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71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109篇
  39篇
综合类   338篇
农作物   71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296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东北黑土区旱田改稻田后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东北黑土区旱田改稻田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密度和~(13)C、~(15)N自然丰度值的动态变化,探讨旱田改稻田后土壤有机碳(氮)的固定能力及其稳定性,揭示旱田改稻田后土壤有机碳(氮)的演变规律,为东北黑土的合理利用和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选择典型黑土区旱田土壤(种植大豆年限大于60年)和改种不同年限的稻田土壤(3、5、10、17、20和25年,旱田改稻田前种植历史基本相同,均为大豆),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旱田改稻田后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旱田改稻田25年间,在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在改种的前3年迅速下降,降幅分别为13.60%—43.27%和10.40%—40.60%,在3—25年间随改种年限延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在20—60 cm土层出现累积,但在3—5年期间增加幅度较大,在5—25年期间增加较为缓慢,在改种17—25年期间,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高于旱田土壤;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密度的变化趋势与其含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在改种的3年间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密度分别降低了26.53%和21.89%,在改种5—25年间0—60 cm土层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密度均大于旱田土壤,增幅分别为9.87%—21.48%和10.2%—19.3%;旱田改稻田后,土壤全氮与有机碳的变化密切相关,土壤全氮与有机碳的含量、密度之间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在0—60 cm土层,土壤δ~(13)C值在改种的3年间明显上升,在3—25年间随改种年限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大于5年的稻田土壤δ~(13)C值均低于旱田土壤,而土壤δ~(15)N值在改种的25年间随改种年限延长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限稻田土壤δ~(15)N值均低于旱田土壤,相同年限土壤的δ~(13)C值和δ~(15)N值均随着土层加深而增大;0—40 cm土层土壤δ~(13)C值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之间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P0.01),但各土层土壤δ~(15)N值与土壤全氮含量之间则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东北黑土区旱田改稻田大于5年后,稻田土壤具有明显的固碳(氮)能力,稳定性碳(氮)在20—60 cm土层累积;改种稻田年限小于5年,应注重有机碳(氮)的补充,以维持和提高土壤有机碳(氮)水平。  相似文献   
42.
在南麂岛海域进行了扇贝两茬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扇贝两茬养殖早分苗、分大苗是养殖效果的关键所在;对扇贝的繁殖期和出柱率等也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扇贝两茬养殖历谱。  相似文献   
43.
以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苹果选择合理的采收期和保持果实良好的贮藏品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收期对苹果呼吸高峰的出现时间影响较小,但对呼吸高峰的峰值影响明显;早期采收的果实硬度较大,但失重率也明显高于其他晚采果实;适宜采收期采收的果实在贮藏期间,其V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幅度小。用于鲜食的果实可在10月22左右采收,此时果肉硬度为10.01 kg/cm2,固酸比为29.16,口感酸甜。用于长期贮藏的阿克苏红富士苹果的最佳采收期为11月1日左右,低温贮藏150 d后果实硬度≥8.79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67%。  相似文献   
44.
提取方法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表皮蜡质提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三氯甲烷和正己烷为提取剂,采用常温法、加热法和常温加热组合法提取香梨果实表皮蜡质,探讨香梨果皮蜡质的提取方法,为研究香梨果皮蜡质结构及成分提供基础。结果表明:以三氯甲烷为提取剂的效果明显优于正己烷,采取常温结合加热法提取表皮蜡质的含量最高,常温法提取的蜡质含量最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采用常温加热结合法,以三氯甲烷作溶剂可充分提取香梨表皮蜡质,而正己烷提取果实表皮呈不明显网状结构,仍有晶体残留;采用加热法,以三氯甲烷提取香梨果实表皮蜡质后,表皮蜡质有小部分残留,而正己烷提取后残留晶体较三氯甲烷提取后多,有不规则的小粒状晶体残存;用常温法则两种溶剂均不能将香梨表皮蜡质提取干净。综合提取蜡质含量和扫描电镜分析的结果得出,以三氯甲烷为溶剂、采用常温加热结合法是有效且易行的提取库尔勒香梨表皮蜡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樱桃番茄含水量多、皮薄、肉多,在常温下不易长期贮藏。主要介绍现阶段樱桃番茄商业价值与保藏的意义、我国对于果蔬保鲜的方法、国内外近些年对于樱桃番茄气调冷藏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气调冷藏保鲜的前景分析和该技术在果蔬保鲜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6.
