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7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林业   119篇
农学   119篇
基础科学   200篇
  134篇
综合类   880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419篇
园艺   282篇
植物保护   10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研究四种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比较4种不同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性;以大黄总蒽醌中的大黄素为参考指标,对大孔树脂吸附大黄总蒽醌的工艺进行筛选。结果:D-301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量最大,吸附量为2.793mg/g,吸附率为72.56%。结论:D-301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性能最佳,为大黄有效成分的分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几丁质对昆虫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且不存在于植物和哺乳动物中,因此其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是较为理想的杀虫剂靶标。近年来,多种害虫的几丁质合成关键酶基因被克隆和鉴定,通过RNAi技术应用于一些重要害虫的防治研究工作中。本文较为系统的总结了近些年害虫几丁质合成关键酶的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几丁质合成酶、海藻糖酶基因基于RNAi技术应用于害虫防治取得的研究进展,分析了RNAi技术通过转基因植物表达dsRNA(RNAi抗虫作物)以及作为核酸农药(dsRNA)直接进行作物喷施的两种应用途径,文章最后还探讨了RNAi在害虫防治中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以及主要应对策略。上述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目的是为今后基于几丁质合成关键酶的RNAi技术应用于害虫绿色防控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3.
以淳安县为例,采用熵权TOPSIS模型从农业生态资源状况、农业环境污染与破坏程度、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4个层次对2015—2020年其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淳安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向好趋势,质量水平相对较高,同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提升淳安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量化山东省冬小麦产量差及氮肥利用效率差,分析产量差和效率差之间的关系,明确环境、栽培条件及生理因素对产量差的贡献,探讨协同缩差增效的可能途径,为冬小麦产量差缩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于2016—2020年在山东济宁、德州、烟台和淄博4市进行,综合肥料投入、播种密度和灌溉水平等管理措施,设置了超高产水平(SH)、高产高效水平(HH)、农户水平(FP)和基础产量水平(ISP)4种模式,定量分析不同产量水平冬小麦产量差和氮肥利用效率差,分析产量差和效率差之间关系,讨论产量差和效率差形成的影响因素及缩差增效的可能途径。【结果】当前山东冬小麦高产纪录与SH、SH与HH、HH与FP以及FP与ISP之间的产量差分别为2 729.1、674.3、1 042.9和4 349.8 kg·hm-2,SH与HH、HH与FP之间的氮肥偏生产力差分别为-13.54和15.67 kg·kg-1;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二次抛物线关系。当前降水、光温等不可控因素和肥水投入等可控因素对产量差的贡献率分别为31.16%和68.84%。结果显示,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平均净同化率(MNAR)、单位面积穗数(EN)和粒重(GW)差与SH和HH之间的产量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收获指数(HI)、穗粒数(GN)和粒重(GW)差与HH和FP之间的产量差呈显著正相关。SH和HH处理较FP处理有更高的地上部生物量、单株分蘖数以及分蘖成穗率。【结论】当前山东省冬小麦农户产量只实现了最高纪录产量的64.34%,通过优化水肥投入量、提高追肥比例、增施有机肥和锌肥等栽培措施可使冬小麦产量差缩减23.46%,氮肥偏生产力提高56.99%。花后物质生产能力仍然是小麦产量提升的限制因素,在保证花后光合同化的同时,提高花前物质的再转运以提高收获指数是农户模式向高产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5.
红松籽是红松坚果的重要利用部位,是红松卵圆形果球内结的褐色籽粒,由壳、皮和仁3个部位组成。综述红松松籽仁、壳、皮的成分、营养价值、生物活性和开发利用现状,进一步证实了红松籽对人类健康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并具有开发利用空间。为深入了解红松籽壳、皮、仁的研究动态,为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为改善肉脯的质地和风味,将抹茶粉与鸭肉脯结合,研究抹茶粉添加量对鸭肉脯质构特性和风味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测定不同浓度抹茶粉鸭肉脯的水分状态分布规律及相对含量,并结合流变学特性、水分含量和烘烤损失率分析抹茶粉浓度对肉脯质构特性的影响,探讨鸭肉脯水分相对含量变化与质构各指标的相关性。同时使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电子鼻和色差测定,研究抹茶粉浓度对鸭肉脯风味等品质的影响,以选出抹茶粉的最优添加量。【结果】抹茶粉添加量增加可改善鸭肉脯的烘烤损失率和水分含量,且当抹茶粉浓度为4%时,鸭肉脯的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综合得分最高,该结果与电子鼻结果相一致,说明添加适量抹茶粉可以改善鸭肉脯的品质,缓解鸭腥味过重的缺陷。LF-NMR分析表明,随抹茶粉浓度增加,弛豫时间T2呈现左移趋势,且自由水相对含量大体下降,肉脯的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均显著升高(P<0.05),该结果与结合水峰面积A21的变化呈正显著相关(P<0.05)。【结论】添加一定量的抹茶粉能够改善鸭肉脯的质构特性和风味品质,可提高肉脯的营养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7.
徐亮  章佳婕  王佳琪  胡牮 《绿色科技》2021,(7):20-22,25
指出了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越发呈现多元化,田园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正在逐渐兴起。如何根据老年人的心理行为特征,设计适宜的田园养老生活环境与氛围,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对当前老年人的心理行为特点、田园养老认知度、田园养老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田园养老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8.
采用废弃中药渣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SSD)为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铜离子(Cu2+)进行吸附,探讨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为废水中Cu2+的去除和中药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吸附性能试验探讨了吸附剂剂量、pH值、初始离子浓度、温度、时间和共存阳离子对SSD吸附Cu2+的影响,根据吸附前后SSD的形貌特征,探讨其对Cu2+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SSD对Cu2+的吸附速率较大,在30 min时吸附达到平衡。增加吸附剂剂量、pH值和吸附时间均会促进SSD对Cu2+的吸附,共存阳离子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u2+的吸附。Sips等温模型能更好地描述不同温度下SSD对Cu2+的吸附过程,吸附特征是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的结合。SSD对Cu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化学吸附是反应的限速步骤。SSD对Cu2+的吸附机理包括离子交换、络合和静电吸引。研究表明,废弃中药渣鸡血藤可用于废水中Cu2+的去除。  相似文献   
109.
近年来,水产养殖病害频发,抗生素和化学消毒剂滥用现象日益严重,对养殖水环境和人类安全都存在巨大威胁.免疫增强剂作为一种新的药物类型,其主要作用是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从而增强机体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是一种有望取代抗生素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主要以近年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免疫增强剂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为基础,从微生物及其多糖、动植物多糖及提取物、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和营养元素等几类免疫增强剂对中华绒螯蟹的免疫、抗病力、抗氧化及生长代谢等重要功能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为中华绒螯蟹免疫增强剂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以期达到中华绒螯蟹健康养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0.
网箱养殖大黄鱼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和RAPD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PAGE)和RAPD技术对象山港网箱养殖大黄鱼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分析的12种同工酶共记录了27个基因座位,其中3个基因座位Est-2、Est-3和m-Adh-2为多态,其多态座位比例为11.111%,平均杂合度为0.0279。16个RAPD随机引物共检测出11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0个(16.81%),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44~0.972,遗传变异度为0.0927,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6.326,多样性值为0.0532。不论是同工酶电泳分析结果还是RAPD分析结果,均表明象山港网箱养殖大黄鱼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