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9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284篇
农学   113篇
基础科学   98篇
  185篇
综合类   856篇
农作物   176篇
水产渔业   159篇
畜牧兽医   398篇
园艺   150篇
植物保护   9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楠竹(Phyuostachys pubesens Mazel exHde Lehaie)又称毛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植物,其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用途广。为了发展这一优良品种,我们从1999年10月开始引种育苗,并取得了初步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祁连山保护区东端针阔混交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了针阔混交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以针阔混交林死体可燃物引燃含水率为基准,结合燃烧实验,确定了祁连山保护区东端针阔混交林森林火险等级对应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为祁连山保护区东端针阔混交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阔叶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了阔叶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以阔叶林死体可燃物引燃含水率为基准,结合燃烧实验,确定了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阔叶林森林火险等级对应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为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阔叶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模拟酸雨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年生桉树纯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淋溶法模拟酸雨沉降,配置pH值为3.0、4.0、5.6、6.0(CK)的酸雨溶液,分析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淋失情况。结果表明:土壤全N、硝态N经酸雨处理后含量增加,平均增加量达123.8%,其中pH 3.0处理后全N含量增加最多,为原来的2.8倍;pH 3.0与pH 5.6、pH 6.0处理后硝态N差异性极显著;铵态N含量与处理液pH值呈正相关,其中pH 3.0处理后含量最低,减少了37.1%。土壤P素含量与酸雨处理液pH值呈正相关,且处理前后差异性极显著;速效P各处理的平均流失量达54.2%,所有元素中流失量最大,流失量值最高的处理pH 3.0达77.8%,而pH 6.0处理流失量也达23.25%。土壤盐基离子含量与酸雨处理液pH值呈正相关,其中交换性Ca流失量最大,各处理平均流失量达45.2%,在pH 3.0处理下的流失量达79.8%,是所有元素和处理中流失量最大值;其次是交换性Na,交换性K受酸雨处理液影响较小。盐基离子流失量从大到小排序为:交换性Ca~(2+)交换性Na+交换性Mg~(2+)交换性K+。  相似文献   
85.
为了探索永定六月红芋的商品有机肥适宜施肥量,实施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商品有机肥施用量逐渐增加,产量也逐渐提高;处理5产量最高,达1 570.0kg/667m~2,施肥效益达4 880.0元/667m~2;处理4产量达1 504.5kg/667m~2,施肥效益最高,达4 901.1元/667m~2。综合产量和施肥效益认为,处理4商品有机肥施用量(600kg/667m~2)最适宜。  相似文献   
86.
确定土壤有效磷供应临界值及合理的施肥措施,是菜田磷肥合理施用、获得作物高产的基础。通过在北京郊区5个区、县开展结球莴苣磷肥施用试验(处理1:不施有机肥,不追施磷肥;处理2:施用有机肥,基肥不施磷肥,不追施磷肥;处理3:施用有机肥,磷肥一次性底施,不追施磷肥;处理4:施用有机肥,磷肥在基肥和3次追肥时施用;处理5:施用有机肥,磷肥一次性底施,施用量为处理3的2倍,不追施磷肥),利用线性加平台模型分析京郊菜田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结球莴苣相对产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施肥措施对结球莴苣产量和磷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京郊地区设施结球莴苣土壤有效磷临界值为81.2mg·kg~(-1)。当土壤Olsen-P含量81.2mg·kg~(-1)时,处理2、处理3、处理4和处理5分别比处理1(空白对照)增产7.73%、12.80%、18.60%和12.56%,其中处理4的平均产量最高;各试验点各处理的磷肥农学利用率均为正值。当土壤Olsen-P含量81.2mg·kg~(-1)时,增施磷肥不仅不能使结球莴苣明显增产,还会增加环境风险。因此,对于京郊地区设施结球莴苣生产,土壤有效磷含量81.2mg·kg~(-1)时,推荐采用施用有机肥、磷肥在基肥和3次追肥时施用的施肥方法;当土壤有效磷含量81.2mg·kg~(-1)时,当季生产可以不施磷肥。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马山生态茶园害虫种类以及发生程度、危害程度的调查,发现有害虫11种,其中咖啡小爪螨(Oligonychus coffeae Nietner)秋季发生严重,而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ethe)春夏时期发生严重。结合马山生态茶园发生的情况,采用综合防治茶叶害虫的措施,并对主要害虫茶红蜘蛛和假眼小绿叶蝉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建议,为进一步利用和保护丰顺马山生态有机茶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保证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8.
基于改进欧拉算法的双吸离心泵泥沙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液两相流算法对双吸离心泵泥沙磨损模拟精度有直接影响。采用改进的固液两相流欧拉算法,考虑了相间阻力和泥沙扩散系数两方面因素,对典型悬移质泥沙粒径条件下的双吸离心泵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发现,叶片表面湍流强度在头部和尾部较大,可达6%~10%;叶片头部和尾部的颗粒动态尺度大于中部。由湍流强度和颗粒动态尺度组成的湍动尺度效应,在叶片头部和尾部表现强烈,湍动尺度效应使固液相间阻力增大,更有利于颗粒的扩散,避免了颗粒聚集,对大颗粒的作用强于小颗粒。湍动尺度效应导致叶片表面固相体积分数分布范围减小,大颗粒的变化值大于小颗粒,叶片头部和尾部的改变值大于中部,叶片表面的严重磨损部位为叶片工作面尾部的块状磨损区,这比采用传统算法得到的带状磨损区和偏磨区计算结果,更符合离心泵实际磨损情况,考虑湍动尺度效应后得到的磨损率也有所增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吸离心泵叶片水力设计和表面喷涂防护原则,为提高双吸离心泵抵抗泥沙磨损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祁连山保护区东端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了祁连圆柏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以祁连圆柏林死体可燃物引燃含水率为基准,结合燃烧实验,确定了祁连山保护区东端祁连圆柏林森林火险等级对应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为祁连山保护区东端祁连圆柏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
天然橡胶中的非胶物质种类和含量影响橡胶的质量和应用性能。本文通过硫化性能、交联密度、耐臭氧老化 性能测试和热重分析研究丙酮溶物含量对天然橡胶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溶物可以改善天然橡胶的硫 化性能,提高其交联密度。随着丙酮溶物添加量的增加,天然橡胶的热稳定性、臭氧裂纹显现时间、拉伸强度保持率 逐渐提高并达到最大值。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ATR-FTIR)分析了天然橡胶臭氧老化前后分子结构 变化,可知橡胶在臭氧老化后出现了氧化官能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