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190篇
农学   185篇
基础科学   154篇
  117篇
综合类   1042篇
农作物   102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455篇
园艺   208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保水剂对春小麦拌种,制定不同灌溉制度,开展生育期耗水规律及产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利用保水剂拌种包衣措施与常规播种相比,可提高土壤的持水性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提高0.15%~2.75%,增产150~225 kg/hm2,单方水效益提高0.03~0.06 kg/m3,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2.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属鳞翅目,夜蛾科,又称莲纹夜蛾、斜纹夜盗蛾、五花虫等,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国外普遍分布于朝鲜、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斜纹夜蛾属多食性害虫,已知可以危害的植物达99科290多种,对农作物尤其是蔬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93.
对大型农用拖拉机进行导航是目前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对拖拉机导航所涉及的UTM坐标系和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投影转换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在这两种坐标系中计算点到空间直线距离的算法。通过编程比较和实际的测量表明,在求解导航距离时空间直角坐标系比UTM坐标系误差大很多,不适合高精度的农机导航中。  相似文献   
994.
半夏组培苗炼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会军  陈美霞  巨荣峰  房师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18-1919,2018
[目的]掌握半夏组培苗的炼苗技术,提高成活率。[方法]将半夏组培苗移栽到不同基质中,设置不同光照、温度、湿度、施肥水平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半夏组培苗的炼苗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蛭石+珍珠岩的栽培基质既保水又透气,最有利于半夏生根,成活率达98%。半夏怕强光照射,加遮阴网光照处理的成活率达92%,小苗生长正常,长出新叶、新根。16~25℃的温度最有利于半夏成活和生长。5 d浇一次水湿度处理的半夏成活率达98%,小苗生长良好。半夏是喜肥植物,移栽7 d后施肥的成活率为96%。半夏组培苗的成活主要取决于新生小块茎。[结论]选蛭石+珍珠岩为栽培基质,配合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湿度,适时追肥,半夏组培苗的成活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995.
通过连续多年对伟科702的亲本特征特性的观察扣对其高产制繁种技术的研究,总结了伟科702制繁种时在隔离区选择、制种田管理、高产制种技术等方面的注意事项,旨在为伟科702优质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细胞分裂素几乎参与调控了植物生活周期中所有的生长发育过程,细胞分裂素氧化/脱氢酶(CKX)是降解细胞分裂素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结合文库筛选的方法,分离得到普通小麦的TaCKX2基因(与水稻OsCKX11直向同源),针对基因序列开发出SSR标记TaCKX2_SSR,使用缺体-四体和RILs群体将TaCKX2定位于7B、7D染色体。分离得到的TaCKX2基因及其作图信息将为今后进行小麦CKX基因的功能研究以及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7.
马春晖  韩建国  张泉  别洁峰  李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335-1336,1341
研究了青岛胶州不同生境下野生结缕草种子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阳坡的生殖枝和营养枝的单株重量和整体重量均比平地和崖边上的高;阳坡光照强度大,结缕草生殖枝数最多,明显多于平地和阴坡,且与两者在0.01水平上有差异;阳坡、东西缓坡、平地上结缕草抽穗数、抽穗率较高,未火烧、林间的较低.平地上的结缕草草层高度、生殖枝高度、叶片长宽、花序长度与人行道(人在草地上踏出的小路)上的在0.01水平上有差异;人行道上的结缕草种子数/花序、成实率较高,花序长度最短,千粒重最小,且后两者均分别与其他生境的在0.01水平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998.
攀枝花地区麻疯树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揭示攀枝花地区麻疯树现有天然群体的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采用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麻疯树天然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5个群体、云南元谋的1个群体种子及叶片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麻疯树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的变幅为22.00%-72.63%,均值为42.01%,群体间变异(42.01%)小于群体内变异(57.99%);米易和鳃鱼群体的平均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2.81%和12.70%,而拉蚱和同德群体的平均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10.50%和10.36%;鲢鱼和米易群体的重复力分别为0.27和0.29,均低于平均值0.35;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把攀枝花地区麻疯树天然群体分为5类,只有鳃鱼和米易群体聚合为一类,其余群体均单独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999.
