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0篇
  5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在研究胡杨和毛白杨不同无性系间花粉粒形态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形态判别标准条件下2n花粉发生频率调查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胡杨花粉粒的平均直径为29.7μm,比毛白杨花粉粒的平均直径32.4μm略小。胡杨或毛白杨无性系对花粉粒直径影响显著。通过调查四分体时期四分体、三分体以及二分体的比例,可估算2n花粉的理论频率。胡杨和毛白杨各无性系2n花粉的理论频率与以2n花粉粒直径大于花粉粒平均直径的1.28倍为标准时统计的2n花粉实际频率差异不显著,而与以2n花粉粒直径大于37.0μm为标准时统计的2n花粉实际频率差异极显著。这说明以37.0μm作为判别胡杨或毛白杨2n花粉形态判别标准会导致较大的误差。而以各无性系花粉粒平均直径的1.28倍作为2n花粉形态判别标准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02.
毛白杨天然三倍体选种研究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50  
朱之悌  康向阳  张志毅 《林业科学》1998,34(4):22-31,T001
对毛白杨优良无性系进行了染色体检查和花粉观察,结果表明:(1)在毛白杨自然花粉中有形态较大的大花粉粒的存在,大花粉粒染色体计数为1n=2x=38,证明这种大花粉粒为天然染色体未减数的2n花粉;(2)毛白杨分布区中有天然三部体(2n=3x=57)的存在。现已检出5个毛白杨天然三倍体无性系,它们分别位于毛白杨分布区的北部,西部与南部,相距甚远,表明其存在具有普遍性;(3)毛白杨天然三倍体在材积生长,纤  相似文献   
103.
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和不同处理方式来处理毛白杨及其杂种毛新杨的雄花芽,可以获得一定比率的染色体未减数的大花粉粒.用细胞荧光测定技术测定其DNA相对含量,鉴定了这种大花粉粒为2n花粉粒.这种2n花粉粒是具有生活力的,可用于授粉杂交来培育三倍体.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当秋水仙碱浓度为0.1%~0.5%时,注射处理花芽3~6次效果最佳.对高温(38~40℃)处理花芽诱导2n花粉粒的方法也进行了试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4.
染色体次级联会与杨属的起源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毛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行了研究,发现有染色体次级联会现象,这表明毛白杨乃致整个杨属为古多倍体起源,推断其染色体原始基数为X=8或更少。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广玉兰花粉生活力的最佳培养条件及不同类型广玉兰花粉的生活力.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2h,培养温度27℃,培养基150 g/L蔗糖+100 mg/L硼酸,pH值5.8.在此条件下,广玉兰花粉具有较高的萌发率,且花粉管长度适中;广玉兰类型Ⅰ、Ⅱ、Ⅲ、Ⅳ、Ⅴ、Ⅵ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43.53%、60.67%、25.17%、4.10%、57.95%、84.34%,且不同类型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6.
理化处理诱导合子染色体加倍选育青杨派杂种四倍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是培育植物三倍体的最有效途径。为提高四倍体诱导效率,分别施加0.5%秋水仙碱和38~44℃高温对授粉后6~9d的‘哲引3号杨’花序进行处理,对理化处理诱导合子染色体加倍选育杨树四倍体的技术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获得青杨派杂种四倍体8株。其中,施加0.5%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处理授粉后7d的‘哲引3号杨’花序24h,获得四倍体3株;施加38、41和44℃高温处理授粉后7~8d的‘哲引3号杨’花序4h,获得四倍体5株。推测授粉后7~8d可能是‘哲引3号杨’受精后合子发生第一次有丝分裂较为集中的时期,适时施加理化处理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四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07.
营造自主学习环境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该文阐明了自主学习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针对限制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指出僵化的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意识,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建议通过全面而深入的教学改革,营造一个宽泛的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知识融合,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8.
诱导大孢子染色体加倍选育白杨杂种三倍体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该文以银腺杨、毛白杨等白杨为材料, 对大孢子染色体加倍选育白杨杂种三倍体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银腺杨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存在着时序性相关.以花粉发育进程为参照,可以相对准确地确定大孢子染色体加倍诱导2n雌配子的有效处理时期.花粉发育到单核中期,即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入细线末期,是银腺杨大孢子染色体加倍的最佳处理时期,此时施加秋水仙碱处理,三倍体得率最高达167%.银腺杨×毛白杨杂种三倍体在苗期表现出了巨大、速生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9.
锦鸡儿属植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锦鸡儿属植物的遗传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基因鉴定与克隆、遗传改良与良种繁育等方面的综述文献研究。结果表明,锦鸡儿属的研究主要为柠条锦鸡儿、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等少数种;遗传多样性、基因的克隆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较多,传统育种工作进展缓慢。目前主要依靠种子繁殖,无性繁殖还处于研究阶段;抗性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培育和筛选高抗逆性锦鸡儿品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油脂相关基因的研究是锦鸡儿属植物生物柴油开发的重要基础工作;良种选育和杂交育种将是以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0.
分析了输属的主要代表种白榆的核型,它大多由近端部和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为k(2n)=28=1m+3sm(SAT)+6st+4t,属Stcxbbins较进化的“3A”类型,此外还就出壁低渗制片虽Gicmsa染色区域的形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