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94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115篇
  96篇
综合类   554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226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秸秆覆盖条件下滨海盐渍土水盐分布及蒸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秸秆覆盖滨海盐渍土水盐调控机理,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0、0.3、0.6、0.9和1.2 kg/m2分别由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表示)对土壤水盐运移和蒸发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有效提高表层及土壤剖面含水率,且增墒效果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期间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剖面平均含水率比CK依次高了41.2%、52.3%、65.7%和58.5%;秸秆覆盖可抑制表层土壤盐分积聚并有效调控土壤剖面盐分分布,秸秆覆盖量越大表层积盐量越低,土壤剖面盐分分布越趋于均衡:试验结束时,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表层0~2 cm土壤电导率比3~5 cm电导率分别高了246.3%、242.8%、138.4%、40.5%和47.6%;土壤蒸发强度和累积蒸发量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降低:试验期间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处理平均蒸发强度依次为1.79×10-3、1.64×10-3、0.93×10-3、1.35×10-3和0.76×10-3mm/min,累积蒸发量分别为17.79、20.30、14.20、14.57和10.27 mm,且蒸发初期秸秆覆盖对蒸发强度和累积蒸发量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72.
为探讨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生长特性与功能(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相关性。采用分室根箱装置,以玉米(Zea mays 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宿主植物,选取7种AMF: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变形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近明球囊霉C.claroideum、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黏屑多样孢囊霉Diversispora spurca,以不接种为对照进行温室盆栽试验,测定菌根侵染率、根外菌丝密度、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磷/锌吸收量、植物根系AMF gDNA丰度以及玉米根系ZmPht1;6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接种F.mosseae、R.intraradices、G.versiforme、C.etunicatum的玉米和紫花苜蓿根系侵染率及根外菌丝密度较高,对植株生长和磷、锌吸收均表现为正效应;C.claroideum、A.scrobiculata、D.spurca根系侵染率和根外菌丝密度较低,C.claroideum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磷吸收表现为促进效应,而对玉米表现出抑制效应,后两者对植株生长和磷、锌吸收无显著效应或抑制作用;AMF的生长指标(菌根侵染率和根外菌丝密度)与菌根生长效应以及磷、锌吸收效应之间均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根系AMF总侵染率对玉米菌根生长效应、磷/锌吸收效应变异的解释量分别为79.0%,77.6%和74.1%;菌丝侵染率对紫花苜蓿菌根生长效应、磷/锌吸收效应变异的解释量分别为76.5%,72.6%和74.0%;此外,仅紫花苜蓿根系AMF gDNA丰度与根系总侵染率显著正相关,玉米根系ZmPht1;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菌根磷吸收效应显著正相关。综上,AMF的侵染指标显著影响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效应,AMF gDNA丰度可作为表示AMF生长的指标,但因植物而异,玉米根系ZmPht1;6的相对表达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AMF吸磷能力。  相似文献   
73.
