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利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阿苯达唑对患微粒子病家蚕血淋巴代谢物的影响,从代谢组学角度阐明阿苯达唑的作用机制,为以阿苯达唑为主剂研发新的家蚕微粒子病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五龄起蚕接种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建立家蚕微粒子病模型,分别于攻毒后12、24、48、72和96 h开始饲喂阿苯达唑混悬液处理桑叶直至上蔟结茧,以未攻毒未给药的家蚕为对照,待化蛹后逐头镜检调查家蚕感染率,以评价阿苯达唑的治疗效果;同时采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筛选患微粒子病蚕体血淋巴中的差异代谢物,并通过MetaboAnalyst 4.0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阿苯达唑对家蚕微粒子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药物作用的关键时间是攻毒后24~48 h。与对照组家蚕血淋巴相比,从模型组家蚕血淋巴中共筛选并定性获得47种差异代谢物,其中27种代谢物呈下降趋势、20种代谢物呈上升趋势。对模型组与阿苯达唑给药组的家蚕血淋巴样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除木酮糖、D-葡萄糖-6-磷酸、肌醇、泛酸、甲基丁二酸和油酸外,阿苯达唑对多数与家蚕微粒子病相关的代谢物具有干预调节作用。通过MetaboAnalyst 4.0进行通路分析,发现家蚕感染N.b后有6条主要的代谢通路发生明显变化,分别为:①淀粉和蔗糖代谢;②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③苯丙氨酸代谢;④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⑤谷胱甘肽代谢;⑥磷酸肌醇代谢。家蚕添食阿苯达唑混悬液处理桑叶后能有效减轻上述代谢通路的改变,从而促使患微粒子病家蚕处于较正常的生理状态。【结论】阿苯达唑对家蚕微粒子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药物作用的关键时间在N.b感染后24~48 h,结合N.b的生活史,可全面揭示阿苯达唑治疗家蚕微粒子病的作用机制,即阿苯达唑通过抑制N.b在蚕体内的裂殖体增殖,有效降低N.b感染对家蚕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破坏作用,维持家蚕的正常生理状态,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我国蚕桑产业已由原来单一的“种桑养蚕”发展到“种桑养人”和“种桑养畜”多业态并举的发展模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我国蚕桑产业新业态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是我国最早开始从事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与新产品开发的科研单位之一,通过以果叶两用、无核三倍体桑树品种粤椹大10的成功选育和推广为契机,桑椹果汁、桑椹果酒、桑叶茶、桑枝灵芝和维力康胶囊等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引领了全国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积极推动了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近30年来在蚕桑资源食药用、饲料用和肥料用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在蚕桑资源多元化加工利用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3.
南瓜的干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和真空微波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南瓜的干制工艺进行了研究,综合考查干燥效率、干燥特性及南瓜干的Vc和类胡萝卜素等代表性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真空微波干燥技术干制效率高,产品外观质量好,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南瓜中的V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相似文献   
44.
次氯酸钠消毒防治家蚕微粒子病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微粒子病在我国广东、四川等省蚕区流行,蚕种深受其害。据我省肇庆市三个蚕种场的累计,1984~1988年五年期间,蚕种微粒子病淘汰率达9.54%,种茧淘汰率达6.21%,已成为威胁蚕种生产的一个主要问题。消毒防病是防止家蚕食下传染微粒子病的根本措施。我省蚕区传统使用的漂白粉消毒剂,因有效氯容易散失和渗透性差等缺点,消毒效果难以保证。作者采用渗透性比漂白粉好的次氯酸钠液消毒家蚕微粒子孢子,经实验室研究和三年农村生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后。  相似文献   
45.
46.
为延长桑叶菜的货架期并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和活性成分,以叶绿素、总酚含量及感官品质复水比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半干型桑叶菜加工工艺的最优烫漂和热风干燥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用于桑叶渗透脱水的水分活度降低剂的最优组合。优化的桑叶烫漂和热风干燥条件是:烫漂温度98℃,烫漂时间1.5 min,热风干燥温度65℃。桑叶在此条件下烫漂和干燥,能够较好地保持原有色泽和复水性能以及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且加工过程的能耗也较低。最优的水分活度降低剂组合为氯化钠30 g/L、丙三醇30 g/L、葡萄糖90 g/L、海藻糖40 g/L。用优化的水分活度降低剂组合溶液对桑叶进行渗透脱水处理,可有效减少叶绿素的损失和改善桑叶在热风干燥时水分蒸发导致组织收缩变硬的缺陷,使桑叶菜的水分活度达到安全贮藏要求。  相似文献   
47.
