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4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9篇
  12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沙芥无菌实生茎尖为外植体,探索了光照强度对茎尖培养的影响,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6-BA与IBA的不同浓度组合对沙芥幼苗短缩茎腋芽诱导和腋芽增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消毒方法对田间沙芥萌动腋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茎尖分生组织生长的光照强度为3 600lx;最佳诱导腋芽萌发并进行伸长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6-BA 5.0mg/L,IBA0.5~1.0mg/L,腋芽诱导率达93.3%~96.7%,平均诱导芽数为4.2~4.3;最适宜腋芽增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为6-BA 5.0mg/L+IBA 1.0mg/L,丛生芽诱导率达93.1%,增殖系数达3.44;田间的萌动腋芽经70%酒精浸泡3~5s与0.1%升汞震荡10~12min,二者交叉消毒效果最理想,污染率为10%,成活率达到85%,褐化率只有20%,但外植体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增殖率极低,不适宜进行增殖培养。  相似文献   
12.
正山东省日照市自1966年南茶北引初步成功后,经历了试验探索,引种高峰,生产低潮,面积效益稳定,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化等6个时期,到2012年,茶园面积超过10000hm~2,其中可采摘茶园6700hm~2,茶叶总产量超过7000t,茶产业总收入8亿元,现已成为江北茶区茶园面积最大、效益最好的市。由于日照茶园生产种植大部分是以家庭生产为主,茶农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超量或不正确使用农药化肥,目前茶园土壤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土地生产力的高低和茶  相似文献   
13.
广丰香8号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优质高产丝苗型香稻品种,2009年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2012 ~2014年连续3年被遴选为广州市农业主导品种.该品种米质优,达国标优质2级、省标优质2级,并且叶、茎、米均有清香味,饭软、滑,口感好,冷饭不回生,适合加工高档丝苗米和香米;丰产性较强,于2012 ~2014年连续3年纳入万亩连片示范区示范,2012、2013年经实割测产平均产量在7 500 kg/hm2以上.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318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不育系是以Y58S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R318为父本选育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于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3020)。该组合具有高产、中抗稻瘟病、耐寒性中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16.
大豆产业化要以技术进步为先导,要求技术进步贯穿于种子、农药、肥料、土地改良、栽培、大豆加工、储备、运销等各个环节,没有技术进步,大豆产业化就达不到预期目标,就无法实现大豆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世界大豆主产国在科研创新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一、大豆主产国的科技对产业化的帮助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与出口国,2004年以来,美国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占其全国大豆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这主要得益于美国的公私立机构竞相投资进行大豆科研与生产,如孟山都公司,每年投入大豆科研经费就是我国农业科技总投入的10倍.  相似文献   
17.
18.
土壤有机碳转化与迁移研究概况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张东辉  施明恒  金峰  杨浩 《土壤》2000,32(6):305-309
本文论述了土壤有机碳的转化迁移模型,介绍了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进展,阐明了有机碳模型与温室效应的预估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外源生长物质控制抛秧稻无效分蘖,即可显著减少无效分蘖的产生,又可促进有效茎蘖的生长,成穗率提高7%-10%;中期增施氮2.0kg或增施磷、钾各2.3kg,每穗可增加总粒数5.2粒、实粒数9.5粒,增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