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58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农业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作为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科技导向应受到广泛的重视。文章从农业科技角度出发,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发展中面临的农业科技问题,提出了适应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科技导向。  相似文献   
22.
2012-2013年度中国食用菌价格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图表分析与统计描述的方法,给出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我国5个主要食用菌品种的价格变动情况:①从全国范围来看,2012—2013年度双孢蘑菇平均价格较高,香菇次之,金针菇、黑木耳和平菇的价格分列第3、第4、第5位;与上一年度相比,香菇、双孢蘑菇价格有较大幅度增长,黑木耳小幅增长,平菇基本维持不变,金针菇下降明显。②五大食用菌品种月度价格均存在一定起伏,其中,双孢蘑菇价格波动幅度最大,金针菇次之,黑木耳、香菇、平菇分列第3、第4、第5位。③对典型省份食用菌价格进行比较后发现,香菇、金针菇、双孢蘑菇、平菇在平均价格以及价格波动幅度等方面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23.
农业碳排放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对农业碳排放进行概念性阐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国内外农业碳排放问题的研究论点及其进展进行归纳、比较和述评,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缺少必要的宏观统筹;未能从一个系统的角度探讨农业碳减排的政策手段以及相关的实证检验.列举了4个值得今后探讨的研究视角:1)科学编制广度、精度俱佳的农业碳排放测算体系;2)探讨我国农业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与经济间的关系;3)基于微观层面分析农户农业碳行为方式;4)减排技术与经济政策紧密衔接,构建适宜于我国的农业碳减排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4.
利用黑龙江和吉林省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木耳生产规模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个人禀赋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认知特征和农户外部特征对农户木耳生产规模均有重要影响。户主性别对农户木耳生产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相对于女性户主,男性户主的木耳生产规模更大;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和木耳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均对农户木耳生产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木耳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越大,农户木耳生产规模也越大;农户对品种满意程度越高,则木耳生产规模越大,相反,农户对风险越是敏感,生产规模越小;相对吉林省,黑龙江省农户的木耳生产规模更大。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逐步提高市场透明度、实行科技示范或培训、加大协会扶持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
针对小农户融入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对农户减贫增收效应问题,以西部12省(区、市)为例,根据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产品供应链发育度与农户减贫增收之间的关联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供应链发育度与农户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联效应;在构建的农产品供应链发育度评价指标体系中,第一产业产值比、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均农业GDP、平均农膜用量、平均柴油用量、灌溉面积比对欠发达地区农户减贫增收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6.
湖北省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飚  李鹏  李平 《食药用菌》2012,(3):139-143
介绍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并提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做大做强湖北省食用菌产业的5个对策:提高认识,加强规划,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改进,注重资源的集约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扶持龙头企业,提升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进食用菌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促进食用菌产品的合理高效流通;加强食用菌产业生态安全体系和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7.
秸秆治理形势严峻而迫切,政府作为重要主体,其作用不容忽视。对此,基于山东和湖北两省的农民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农民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的期望与感知,探讨政府行为对农民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当前农民秸秆资源化利用情况并不理想,占比仅为49.8%,需要进一步提高。资金激励和约束手段都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且资金激励的作用略大于约束手段。但目前激励政策并未得到有效实施,与农民期望相去甚远,虽然约束手段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然而宣传效果不佳。此外,作为激励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技术激励目前并未发挥显著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农民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改善政府农村环境治理绩效,提出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宣传教育,建立并完善配套化服务体系,赏罚严明,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基于S-S模型下的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从经济增长的3个相关因素,即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选择相关指标,考察并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退耕前后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得出了退耕后西部地区农业及其内部各产业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较大的结构优势和较强的区域竞争力,但竞争力的贡献率尚不够高,林业和牧业的结构优势有所抑制的结论,从而为西部地区在大开发新的10年中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合理调整农业发展重点,最终实现输血式发展转向内生型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9.
科技部、教育部在《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同时还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资源和高水平的科技专家,人员更新流动快、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适于进行自由探索式的、好奇心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30.
洪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湖地处长江中游北岸,跨洪湖和监利2大县(市),为中国第7大淡水湖,由于其野生生物资源的丰富性而被纳入“世界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成为《中国重要湿地保护名录》和《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优先保护项目。丰富的湖泊自然生态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奠定了洪湖湖泊生态旅游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