒体16S rRNA和12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利用 Clustalw 2.0和DNAsp 4.10软件分析了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6S rRNA和12S rRNA基因种内个体间的差异分别为0.25%和0.97%,二者的分化程度较低;16S rRNA的进化速度约为12S rRNA基因的4倍。16S rRNA和12S rRNA种群群体的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7、0.0016,单倍型多样度指数分别为0.873、0.327,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0265和0.00081,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1.636和0.327。可见,豫北泥鳅种群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黄河鲤鱼的染色体组型和银染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短期肾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研究了黄河鲤的染色体组型和银染核型,并与普通鲤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黄河鲤的二倍染色体数目为2n=100,核型组成为20m 38sm 20st 22t;具有两个比普通鲤大的Ag—NORS,位于st3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并与随体相对应。未发现与性别有关的异型性染色体对。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对黄河鲤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鱼类的性别决定和性染色体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全世界现存鱼类约有 2 4 6 18种 ,分属 5 7目 ,4 82科 ,4 2 5 8属 ,是脊椎动物中分布最广 ,种类最多的类群 ,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特性和重大的经济价值。在脊椎动物系统进化中 ,鱼类处于承先启后的地位 ,有着长久的进化历史和繁多演化分枝。鱼类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各种趋同性、趋异性和保守性 ,变化纷繁 ,物种进化异常活跃[1] 。鱼类作为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在性别决定中也有多种表现形式 ,例如鱼类中有些物种是雌雄同体的 ,这在其它高等脊椎动物中是没有的。即在同一个体中同时具有两种性腺 ,行自体受精。而另有些物种则是连续性雌雄同体鱼…  相似文献   
16.
胭脂鱼生长激素基因cDNA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启艳  陈丽丽  南平  常重杰 《水利渔业》2007,27(5):12-14,59
从脑垂体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到了胭脂鱼的生长激素(GH)基因cDNA。胭脂鱼生长激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均包括633个核苷酸,编码210个氨基酸,其中包括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88个氨基酸的成熟肽。把GH成熟肽的cDNA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 a,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其表达量超过细胞蛋白总量的50%,主要为不溶性的包含体。细菌裂解液沉淀溶于8M尿素后,用固定化金属配体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为24kDa的单一蛋白带。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进行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泥鳅24 h、48 h和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2.41 μg/L、24.40 μg/L和18.37 μg/L,安全质量浓度为4.15 μg/L;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均随着染毒浓度和时间的增加不断升高,呈现明显的时间和剂量效应.根据中国《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GB##-2004)》评价标准,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泥鳅为剧毒.  相似文献   
18.
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受试动物,采用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生理毒性试验,研究了[C8Mim]Cl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8Mim] Cl对泥鳅有一定的毒性,其对泥鳅24h、48 h的LC50分别为324.13 mg/L、262.77mg/L,安全浓度为51.80 mg/L;各处理组的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推移,红细胞微核率都有明显的升高;处理组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离子液浓度升高以及时间的推移而增高;[C8Mim] Cl对泥鳅有显著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2种泥鳅生长激素基因cDNA的克隆和原核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脑垂体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到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生长激素(GH)基因cDNA,分析了其核苷酸序列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2种泥鳅生长激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均包括633个核苷酸,编码210个氨基酸,其中包括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88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在cDNA序列上2者有11个核苷酸的差异;在蛋白质水平上,2者的差异仅为1个氨基酸,位于信号肽中,在成熟多肽中,2者的氨基酸序列相同.把GH成熟肽的cDNA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 a,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其表达量超过细胞蛋白总量的50%,主要为不溶性的包含体.细菌裂解液沉淀溶于浓度为8mol/L的尿素后,用固定化金属配体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分子量为24 kDa的单一蛋白带.  相似文献   
20.
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及生理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估测农药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以泥鳅为受试生物,研究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影响。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泥鳅的24、48、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32.41、24.40、18.37μg/L,安全质量浓度为4.15μg/L;低浓度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对泥鳅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起诱导作用,而这2个酶的活性在长时间的高浓度处理下则受到抑制。说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泥鳅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