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5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玉米品种开花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筛选有效的抗旱性指标,评价玉米品种的抗旱性,以已筛选出的抗旱性有差异的1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抗旱池栽试验,设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水2个处理,考察了与产量相关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等33个性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抗旱隶属度、产量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为评价参数,结合模糊函数法,对各玉米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综合灰色关联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反映干旱条件下与抗旱性密切相关的有净光合速率(Pn)、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叶绿素含量(Chl)、叶面积、干物质等5个指标,并结合抗旱隶属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经典的抗旱指数法评价结果一致.表明用筛选出的5个指标对玉米开花期抗旱性评价是可行的,提出的综合分析法是一种玉米抗旱性鉴定较为有效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2.
23.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陕单16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陕单16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专用玉米研究室于1995年用自选系Y75为母本,以所内自交系K12为父本杂交育成。2002年2月陕西省31次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1999~2001年参加陕西省玉米区试、生产试验表现出营养品质及外观品种优良,综合抗性好,丰产潜力大,中熟种,持绿期长,保绿度好,产草量高,可粮饲兼用或带棒青贮等特点。适宜在陕西春播,早夏播及同类生态区推广种植。到2002年底陕单16累计推广面积1万hm2,“玉米新种质自交系Y75及其陕单16杂交种配制方法”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保护(公开号为CN1372789A,申请号为02114490.7)。  相似文献   
24.
玉米优良自交系L102的配合力及应用潜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G 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将L 102与国内骨干系组配成28个杂交组合,对株高、穗位高、穗长、结实长、穗粗、籽粒产量、出籽率、百粒重等8个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表明,L 102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较高,具有长穗、出籽率高、植株矮的特点,与大穗、大粒自交系组配可选育出强优组合。自交系L 102与我国常用的4大类种质和P群间,均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而L 102×旅系、L 102×黄改系为最优的杂交模式。  相似文献   
25.
播期对雨养旱地春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路海东  薛吉全  郝引川  张仁和  高杰 《作物学报》2015,41(12):1906-1914
为了解决陕西渭北旱塬地区玉米播种期干旱缺水造成出苗不全、不整齐,导致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设置6个不同播期,研究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干物质生产、产量形成、水分利用及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玉米的生育期明显缩短,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变化范围为2~19 d,生殖生长阶段则相对稳定,变化范围仅为?3~5 d。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不同播期处理间的单株干物质生产没有明显差异,但由于受播期调整后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影响,适宜播期的玉米花后雌穗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早播和晚播提高4.0%~23.6%、3.9%~24.5%和6.6%~14.5%。早播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播种期土壤含水量低而造成的出苗差,实际收获穗数不足;晚播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生殖生长期后移,有效积温和日照时数减少造成的花后干物质积累减少、千粒重下降。适期播种可以增加田间实际收获穗数,促进雌穗花后干物质积累,提高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结合该区生态因素,5月4日以前适墒播种是玉米高产的有效避旱播期。研究结果可为该区春玉米抗逆避旱高产栽培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6.
催乳素(prolactin,PRL)是启动和维持泌乳的重要激素,在泌乳期间能调节机体将营养物质和能量优先流向乳腺,用于乳脂和乳蛋白的合成。本试验采用体外分离培养奶牛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加入PRL探讨其对脂肪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的作用。结果显示,奶牛白色脂肪细胞存在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且在PRL质量浓度为75μg/L,作用时间为9h时,PRLR表达量达到最高,此时调节脂合成的核转录因子SREBPE-1c及下游控制脂合成的基因FAS和LPL均显著降低,75μg/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控制脂分解的基因HSL显著升高,75μg/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甘油含量显著升高,75μg/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PRL能直接作用于奶牛白色脂肪细胞,降低脂合成作用并促进脂分解作用。  相似文献   
27.
【研究目的】为了明确陕单8806玉米在关中灌区种植的适宜播期和合理密度,从而使优良品种与地区生态环境相适应,发挥群体优势而夺取高产。【方法】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研究了密度与播期对陕单8806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明确了在关中灌区夏播条件下,播期对玉米的影响效应显著大于密度,关中灌区夏玉米生产应力争早播。【结论】通过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与密度和播期二因素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回归分析,筛选确定了陕单8806玉米在关中灌区夏播的适宜播期为6月11日—18日,合理种植密度为60494 ̄70442株/hm2。  相似文献   
28.
针对陕西省青贮玉米市场需求量大、优质青贮品种缺乏等现状,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 dx36 为母本、dx33 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培育出青贮玉米品种陕科 9 号。该品种具有生物产量高、持绿性 好、饲用品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2021 年 7 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陕西青贮玉米区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29.
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和渗透调节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2个不同抗旱性玉米品种郑单958 (抗旱性强)和陕单902 (抗旱性弱)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3个干旱处理(轻度干旱、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和正常灌水,研究了干旱胁迫对2个玉米品种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 重度干旱造成2个玉米品种叶片光合机构紊乱,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同时增加了渗透调节物质,这对增强叶片的保水能力,维持光合速率有重要的作用。但与陕单902相比,干旱胁迫下郑单958表现出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最大羧化速率(Vcmax),PSII的实际量子产量(Φ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较高的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SS);较低的丙二醛含量(MDA)。这些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抗旱品种郑单958具有较强的渗透物质能力,减轻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维持较高的光合性能是其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30.
农杆菌介导TLPD34基因的玉米遗传转化及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优良自交系郑58为受体材料,将抗真菌病害的水稻类甜蛋白基因(TLPD34)转入玉米,获得451株转化植株,经200mg/L草胺磷有效质量浓度筛选,得到57株抗性苗,T0代检测后,最终获得13株阳性植株,转化率达2.9%。对T0代PCR检测呈阳性的植株进行RT-PCR发现,部分植株能够进行正常转录。表明该方法能将外源基因TLPD34整合到玉米自交系郑58基因组中并进行正常转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