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篇
农学   28篇
  9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AMF和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坡耕地土壤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坡耕地氮、磷流失是导致河湖污染的主要因子。该文在坡耕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定量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与玉米大豆间作系统对径流氮、磷流失的协同削减贡献,可为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抑菌处理相比,间作玉米-未抑菌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与单作-抑菌处理相比,玉米大豆间作-未抑菌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植株茎叶、籽粒磷吸收量及茎叶、根系氮吸收量。与单作玉米-抑菌处理相比,间作玉米-未抑菌处理的土壤全磷、全氮的削减量分别为0.25、0.11 g/kg,径流总磷、总氮浓度的削减量分别为0.13、12.94 mg/L;与单作大豆-抑菌处理相比,间作大豆-未抑菌处理的土壤全磷、全氮的削减量分别为0.07、0.11g/kg,径流总磷、总氮浓度的削减量分别为0.27、24.80mg/L。与单作大豆-抑菌处理相比,玉米大豆间作-未抑菌处理的总磷、总氮流失量分别减少了0.51、19.93 kg/hm~2。经相关分析可知,径流颗粒态磷浓度与植株各部分磷吸收量均呈负相关,且与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也呈负相关性;径流各形态氮浓度与植株各部分氮吸收量、菌丝密度和球囊霉素均呈负相关。可见,丛枝菌根真菌协同玉米大豆间作模式能够通过促进植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而减少土壤氮、磷的残留,进而阻控了氮磷随径流迁移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2.
有色金属矿区周边土壤磁化率与Pb、Zn、Cd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宏  包立  许敬敬  韩云昌  张乃明 《土壤》2019,51(5):995-1000
有色金属矿区周边土壤是典型的人为污染土壤,人为污染土壤具有特殊的磁化率特征。本文选取有色金属矿区表层土壤来研究土壤磁化率与Pb、Zn、Cd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兰坪与会泽土壤表现出不一样磁性特征,兰坪磁化率变异系数较大。兰坪和会泽均表现为Cd污染最为严重。兰坪土壤仅重金属Cd与磁化率χlf相关性显著;有效态Pb、Zn、Cd均与磁化率χlf的相关性显著;而会泽土壤仅Pb与磁化率χlf呈显著相关关系;有效态仅Zn与磁化率χlf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兰坪土壤pH、电导率与磁化率χlf相关性较好,有机质与磁化率χlf的相关性不显著;会泽土壤pH、电导率及有机质与磁化率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为矿区土壤环境状况调查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找寻土壤磁化率χlf和重金属的关系、实现快速掌握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3.
云南设施土壤养分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云南不同区域、不同大棚种植年限的设施土壤养分累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设施土壤耕层养分累积现状为全氮含量范围为0.99-4.15 g•kg-1;全磷含量范围为0.53-5.64 g•kg-1;全钾含量范围为1.15-56.49 g•kg-1;碱解氮含量范围为69.0-368.9 mg•kg-1;速效磷含量范围为6.95-214.9 mg•kg-1;速效钾含量范围为72.8-2654.4 mg•kg-1。随着设施土壤种植年限的延长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呈现上升的趋势,全钾则有升有降;随着土层深度加深,土壤各养分含量减少,土壤表层呈现养分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104.
芦荟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芦荟是百合科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热带沙漠干旱地区,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植物。随着芦荟的医疗、保健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可,7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相继掀起了”芦荟热”。我国芦荟产业从80年代末开始起步,近几年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均有栽培,尤以海南、云南、福建和广东省等地较为集中。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芦荟种植面积为800km^2左右。但是随着芦荟大规模的种植,其根腐病的发生也日愈严重,威胁到芦荟种植业的发展。2004年,大面积田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该病在云南省的发病率为42.54%、死亡率为26.36%。对于芦荟根腐病病原菌的研究,国内外还没有报道,本文对引起云南省芦荟根腐病的病原菌进行了系统的鉴定。  相似文献   
105.
选用解磷菌剂改善缺磷土壤磷素的有效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山西省大部分土壤为石灰性土壤,耕地土壤缺磷较严重,施入土壤的化学磷肥极易被固定,为了提高缺磷土壤磷素的有效性,分离筛选的B2和B67菌株研制的解磷菌剂(后称菌剂),首先接种到以磷酸三钙为唯一磷源的培养基中,液体速效磷含量比CK提高12.92倍和9.18倍,然后又接种到其它典型缺磷土壤中,可使土壤速效磷含量较CK增加1.35~3.04倍,且发现其溶磷效果和液体的pH值有关,也与土壤磷酸酶活性和有效活菌数相关,而且菌剂在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另外菌剂在缺磷的盆栽和大田试验中取得相同效果,除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培肥土壤外,同时还有改善作物农艺性状,提高作物产量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6.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全新的专业,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借鉴。为此,针对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结合云南农业大学的办学情况,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内容、成绩考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进行初步探讨和总结,为进一步构建更加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云南不同区域、不同大棚种植年限的设施土壤养分累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设施土壤耕层养分累积现状为全氮含量范围为0.99~4.15 g/kg;全磷含量范围为0.53~5.64 g/kg;全钾含量范围为1.15~56.49 g/kg;碱解氮含量范围为69.0~368.9 mg/kg;速效磷含量范围为6.95~214.9 mg/kg;速效钾含量范围为72.8~2654.4 mg/kg.随着设施土壤种植年限的延长,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呈现上升的趋势,全钾则有升有降;随着土层深度加深,土壤各养分含量减少,土壤表层呈现养分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108.
玫瑰切花作为世界四大鲜切花之一,在花卉市场占有的比重较大,保鲜液的不合理使用将会促进鲜花的过早开放,因此对鲜切花保鲜液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设计正交实验方案,用不同配比营养物质的瓶插液处理玫瑰切花,通过对玫瑰切花花枝鲜质量、花蕾直径大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瓶插寿命进行观察、对比测定,选择出一种比较理想的瓶插液。结果表明,NaCl对切花玫瑰的观赏寿命起着主控作用,A3B3C1为最优营养液配比(青霉素20mg/L,N:P:K(Ca)10mL/L,NaCl0.5g/L),对玫瑰切花的观赏价值及瓶插寿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9.
云南省夏秋塑料大棚栽培西芹,竹木结构塑料大棚,每公顷大棚骨架投资约11250元;镀锌薄壁钢管塑料大棚,每公顷大棚骨架投资约15万元。品种以圣地亚哥、高路华、文图拉较为适宜,2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4月中下旬幼苗4~5片真叶时定植。定植成活后保持棚内土壤湿润状态,15d后开始追肥,每公顷施入纯氮135㎏、纯钾105㎏,每隔10d施一次,分5次分别以15%、20%、30%、20%、15%追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0.
北方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对山西日光温室有机肥施用状况和土壤有机质累积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取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西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肥施用量较低;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变幅为 6.69~37.23 g/kg;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累积出现“南高北低”的变化趋势;设施生产中的“土壤”有失去原有功能而变为“载体”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