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151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 发病情况 泗阳县某孔雀饲养场共饲养孔雀450只,其中种孔雀85只,小孔雀365只,相继发生多种疫病. 2007年8月5日,约45日龄的孔雀发病,一半孔雀呆立,起初每天死亡1-3只,用血清和药物治疗好转,几天后小孔雀发病和死亡率增加,高峰时每天死亡10-15只,共死亡110只,死亡率达24.5%. 2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以宜昌林科所5年生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来集的花粉为试验对象,进行了花粉发芽试验,培养基按不同的蔗糖浓度和PH值进行了 9种处理,接种24~36小时以后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培养基不同,花粉的发芽率也不一样,适合马尾松花粉发芽的培养基是蔗糖浓度为10%,琼脂 7%,PH=5.5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一套基于水稻重要性状基因标记的品种DNA指纹鉴定体系,为加强主栽优良食味半糯粳稻品种的种质管理与品种保护奠定基础。方法 以34个江浙沪主栽优良食味半糯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已知标记多态性鉴定、公共数据库基因序列比对、基因组重测序等多种方法对水稻重要性状调控基因的关键差异位点进行筛选,开发核心SNP或InDel标记;利用As-PCR技术将SNP标记发展为依据电泳条带鉴别的简单PCR标记,通过电泳条带特征化和类型分析获得基因型信息,构建半糯粳稻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库。结果 筛选出来源于40个水稻重要性状调控基因的54个核心标记,包括18个SNP标记和36个InDel标记;54个标记在20个品种中共检测到155个有效特征化条带,转化为155个0/1数据位点,建立各品种的DNA指纹数据库,可区分全部供试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品种间遗传相似性变异范围为0.47—0.90,其中,南粳7718与苏香粳100的相似性系数最小,而南粳9308与南粳9036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二者存在8个数据位点差异。亲缘关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划分为6个分支,其中,南粳7718为独立分支,表明其与其他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核心标记鉴定效果的进一步验证表明,该套标记可以对14个半糯粳稻新品种进行有效区分,聚类图显示其分布于Ⅱ、Ⅲ和Ⅳ 3个类群,证实各品种间基因型信息的差异性;并利用该套标记鉴定了一个未知半糯水稻的品种真实性,根据基因型和聚类分析,将其判定为南粳9108。结论 经优化筛选,获得可准确区分当前主推半糯粳稻品种的54个核心标记,并发展为可电泳检测的简单PCR标记,利用该套标记组合构建了34个江浙沪地区主栽优良食味半糯粳稻品种的DNA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4.
南粳5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优良食味粳稻中间品系宁7020为母本,粳稻中间材料连粳06-5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良食味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9.7 d,较对照武运粳23早1.4 d,株高99.4 cm,分蘖性较强,有效穗347.9万/hm2,穗型较大,每穗总粒数137.8粒,每穗实粒数121.5粒,结实率88.0%,千粒质量25.9 g.中感白叶枯病、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抗纹枯病.稻米食味品质优,为优良食味粳稻品种.2020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200025),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水稻淀粉合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是水稻基础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淀粉合成途径受众多酶催化调控,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 SSS)是其中较重要的一种,极大地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形成。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SSⅢa是控制稻米糊化温度和胚乳支链淀粉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两个关键基因。本文重点回顾并归纳了国内外关于SSⅡaSSⅢa基因的功能、等位变异及其互作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SSⅡaSSⅢa基因的育种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稻米品质分子改良和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糯玉米起源于中国。玉米被引入中国后,在西南地区种植的硬质玉米发生突变,经人工选择而逐渐出现了糯质类型。糯玉米的子粒重量,比一般普通玉米轻,其子粒灌浆过程表现出灌浆期短、灌浆速度快、子粒脱水较快的特点。本文主要讲述糯玉米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基因Pi-ta和Pi-b是最早被克隆的两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在粳稻中表现出持久稳定的稻瘟病抗性,因而被广泛用于稻瘟病抗性育种。为明确上述基因在江苏粳稻中的分布,为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Pi-ta和Pi-b的功能标记,对40个粳稻品种和665份粳稻新品系进行相关基因型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抗性基因Pi-ta和Pi-b在江苏粳稻品种中具有一定的分布,其中Pi-b的分布频率高于Pi-ta的频率,连粳系列品种大都不携带Pi-ta和Pi-b抗性基因,而武粳系列品种则基本含有上述抗性基因。粳稻新品系携带抗性基因Pi-ta的频率与推广品种相比变化不大,但携带抗性基因Pi-b的频率明显高于推广品种,这说明人工改良水稻品种有利于抗病基因Pi-b频率的提高。四种基因型中,pi-ta/Pi-b的分布频率最高,为60.0%,其次为Pi-ta/Pi-b,占33.5%,基因型pi-ta/pi-b的分布频率为3.9%,而Pi-ta/pi-b的分布频率最低,只占2.6%。从4个组合的抗性基因来源看,抗性基因Pi-ta则可能来自武香粳14、武粳15或南粳44,而Pi-b则可能来自武粳13、武香粳14、武粳15或南粳44。从4种基因型后代的获得频率看,以南粳44//武粳13/关东194获得抗性基因型Pi-ta/Pi-b后代的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2013年6月,一个役用的驴突然不吃草料,排不出粪便,起卧不安,后肢踢腹部,回头顾腹部,拱腰努责。经诊断是肠阻塞,需手术治疗。1病因多因饲喂瓜秧、瓜藤、麦秸和带草根的干青草等,或者吞食被毛,以致在胃部和十二指肠内揉转成团,导致堵塞。突然更换饲草、过度疲劳、劳役不当,影响胃肠蠕动,再加上饮水不足,可能在回肠、盲肠或者结肠中形成阻塞。2临床症状突然发病,病初腹痛不安,表现为后肢踢腹,  相似文献   
19.
罗田垂枝杉优树选择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田垂枝杉是杉木优良变异类型,其显著特征是7 a以上老枝自然脱落,树干通直,可通过密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获得优良繁殖材料,在分布于不同地点的5片罗田垂枝杉人工林中初步选出64株优树,入选比率在3.10%~4.03%之间。分析结果表明:罗田垂枝杉不同无性系间主要生长性状存在显著变异,其中材积变异系数均在30%以上。天堂寨林场及薄刀峰林场的献旗岭、铁岭坳和麻栗坪人工林中初选优树平均材积分别是其林分材积均值的1.59,1.44,1.67和1.96倍。  相似文献   
20.
种肥也叫口肥,是在播种时施在种下,种旁的肥料。种肥的作用主要是供给作物苗期营养,促进苗期生产,满足幼苗阶段需肥临界期对养分的需要,并能改善种床的理化性状和提高微生物活性。做种肥的肥料,必须具有速效性易溶解等特点。常用的口肥肥料有腐熟良好的优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中的磷酸二铵、专用口肥、微量元素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