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0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研究旨在加速分子标记在黑羽鹌鹑遗传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开发黑羽鹌鹑的EST-SSR标记。随机选取100只黑羽鹌鹑,心脏采血2mL,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发黑羽鹌鹑的EST-SSR新标记,并检测EST-SSR标记在黑羽鹌鹑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显示,在黑羽鹌鹑中成功的开发出了6个EST-SSR标记,EST-SSR标记检测到的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6个,6个EST-SSR标记在黑羽鹌鹑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962,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759。6个EST-SSR标记中P1和P2个为高度多态标记,其他4个EST-SSR为中度多态标记。新开发的6个EST-SSR标记可用于黑羽鹌鹑的遗传多样性分析,6个EST-SSR标记与鹌鹑的糖类代谢、黑色素的合成等有关系,但具体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2.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朝鲜鹌鹑、中国黄羽鹌鹑、中国黑羽鹌鹑3个鹌鹑群体的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为鹌鹑的遗传资源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类分析等方法对3个鹌鹑群体进行了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标记在3个鹌鹑群体中检测到的观测等位基因数在4~7个之间,中国黄羽鹌鹑、中国黑羽鹌鹑、朝鲜鹌鹑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853、0.6401和0.6565;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333、0.6957和0.7111,以中国黄羽鹌鹑群体遗传多态样性最为丰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黑羽鹌鹑和朝鲜鹌鹑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628,因此中国黑羽鹌鹑和朝鲜鹌鹑先聚为一类,而后与中国黄羽鹌鹑聚合在一起。这也更进一步证明了中国黑羽鹌鹑和朝鲜鹌鹑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而中国黑羽鹌鹑,朝鲜鹌鹑与中国黄羽鹌鹑的亲缘关系要远一些。  相似文献   
123.
河南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病原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方法,从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822份猪肺脏等病料组织中共检出514份猪圆环病毒2型(PCV2)阳性样品,总检出率为62.6%。2011年3-12月,PCV2在河南省的检出率介于41.6%~85.3%。其中,9-12月的检出率显著高于3-8月(P<0.05)。在河南省不同地区的猪群中,PCV2的检出率介于44.6%~87.9%;其中,驻马店市、漯河市、信阳市3个地区PCV2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全省其他地区(P<0.05)。PCR检测过程中还发现,PCV2的检出率与猪群类别(日龄)有一定关系,其检出率随猪年龄的增长而升高(P<0.05)。在211份PCV2阳性样品中,有144份(占69.2%)能分离出不同的共感染菌。最常见的共感染菌是链球菌(52.1%,75/144)、副猪嗜血杆菌(42.4%,61/144)、大肠杆菌(39.6%,57/144)和多杀性巴氏杆菌(20.1%,29/144)。研究表明,PCV2在河南省10多个地区的猪群中广泛存在,且与病原菌的共感染情况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24.
为了探讨雌激素受体(ESR1)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鹌鹑蛋品质的关系,采用PCR-RFLP和直接测序法对中国黄羽鹌鹑、朝鲜鹌鹑、北京白羽鹌鹑3个群体的ESR1基因与鹌鹑蛋品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鹌鹑ESR1基因外显子1、外显子4、外显子8在北京白羽鹌鹑、中国黄羽鹌鹑、朝鲜鹌鹑3个群体中都检测到了CC、CT、TT三种基因型。外显子1在3个鹌鹑群体中均表现为CC基因型频率最高;外显子8在3个鹌鹑群体中均表现为TT基因型频率最高;外显子4在中国黄羽鹌鹑、朝鲜鹌鹑中TT基因型频率最高,分别为0.409、0.617,而北京白羽鹌鹑以CC基因型频率最高(0.66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3个检测群体中,外显子4的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的蛋黄高度和蛋黄指数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TT基因型的蛋黄宽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P<0.05),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外显子8在蛋黄指数上,CC基因型显著高于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P<0.05);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的蛋黄宽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ESR1基因可以作为有价值的候选基因应用于蛋用鹌鹑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25.
本文分析了豫西山区野猪、家猪及杂交一代核型,得出了均为 2n=38=3Ast+6Bsm+3Cm+6Dt+XX-XY的结果,认为豫西山区野猪可用来改良家猪。  相似文献   
126.
终端父本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育种方式组建基础群。依据性能测定结果,以日增重、瘦肉率作为主选性状。对美系杜洛克猪进行了5年的选育。结果日增重公猪达856g。母猪达833g。分别提高了6.87%和5.98%;瘦肉率公猪达66.2%。母猪达65.6%,分别提高2.32%和2.66%;背膘厚公猪下降了0.8mm。母猪下降了0.6mm。  相似文献   
127.
河南大尾寒羊主要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1只河南大尾寒羊(母19只,公22只)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血糖,血清钾,血清钠,血清钙,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共10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血清胆固醇指标公羊极显著高于母羊外(P<0.01),其它各项指标公母羊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8.
利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蛋用朝鲜龙城系栗羽鹌鹑及其突变系白羽和黄羽鹌鹑的红细胞和血浆酯酶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细胞酯酶Es-Ⅰ、Es-Ⅲ和血浆酯酶Es-3、Es-4均存在遗传多态性,其中Es-Ⅰ和Es-Ⅲ、Es-3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和B控制,各出现3种表型A、AB和B。Es-4出现2种表型即有带型和无带型,受显性基因Es-4^A和隐性基因Es-4^a控制。经适合性x^2检验,3群体在红细胞酯酶Es—Ⅰ位点的基因分布均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黄羽和白羽鹌鹑的红细胞酯酶Es-Ⅲ和血浆酯酶Es-3两个位点,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29.
为了证实蛋用鹌鹑的正常体温,掌握其生理变化的一般规律,采用双因变量多因素,2个处理6个重复的设计方案,选被试鹌鹑12只,依据性别不同分成2个处理,在不同的测定时间内,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鹌鹑的翼下体温和呼吸频率进行了测定、记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鹌鹑(♀,♂)平均体温为:(41.93±0.53)℃,其中雄鹌鹑(♂)的平均体温:(41.81±0.58)℃,雌鹌鹑(♀)平均体温:(42.04±0.44)℃.在昼夜之间,群体平均体温最高的时间是上午9:10,最低的时间是晚18:00,与其它畜禽的体温变化规律区别明显;研究证实了蛋用鹌鹑的正常体温,首次发现了鹌鹑特有的体温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0.
摘 要:为了证实蛋用鹌鹑的正常体温,掌握其生理变化的一般规律,设计并实施了本试验。试验采用双因变量多因素,2个处理6个复的设计方案,选被试鹌鹑12只,依据性别不同分成2个处理,在不同的测定时间内,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鹌鹑的翼下体温和呼吸频率进行了测定、记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鹌鹑(♀,♂)平均体温为:41.93℃±0.53℃ ,其中雄鹌鹑(♂)的平均体温:41.81℃±0.58℃,雌鹌鹑(♀)平均体温:42.04℃±0.44℃ 。在昼夜之间, 群体平均体温最高的时间是上午9:10,最低的时间是晚18:00,与其它畜禽的体温变化规律区别明显;研究证实了蛋用鹌鹑的正常体温,首次发现了鹌鹑特有的体温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