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充分考虑农林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阐明了设立三层次开放实验室项目的必要性,构建了三层次开放实验室项目体系,并通过相关制度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开放的效果。实践证明,三层次开放实验室项目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并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更多的学生在这种灵活、宽松的环境中得到了培养。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叶绿素荧光预测水蜜桃果实冷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检测冷藏条件下水蜜桃冷害发生进程中初始荧光(Fv)、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 = Fm/Fo)、光化学效率(Fv/Fm)等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叶绿素荧光参数与果肉出汁率的相关性以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冷藏过程中,叶绿素荧光参数都呈下降趋势,冷害发生以后,Fm和Fv/Fm下降速度加快,而中途加温处理能够缓解Fm和Fv/Fm降低。同时,Fm和Fv/Fm与果肉出汁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利用测定Fm和Fv/Fm能够初步预测冷害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3.
1-MCP对不同成熟度白凤桃冷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凤桃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对低温冷藏条件下果实成熟生理和冷害发生的影响。实验采用25μL/L1-MCP分别对底色转白期(MG)和成熟期(RR)桃果实进行处理,然后置于(0±1)℃冷库中贮藏24d。结果表明,1-MCP处理都能够延缓MG和RR果实的后熟软化进程,降低乙烯释放量,并抑制了果实快速软化阶段的PG酶活性;1-MCP处理提高了贮藏后期MG果实的硬度,降低了出汁率,加剧了冷害的发生程度,1-MCP处理对RR果实的冷害发生率没有显著影响,表明1-MCP对桃冷害的发生程度与果实成熟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该文基于农林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客观需求,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系的构建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训练计划及其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其运行保障措施。实践证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系的建设实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连续覆膜旱作稻氮、磷、钾养分分布特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对自2001年起连续覆膜旱作稻N、P、K养分吸收分布特征及秸秆还田对其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各器官中籽粒氮磷浓度最高,而钾在茎部最高;氮磷含量主要分布在籽粒,钾主要分布在叶和茎部;秸秆还田提高了植株体内总氮和钾吸收量,而磷稍有降低,具有降低籽粒中氮磷钾的浓度趋势,且它们在籽粒中分配率都有所下降。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覆膜旱作稻籽粒氮浓度和氮吸收量、以及磷钾吸收量均有所增加,而磷和钾浓度则稍有下降趋势;氮、磷和钾在籽粒中的分配率降低。与常规水作和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一定程度提高了水稻各器官氮浓度以及根茎叶中磷浓度,但籽粒中磷浓度以及各器官中钾浓度差异甚微。覆膜旱作提高了植株总氮、磷和钾含量,籽粒中氮占植株总氮含量比率稍有提高,磷和钾在籽粒中的分配率则稍低于常规水作。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方农林院校对新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面对食品产业的新业态、新形势,结合浙江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以高校大学生新生研讨课改革为切入点,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结果表明,新生研讨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的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均有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气调保鲜体系关键因子对樱桃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档优质樱桃鲜果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但樱桃不耐储运,极易腐败,预防和抑制樱桃在贮运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对樱桃产业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外有关樱桃保鲜技术的研究较多,但实际应用不足.结合樱桃自身的生理特征及保鲜特点,提出气调包装是樱桃保鲜最有潜力的保鲜技术之一,分析了温度、湿度、气调方式、气体组成、包装材料等关键因素对樱桃气调包装保鲜的影响,并以系统的概念构建了樱桃气调保鲜体系,集成了以气调为主的樱桃保鲜技术.通过对气调保鲜体系各关键因子相互制约和作用的探讨,为樱桃的气调包装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生鲜果蔬的保鲜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孔雀石绿(MG)快速直读显色检测与半定量方法,本试验基于溶胶-凝胶法首次制备了碘酸钾@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将其打印在薄层色谱(TLC)条带上隐性孔雀石绿(LMG)的比移值(Rf)处形成自显色区,辅以显色支持液,并结合Iamge J软件对显色后的条带进行分析。针对实际样品检测时,先将MG全量还原成无色的LMG,再进行显色分析。结果表明,显色条带颜色深浅度与MG浓度之间存在明确的线性关系(R2=0.99),即可用肉眼直接判断,实现了养殖水体中MG总量的直读显色半定量检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5~160 μg·L-1,肉眼识别检出限为1.6 μg·L-1。同时,液相-质谱法证实显色分析结果具有可靠性。本研究结果为MG快速检测领域提供了新的参考,为研究其他三苯甲烷类染料的直读显色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淀粉是甘薯块根的主要组成成分,淀粉理化特性直接决定着甘薯的主要用途;同时,甘薯是较为典型的喜温作物,对储藏温度较为敏感。因此,研究低温对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为甘薯安全储藏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烟薯25’和‘商薯19’为试验材料,设置适温(13℃,CK)和低温(4℃)储藏14 d,分析甘薯块根淀粉粒径大小与分布、热焓特性、糊化特性、吸湿性及膨胀力等特征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甘薯品种的直链/支链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商薯19’的直链淀粉含量(31.47%)显著高于‘烟薯25’(25.86%),支链淀粉则完全相反;‘烟薯25’和‘商薯19’的平均粒径、体积和表面积均分别分布于≤2.50 μm、2.50—5.00 μm和5.00—25.00 μm三个区间,低温胁迫使二者的淀粉颗粒平均粒径降低,体积和表面积减小,吸湿性和膨胀力降低;‘烟薯25’和‘商薯19’薯块淀粉在糊化过程中的起始温度(T0)、峰值温度(Tp)和热晗值(△H)与CK相比均显著下降,其中,‘烟薯25’的△H变化幅度高于‘商薯19’,表明低温对‘烟薯25’淀粉热特性的影响程度高于‘商薯19’;低温储藏条件下,‘烟薯25’和‘商薯19’的最高黏度(PKV)、崩解值(BDV)和回复值(CSV)均显著下降,糊化温度(PT)受低温的影响不显著,但品种间差异显著;低温下,基因IbAGPa(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IbAGPbIbSBEI(淀粉分支酶)和IbSBEII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而Ibα-amylase(淀粉水解酶)和Ibβ-amylase则显著上升。【结论】温度是影响甘薯淀粉理化品质的重要因素,甘薯块根淀粉理化特性变化与甘薯储藏温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60Coγ射线辐照预处理对小麦干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将60Coγ射线辐照运用于小麦热风干燥前的预处理,对影响干燥过程的各个因素,包括辐照剂量、热风温度和初始含水率,对干燥过程及小麦表面温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辐照处理的小麦失水速率较未辐照小麦明显加快,相同时间内水分下降程度提高,其表面温度比未辐照小麦上升加快,且随着辐照剂量增加,小麦的失水速率、相同时间内的水分下降程度及表面温度都增高。对小麦的内部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辐照后小麦干燥特性的变化是由于起内部结构的变化引起的。此外研究还发现,热风温度和初始含水率对辐照后小麦失水特性也有影响。并对不同辐照剂量下表面温度与失水速率和含水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