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林业   250篇
农学   236篇
基础科学   287篇
  179篇
综合类   1323篇
农作物   162篇
水产渔业   134篇
畜牧兽医   765篇
园艺   278篇
植物保护   9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黑龙江省南部稻区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性状的相互关系,选用了该稻区不同时期主栽的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总的趋势是前期低、后期高、中期次之;不同水稻品种抽穗前、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比例不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由高到低的品种为‘松粳9号’、‘松粳3号’、‘松粳2号’、‘松粳6号’、‘五优稻1号’、‘藤系138’;产量由高到低的品种为‘松粳9号’、‘松粳3号’、‘松粳6号’、‘松粳2号’、‘五优稻1号’、‘藤系138’;拔节至齐穗期和齐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与每穗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总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成穗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实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合理提高拔节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有利于提高本稻区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02.
邢抗6号是河北省邢台市农科院玉米研究室以自育抗虫玉米自交系"邢K3618"为母本,"5314"为父本杂交而成.2001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玉2001001号. 1 自交系选育 抗虫玉米自交系是以美国种质组成的"冀库6号"为基础材料选出的.1989年开始群体内混合授粉,1990年进行选株自交,并于当代进行成对测交(测验种为冀单16)得到S1代系和测交种各54个.1991年根据测交种产量结合各系田间表现选留了20%的自交系继续自交.在1992年发现K13、K36、K37等姊妹系在田间生长情况下,初步表现对玉米螟有一定抗性,且各系间存在抗性差异.经连续南繁北育和定向选择,至1995年各姊妹系性状已基本稳定.其中邢K3618抗病性强、结实性好且抗螟性突出,被确定为骨干自交系.5314为黄早四改良系.  相似文献   
103.
邢抗2号是河北省邢台农科所历经10年培育的高产、稳产、抗虫、抗病玉米杂交种。1999年2月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4.
穗状玉米测产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由产量监视器、速度传感器、产量传感器、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割台高度传感器、升运器转速传感器和玉米果穗导向装置组成的穗状玉米测产系统,并应用该系统进行田间测产试验。收获作业前抽样测量玉米果穗的粒穗比和含水率;玉米收获机工作时,以割台高度传感器作为逻辑开关,割台收获玉米果穗,通过导向装置使玉米果穗以相同速度冲击产量传感器;产量传感器将冲量转化为电信号,并传给产量监视器;产量监视器融合产量、速度、升运器转速及DGPS信息计算出当前小区产量并存储在扩展名为.vld的文件中,应用自行研制的农业空间信息采集与应用系统(DCAS)可绘制收获产量图。2009年秋季应用该系统进行田间玉米收获实时测产,田间试验数据表明该系统测产平均相对误差为18.11%。  相似文献   
105.
以立体视差测距原理为基础,用两个摄像机同时对同一景物进行拍摄,根据景物在左、右图像中的视差,计算目标距控制点的三维空间的实际距离,可以得到一张关于行走车工作环境的地图,以便进行路径计划。本文给出了一种农用自动引导行走车的环境理解系统的构成方法,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可行,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06.
107.
通过γ-射线辐射诱变水稻(Oryza sativa ssp.indica)协青早B获得的长穗颈高秆突变体协青早eB1,与起始品系协青早B相比,其株高和倒一、二、三节间长度都显著伸长。遗传分析表明,协青早eB1的长穗颈高秆特性由隐性单基因控制,且该基因与IR50eui的最上节间伸长基因(源自76:4512)等位。研究进一步以协青早eB1/矮脚南特的后代群体为定位群体,采用BSA(Bulk segregated analysis)方法,获得了与长穗颈高秆基因euil(t)分别相距18.4cM和7.9cM分子标记:RM164和AC9,并将euil(f)基因定位到第5染色体长臂中部。  相似文献   
108.
辐射诱变选育特优63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用60 Coγ射线 35 0Gy分别照射杂交稻保持系 (B系 )和恢复系 (R系 )干种子 ,M2 获得相应的糯性基因wx突变体 ,并育成糯不育系wxA和糯恢复系wxR ,组配出杂交糯稻新组合。特优 63糯与特优 63具有相似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水平和抗性。  相似文献   
109.
智能变量施肥技术初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承担的精确农业变量施肥技术研究项目,提出了智能变量施肥技术体系和实现方法。利用美国MAPINFO公司MapInfo Proression 6.0地理系信息系统,采用MapBasic语言编程,建立了施肥地理信息与决策系统;利用89C52单片机实现智能变量施肥机控制系统。试验表明。研制的智能变量施肥机能够实现精确农业信息控制自动变量施肥作业,为精确农业的进一步试验研究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基于GIS的精确农业合理采样与施肥间距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GIS软件平台下对采样点进行行列删减,人为减小采样密度,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制作养分分布图,并与原始采样方案进行形状和面积对比,选取合理的删减方案作为土壤养分的合理采样方案.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合理采样间距分别为64 m×51 m、32 m×76 m和32 m×25 m.为综合考虑多种养分,提出3条综合采样测土原则.提出了调整施肥间距的实现方法,自动变量施肥宜采用"大网格采样、小网格施肥",手动变量施肥则宜采用"小网格采样、大网格施肥".试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来研究土壤采样间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