为明确15%炔草酯WP在油菜田的应用前景,建立油菜田的杂草管理体系,研究了不同开沟深度、不同时期施用15%炔草酯WP对油菜田杂草的控制作用以及炔草酯与其他药剂混用的效果,同时研究了该药剂对田间光照、养分、水分和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深沟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在禾本科杂草处于1~2叶期时进行药剂处理,一般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除草效果。炔草酯与草除灵混用对禾本科杂草和双子叶杂草都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施用15%炔草酯WP能显著提高油菜田间的透光率,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15%炔草酯WP的施用对油菜株高、千粒重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油菜第一分枝高度、单株分枝数、角果数影响较大,能显著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47.
城郊综合游憩型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郊综合游憩型绿道能够综合利用城郊优质的自然生态、农业生产和乡村文化游憩资源,为城镇居民闲暇休闲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线性游憩空间。绿道选线的科学性决定了绿道建设难度、投入和成效。运用适宜性分析和AHP层次分析方法,结合城郊特征,遴选出绿道选线基础指标因子,从游憩资源和游径两个层面构建评价矩阵并进行权重计算。  相似文献   
4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加工方式葡萄酒糟对肉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33头育肥期西门塔尔杂交牛[(371.70±6.44) kg],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鲜葡萄酒糟组和干粉碎葡萄酒糟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2%(干物质基础)的鲜葡萄酒糟和干粉碎葡萄酒糟(替代基础饲粮中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和稻草)。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不同加工方式葡萄酒糟对肉牛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鲜葡萄酒糟组肉牛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较其他2组显著降低(P<0.05),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干粉碎葡萄酒糟组肉牛养分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鲜葡萄酒糟组肉牛瘤胃液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其他2组相比,鲜葡萄酒糟组肉牛瘤胃液乙酸/丙酸值显著提高(P<0.05);干粉碎葡萄酒糟组肉牛瘤胃液乙酸/丙酸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干粉碎葡萄酒糟组...  相似文献   
49.
  【目的】  钾离子通道 (potassium channel, PC) 蛋白通过介导离子跨膜转运,增强低钾胁迫下植株对钾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本研究以采用RNAseq鉴定小麦应答低钾基因获得的PC家族基因TaPC1为对象,对该基因分子特征、应答低钾表达模式及其介导植株抵御低钾逆境的能力进行研究。  【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TaPC1分子特征,采用溶液培养法培养丰钾 (K2O 6 mmol/L )、低钾 (K2O 0.06 mmol/L) 处理小麦和转化株系幼苗,采用 DNA 重组技术构建TaPC1亚细胞定位和表达质粒,利用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烟草。采用常规植株形态、生理和qPCR方法测定植株生长、生理指标和基因表达。  【结果】  TaPC1与植物种属PC家族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该基因编码蛋白具有植物种属PC蛋白跨膜域保守特征,翻译蛋白经内质网分选后定位于细胞质膜。低钾 (0.06 mmol/L) 处理下,根、叶中TaPC1表达增强;将低钾处理植株转入丰钾 (6 mmol/L) 营养液进行恢复处理后,根、叶中该基因表达下调,表明TaPC1呈低钾应答表达模式。基因遗传转化结果表明,与野生型 (WT) 对照相比,低钾处理下,超表达TaPC1烟草株系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多,细胞活性氧累积量减少,细胞保护酶 (SOD、CAT和POD) 活性提高,丙二醛含量降低。基因表达分析表明,低钾处理下,转化株系内细胞保护酶编码基因NtSOD1、NtCAT1;1、NtPOD1;2及NtPOD1;6的转录本丰度较野生型 (WT) 显著增多,表明上述基因通过增强表达,在改善转化株系低钾处理下细胞活性氧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与WT相比,低钾处理下转化株系的钾累积量显著增多,光合碳同化能力增强。  【结论】  TaPC1呈低钾胁迫增强表达模式,上调表达该基因能显著增强植株钾素吸收,有效维持低钾逆境下的细胞活性氧稳态特征,在改善植株光合物质生产和抵御低钾逆境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