新鲜桑椹干燥加工后不仅可以延长桑椹产品的货架期,且便于运输和贮藏。利用真空微波干燥技术对新鲜桑椹进行干制加工,研究桑椹利用真空微波干燥的特性,建立干燥动力学模型,并探讨不同工艺参数(微波功率、物料装载厚度)对干燥样品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理化性状及功能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据此确定真空微波干燥技术用于桑椹加工的最优功率为3.0 k W,最优物料装载厚度为30 mm。在此工艺条件下,干燥样品的色泽保持能力优(色差ΔE为2.265),复水性好(复水比为2.387),咀嚼性、弹性佳(咀嚼性为372.5 m J、弹性为0.696 cm),功能活性成分保留效果好(总花色苷质量比3.22 mg/g、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质量比4.78 mg/g、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质量比4.21 mg/g、1-脱氧野尻霉素质量比0.53 mg/g,抗氧化能力0.37μmol/g)。利用真空微波干燥技术进行桑椹采后干制加工,与热风干燥加工比较具有干燥速度快、效率高,干制产品品质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48.
蚕沙中丰富的养分使其具有饲料开发潜力,但蚕沙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影响到了饲料的饲喂安全性,故采用发酵处理方法降解蚕沙中的亚硝酸盐。收集地面条桑育、地面条桑育+膨润土、地面条桑育+沸石粉、网上条桑育4种养蚕模式饲养熟蚕或5龄第2天幼虫的蚕沙,辅以玉米粉、麦麸、豆粕,以乳酸杆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在32℃条件下保持物料体系水分质量分数为45%进行发酵,检测发酵后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有机酸(乳酸、柠檬酸、乙酸)含量、p H值、亚硝酸还原酶活力。结果发现:4种家蚕饲养模式来源蚕沙发酵试验组在发酵过程中,物料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各组间在发酵40 h内的各个时间点,物料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发酵48 h后均未检出亚硝酸盐;发酵过程物料中的乳酸和柠檬酸含量变化分别为先下降后上升、先上升后下降,而乙酸含量和亚硝酸还原酶活力波动范围较小;发酵物料的p H值随发酵进程逐渐降低,且在各取样时间点的差异具显著性(P0.05)。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处理可以有效降低蚕沙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综合考虑发酵过程物料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和家蚕饲养成本,认为利于饲料用蚕沙发酵处理的最佳养蚕模式为传统地面条桑育,蚕沙发酵处理时间在32~40 h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49.
酚类物质是桑叶的重要活性物质之一,利用常规乙醇-水溶液提取工艺制备的桑叶粗提物中酚类物质占比较低且大分子杂质多,不利于桑叶酚类单体组成研究及后续产品研发。以酚类物质含量较高的桑叶为提取原料,开展桑叶多酚粗提物的富集、纯化工艺研究。以桑叶多酚富集效果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吸附和解吸能力最佳的D101型树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分离纯化条件,获得最佳吸附工艺参数为:进料液多酚质量浓度1 mg/m L、p H 3. 0,上样流速1 m L/min,上样量11倍柱床体积(BV)。获得的最佳解吸工艺参数为:1 BV 10%乙醇去除多糖、还原糖、水溶性蛋白等杂质,3 BV 30%乙醇和3 BV 50%乙醇以1 m L/min的流速洗脱收集。纯化后,经HPLC鉴定和分析,桑叶多酚主要含有绿原酸、芦丁等11种酚类单体,其中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安息香酸4种单体含量较高,占可检测总酚类单体含量的93. 6%。纯化后,总酚质量比由纯化前的198. 8mg/g提高到752. 9 mg/g,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安息香酸分别由纯化前的99. 3、39. 1、12. 7、35. 0 mg/g提高到纯化后的408. 3、112. 0、58. 1、122. 0 mg/g。研究结果可为桑叶酚类单体组成研究及桑叶多酚功能食品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以不同蛋白酶酶解制备家蚕蛹蛋白酶解产物(SPPHs),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其对人胃腺癌细胞MGC-803的增殖抑制活性。不同蛋白酶酶解制备SPPHs对MGC-803的增殖抑制作用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家蚕蛹蛋白以Alcalase 2.4L酶解的产物(AH)对MGC-803的增殖抑制活性最高,当AH的质量浓度为0.25 mg/m L时,水解度(DH)=25%的AH的抑制活性最高,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可达到92.74%。Alcalase2.4L酶解家蚕蛹蛋白产物的分子质量也显著影响其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其中分子质量5 k D组分的抑制率高达91.13%,将该组分经葡聚糖(G-25)凝胶层析后分离出4个组分(Ⅰ、Ⅱ、Ⅲ、Ⅳ),组分Ⅱ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最高(27.5%),但与未分离样品相比,抑制效率显著降低,而其他3个分离组分则无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提示,蚕蛹蛋白酶解产物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有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由多种组分协同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