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林业   256篇
农学   162篇
基础科学   151篇
  169篇
综合类   1315篇
农作物   138篇
水产渔业   197篇
畜牧兽医   871篇
园艺   228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01.
条石鲷胚胎及仔稚鱼的发育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通过对条石鲷胚胎发育和仔鱼发育形态的观察,确定了条石鲷早期发育的进程。条石鲷的受精卵为圆球形、透明、浮性,卵径为0.90~0.95mill,油球1个,卵裂为盘状卵裂。在水温23~24℃,盐度26~28的条件下,受精后7h 10mirh胚胎发育至原肠期;受精后12h,眼囊形成;受精后20h 30min,心跳开始搏动;受精后26h 30min仔鱼孵出。初孵仔鱼全长1.78~2.03min,至5日龄全长3.25~3.30min时,卵黄囊完全消失;至8~15日龄,全长3.50~4.97mm时,鳔形成;至18.20日龄,全长7.10~7.31min时,尾鳍鳍条发育完整。  相似文献   
102.
真海鞘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真海鞘Halocynthia roretzi可食部的基本成分以及氨基酸、矿物元素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真海鞘可食部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总糖含量(均为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39.60%、6.53%、25.79%、9.19%;氨基酸含量为29.50%,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1.40%,特别是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6.37%,各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平均得分为90.0±15.7;真海鞘可食部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Na、Mg、Ca、P、Fe、Zn、Cu、Co、V、Mn,特别是Zn的含量(730.7 mg/kg)远高于其它海洋动物;真海鞘可食部富含必需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作为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监利县100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造成了大规模的留守儿童的存在,并由此引发了系列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应起主导作用,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营造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氛围,形成留守儿童教育合力,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4.
姬松茸碳源利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麦秸培养基,系统研究了姬松茸在生长期间对碳源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姬松茸降解的有机物质绝大部分被菌体的呼吸过程消耗掉,绝对生物学效率较低;在菌丝生长阶段,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大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十分有利;非木质纤维素组分在菌丝生长阶段被主要利用,而木质纤维素则是子实体生长阶段的主要碳源。且就整个栽培过程而言,姬松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79.86%的碳源来自木质纤维素。  相似文献   
105.
江苏稻麦两熟地区的水稻大、中苗栽培法,预留秧池面积大,土地利用很不经济。作者在水稻小、中苗简化育秧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小中苗稻的产量形成特点和生产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研究了简化育壮秧的配套方法、省工节本耕作模式和高产优质群体调控技术,建立了麦茬小中苗单季稻节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体系在大面积生产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合理利用秧田面积后,稻麦两熟复种指数提高10~15%,夏热总产提高10%以上,水稻亩产提高3.7~16.4%,每亩纯收益增加16.9~25%。  相似文献   
106.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质供体ZD8319,核供体SG01、JX03和PI004以及由它们产生的F#-1、BC#-1、BC#-2、BC#-3、BC#-4和BC#-5的花粉镜检和田间育性观察表明,质供体与核供体以及核供体之间在育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核供体SG01和JX03的遗传方式相似,SG01与ZD8319杂交,其F#-1自交结实率为0,JX03与ZD8319杂交,其F#-1代出现高度不育群体,植株很难自交结实,结实率仅为0.86粒/株。核供体PI004的F#-1不育度较低,部分节位上长出不育肉夹,部分节位上结实正常,自交结实率约为15粒/株。回交各世代的育性表现也不同。SG01和JX03的BC#-1、BC#-2、BC#-3、BC#-4和BC#-5的不育度与F#-1基本相似,通过回交很难提高其不育率;而PI004的各回交世代的不育度与F#-1相比,花粉不育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从68%到98%。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G01和JX03的核不育基因是主基因,分别为完全显性和不完全显性遗传,该组合后代的育性受一对基因控制。而PI004的核不育基因具有数量性,是微效多基因 ,不育性受约6对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07.
土壤钾的生物有效性和土壤供钾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土壤中钾的存在形态和各种形态钾的生物有效性,介绍了当今测定土壤供钾能力的主要方法和特点,对土壤钾素营养诊断和钾肥肥效作了扼要概述。  相似文献   
108.
109.
干旱是制约新疆玉米生产的首要因素,[目的]本研究以利用96 个自交系为母本,4个骨干自交系为父本,依据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构建了包含384 个F1 的群体。选定开花-吐丝间隔时间(ASI)、结实率(ESP)、产量(GY)和相对产量(RGY)等指标,开展玉米杂交种(F1)群体田间耐旱性鉴定,从F1群体中选择耐旱优异的材料,用各自骨干亲本进行回交,结合田间耐旱表型,[方法]采用 FarmCPU (fixed and random model circulating probability unification)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鉴定到16个REC关联的位点。整合四个指标关联区域,初步获得138 个与花期干旱相关的整合区域,[结论]能够解释34-49%的性状表型变异。聚合控制玉米耐旱性优良的等位基因,创制耐旱性优异的玉米新种质、新材料,服务新疆及全国玉米耐旱育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绿素合成的影响。【方法】以酸枣水培幼苗为材料,研究外源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内源ALA含量、胆色素原含量、原卟啉Ⅸ含量、Mg-原卟啉Ⅸ含量、原叶绿酸酯含量以及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结果】与150 mmol/L NaCl处理相比,外施100 mg/L ALA显著提高了酸枣幼苗的内源ALA含量、胆色素原含量、原卟啉Ⅸ含量、Mg-原卟啉Ⅸ含量、原叶绿酸酯含量、叶绿素a、b含量以及叶绿素总含量,较NaCl处理分别提高44.8%、20.8%、21.2%、26.4%、36.5%、36.0%、38.4%和41.2%;且叶绿素合成受阻位点在ALA向PBG转化过程。【结论】外源ALA可以促进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绿素的合成,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