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试验采用氮肥不同用量和基于适宜氮肥用量基础之上的3种形态氮肥不同配比处理,利用塑料大棚试验,测定了氮肥施用方式对高丙醇二酸黄瓜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4即氮肥用量为552 kg·hm-2对黄瓜叶片光合色素、还原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促进效果最好,黄瓜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丙醇二酸含量、单瓜重和产量分别比N1即氮肥用量为69 kg·hm-2提高了95.77%、53.99%、12.34%、13.24%、23.87%和8.95%。同时,在氮肥适宜用量基础之上,3种形态N肥不同配比均对黄瓜丙醇二酸含量、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以T3即NU∶NA∶NN=1∶1∶2促进效果最好,其改善了黄瓜生理特性,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丙醇二酸含量、单瓜重和产量分别比CK即CO(NH22用量为1 200 kg·hm-2分别增加了3.96%、13.71%、15.60%、1.35%、8.65%和7.94%。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中的氮肥施用方式可以通过改善黄瓜生理特性,促进产量形成,改善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42.
黄瓜立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izoctonia solani,简称Rs)侵染引起的苗期土传病害。本研究采用前期筛选获得的对黄瓜立枯病菌Rs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木霉菌,分别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437、哈茨木霉T.harzianum 670和752,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测定对黄瓜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产量、品质以及立枯病防效的影响。结果显示:3株木霉菌均能显著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提高黄瓜幼苗的生理活性和保护性酶活性,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效均在75%以上;木霉菌处理的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根体积、全株鲜重、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以及抗逆性酶活性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均显著高于对照。木霉与病原菌Rs共同处理的黄瓜幼苗,上述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均显著高于病原菌Rs单独处理。其中木霉670处理的黄瓜幼苗各项检测指标高于木霉437和752。此外,木霉菌处理的黄瓜单瓜重、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的增加。上述结果说明,本研究的3株木霉菌通过提高黄瓜幼苗生理特性和保护性酶活性,促进了幼苗生长,提高了对黄瓜立枯病的抗性,改善了黄瓜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3.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施化学肥料相比,施用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小白菜硝酸盐降低了36.4%~67.6%,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了22.9%~375.9%,Vc含量提高了29.9%~133.8%,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32.8%~101.6%。  相似文献   
44.
试验以立枯丝核菌和棘孢木霉菌437配合施用,研究棘孢木霉菌437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效、施用方法以及对黄瓜幼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接种棘孢木霉菌437的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黄瓜幼苗根系体积、根系鲜重、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其中CK3(只接种木霉发酵液的对照)对黄瓜幼苗根系体积、根系鲜重、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促进效果最显著。在立枯病防效方面,T1(木霉菌剂和病原菌同时接种)防治效果较高。  相似文献   
45.
以"克新13"马铃薯为试材,利用钼酸钠溶液浸种处理,通过考察种薯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蔗糖含量以及马铃薯芽粗和芽干重的变化,研究钼酸钠浸种处理对马铃薯萌发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适量钼酸钠(2.0~5.0mg·L-1)浸种处理通过促进淀粉分解,提高还原糖和蔗糖含量,进而增强了芽势,促进幼芽增粗和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46.
试验分离鉴定了嫁接茄子的根际真菌,结果显示,嫁接改变了茄子根际真菌的数量,各嫁接处理根际真菌的优势种主要是烟曲霉原变种(Aspergillus fumigatus var. fumigatus)、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CK则主要是土曲霉(A. terreus)、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和腐皮镰孢(F. solani)。各嫁接处理根际真菌的优势种均包含对黄萎病菌有高拮抗作用的烟曲霉原变种,这可能与嫁接茄比自根茄抗病性强有关。  相似文献   
47.
“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课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督促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过程中分组进行,实验后注重总结分析讨论及完善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措施,旨在为实验教学提供参考,为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8.
黄瓜枯萎病是设施黄瓜栽培中最为常见且为害严重的土传真菌病害,应用生防菌防治黄瓜枯萎病,对黄瓜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前期筛选的对黄瓜枯萎病菌有较好拮抗效果的3株木霉菌,即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525、哈茨木霉T.harzianum 610和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 886,利用盆栽试验,测定了木霉菌不同施用方式对黄瓜幼苗质量及枯萎病防效的影响。3种施用方式分别为T1(木霉与病原菌同时接种)、T2(先接种木霉菌,2 d后接种病原菌)和T3(先接种病原菌,2 d后接种木霉)。结果显示,3株木霉菌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均在64.78%以上,且以拟康氏木霉886的T2施用方式的防效最高,达到81.54%。在播种后8~14 d,所有木霉菌处理的黄瓜幼苗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总吸收面积均比CK1(只接种病原菌孢子悬液)显著上升,3种施用方式中以T2处理对上述6项指标的促进效果最显著,并以拟康氏木霉886在播种后14 d的6项指标增加幅度最大,该处理的黄瓜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总吸收面积的增加幅度分别达到210.06%、74.39%、37.23%、54.45%、88.00%和51.11%。本研究的3株木霉菌通过提高黄瓜幼苗生理代谢活性,增强了幼苗质量,提高了对黄瓜枯萎病的抗性,在应用中,提前施入木霉菌,有利于提高黄瓜幼苗对病害的防治效果,为后期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49.
以秋石斛‘红霞’为试材,研究外施不同浓度的噻苯隆(TDZ)对秋石斛‘红霞’生长与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TDZ可以显著提高秋石斛‘红霞’的花芽萌发率,处理30d开始大量抽出花芽,TDZ 30mg·L~(-1)处理60d花芽萌发率可达91.43%,而对照仅为46.15%;外施TDZ可以显著增加单株的花序数量,最高可达3.80枝;高浓度的TDZ会导致花序缩短、单序花朵数减少、花朵变小甚至花朵畸形等不利影响。综合来看,以TDZ 30mg·L-1处理促进生长、提前花期的效果最好,且对花朵质量影响最小。该研究结果为秋石斛人工调控花期、提高经济价值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0.
以"金妃"甜瓜为试材,采用基质培养方法通过测定甜瓜幼苗期叶片叶绿素和硝态氮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磷素用量对甜瓜幼苗期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磷素用量(即0.9~1.2mmol/L)时,可以显著提高甜瓜叶片叶绿素和硝态氮含量,各种保护性酶活性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促进了光合作用,为后期甜瓜产量形成、品质改善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而当磷素用量低于0.6mmol/L或高于1.5mmol/L时,各种生理活性物质含量或保护性酶活性均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