缓释氮肥与尿素掺混对玉米生理特性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研究不同施氮量下尿素与缓释氮肥掺混对大田玉米生理特性、氮素吸收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以期探索减少土壤硝态氮淋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高效施氮管理模式。 【方法】 试验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进行,供试土壤质地为壤土,玉米品种为郑单958。设置了3种氮肥类型为尿素 (U)、缓释氮肥 (S)、尿素和缓释氮肥以 3∶7比例掺混 (SU); 4 个施氮 (N)水平为 90 kg/hm2 (N1)、120 kg/hm2 (N2)、180 kg/hm2 (N3)、240 kg/hm2 (N4),以不施氮肥 (N0) 为对照,共13个处理。在生育期内对玉米的产量和生理指标进行观测,并测定玉米主要生育期植株养分和土壤硝态氮含量。 【结果】 尿素掺混缓释氮肥 (SU) 处理的玉米生长后期叶绿素总量最大值分别比尿素 (U) 处理和缓释氮肥 (S) 处理最大值提高7.7%和1.3%。各生育期尿素掺混缓释氮肥 (SU) N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高,分别高于其他处理6.9%~88.6%和3.4%~90.3%。尿素掺混缓释氮肥 (SU) 处理能够更好地促进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其中尿素掺混缓释氮肥 (SU) N3处理氮素吸收量和籽粒的氮素分配量达最大,分别为156.0 kg/hm2和79.7 kg/hm2,高于其他处理8.1%~67.3%和6.2%~54.1%。尿素 (U) N3处理与缓释氮肥 (S) N2处理的氮素吸收量和籽粒的氮素分配量无显著差异;尿素掺混缓释氮肥 (SU) 在N3施氮量下,产量达到最高为 6200.4 kg/hm2,比尿素 (U) N3处理和缓释氮肥 (S) N2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了20.7%和19.8%。与单施尿素 (U) 和缓释氮肥 (S) 处理相比,尿素掺混缓释氮肥 (SU) 处理能充分利用0—40 cm土层养分,减少土壤氮素向更深土层淋失,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土壤环境污染的风险。 【结论】 尿素与缓释氮肥掺混条件下,施氮量180 kg/hm2是提高试验区玉米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促进氮素吸收,减少硝态氮向土壤深层淋失的最佳施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巴基斯坦波特瓦尔高原土壤侵蚀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开展巴基斯坦的土壤侵蚀调查与典型单元的定量评价研究,旨在为巴基斯坦土壤侵蚀防治和了解泛第三极生态环境现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巴基斯坦北部的波特瓦尔高原,沿着穆里—伊斯兰堡—拉瓦尔品第—古杰尔汗—杰格瓦尔—保恩路线,选择了15个调查单元(12个小流域,3个矩形区),于2019年4月16—20日,对调查单元内的土壤侵蚀类型与特征、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土保持措施等进行了调查。[结果]波特瓦尔高原的林地、草地整体土壤侵蚀较轻,以片蚀为主;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建设用地,开挖边坡、排土边坡、土路边坡和砖厂平台等人为形成的边坡和裸露平台在降雨和径流的作用下产生沟蚀;部分自然山坡因过度放牧,发生重力侵蚀和沟蚀。15个调查单元的平均土壤侵蚀速率平均值介于51.40~1 338.91 t/(km~2·a)之间。[结论]波特瓦尔高原的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建设用地,应对生产建设项目引起的土壤侵蚀进行监督治理,同时通过试验开发匹配的土壤侵蚀防治措施;北部穆里地区是巴基斯坦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需要对该地区大量的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审批,防止土壤侵蚀加剧,引起水质和生态环境恶化;应加强沟壑区溯源侵蚀的研究与防控,以保护农田,确保粮食安全;需加强对该区土壤侵蚀基础数据的采集,并对不同尺度的土壤侵蚀发生机理与过程进行研究,切实保障巴基斯坦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