为探究肉鸡日粮中添加以两种氨基酸螯合成的新型复合氨基酸络合铁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液指标、组织抗氧化性能和铁含量的影响,选用96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公雏,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雏鸡。试验处理组分别在玉米-豆粕基础日粮中添加0、20、40、80及120mg/kg的新型复合氨基酸络合铁(ZprFe)和80mg/kg硫酸亚铁(FeSO_4)。结果表明:1)肉鸡日粮中添加ZprFe对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日粮中添加ZprFe显著提高了肉鸡42日龄肝脏和脾脏指数(P0.05),且随着日粮中铁水平的添加呈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3)添加ZprFe显著提高21日龄和42日龄血清铁含量(P0.05);显著降低21日龄血清总铁结合力(P0.05),但对42日龄血清总铁结合力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ZprFe显著提高21日龄血清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和42日龄血清含铜与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P0.05)。4)添加ZprFe对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显著提高胸肌T-SOD活性和T-AOC能力(P0.05)。添加ZprFe对肝脏铁含量影响显著,随着日粮中铁水平含量的增高,肝脏铁含量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新型复合氨基酸络合铁ZprFe有利于肉鸡器官生长发育,提高肉鸡抗氧化性能和组织铁沉积,推荐在本研究条件下AA肉鸡日粮中添加ZprFe的适宜添加范围为40~80mg/kg,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1氧化剂 氧化剂是一些含不稳定的结合态氧的化合物,遇有机物或酶即生成氧气,从而破坏菌体蛋白质或酶蛋白而起杀菌作用,其中对厌氧菌作用最强,其次是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螺旋体。高锰酸钾为暗紫色斜方形的结晶性粉末,无味,易溶于水(1:15),溶液呈粉红色乃至暗紫色,应密闭保存。本品为强氧化剂,遇有机物起氧化作用。氧化后分解出的氧,能使一些酶蛋白和原蛋白中的活性基团如巯基(-SH)氧化变为二硫键(-S-S-)而失活。本品作用后还原产生的二氧化锰,可与蛋白质结合成盐,因此低浓度时还有收敛作用。0.1%高锰酸钾溶液能杀死多数繁殖型细菌,2%-5%溶液能在24小时内杀死芽孢。本品在酸性溶液中杀菌作用增强,如含有1.1%盐酸的1%高锰酸钾溶液能在30秒钟内杀死炭疽芽孢。0.1%高锰酸钾溶液可用于蔬菜及饮水消毒,但不宜用于肉食品消毒,因其能使表层变色,其与蛋白质结合的二氧化锰对食品卫生也有害。此外,常利用高锰酸钾的氧化性能来加速福尔马林蒸发而起到空气消毒作用。本品除杀菌消毒作用外,还有防腐、除臭功效。配伍时要注意,本品水溶液遇有机物如甘油、酒精、吗啡等则失效,遇氨及其制剂即产生沉淀。此外,本品与甘油、碘、糖等还原剂研合可导致爆炸,用时须注意。常用水溶液要求现配现用。0.1%的水溶液用于皮肤、黏膜创面冲洗及蔬菜、饮水消毒;2%-5%的水溶液用于杀死芽孢的消毒及用具的洗涤。  相似文献   
75.
香蕉枯萎病己成为香蕉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属于土传性病害,扩散蔓延速度快,难于进行生物控制、药物防治及轮作、浸田等常用防治方法的防治。因此,防治香蕉枯萎病的最佳方法是进行香蕉遗传改良,培育抗病品种。选用从INIBAP[(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the Improvement of Bnana and Plantain,国际香(大)蕉改良网络)]引进的42份香蕉种质资源,采用伤根侵染法,用含2×106个孢子/L的香蕉枯萎病1号和4号小种菌液分别对42份香蕉幼苗进行处理,筛选抗香蕉枯萎病种质。结果表明:在侵染1号小种时,7份材料表现高感,13份感病,22份中抗,无高抗;在侵染4号小种时,25份材料表现高感,12份感病,5份中抗,无高抗。综合分析显示,M11和M25对枯萎病1号和4号小种均表现中抗。  相似文献   
76.
本文采用模拟人工淹水逆境的试验方法,研究花生生育后期,湿涝胁迫对不同种植方式下花生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涝胁迫可使花生的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出仁率、单株生产力、单株结果数和产量明显降低,籽仁脂肪和油酸含量有所降低,蛋白和亚油酸含量有所提高。湿涝胁迫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程度:结荚期胁迫危害大于成熟期,平作种植危害大于起垄种植。  相似文献   
77.
CDK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是脯氨酸导向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CDK)家族成员之一,CDK5与特异的调节子结合并激活后,通过磷酸化底物在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发育和有丝分裂后神经细胞的功能及骨架结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CDK5可对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上靶蛋白的磷酸化参与脑发育早期神经细胞轴突分化、生长及导向等神经系统发育事件进行调节。对CDK5磷酸化底物进行综述,旨在为CDK5作用机制及新功能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8.
在喀斯特地貌温凉气候区对鱼腥草进行不同播种量试验,探讨鱼腥草的适宜播种量。结果表明:播种量低对鱼腥草植株的茎粗、分枝、叶长和茎叶数比较有利,播种量高则鱼腥草植株的株高和茎株数占优势。在本种植区域和种植条件下种植的鱼腥草茎叶水浸出物均高于药典标准(浸出物不得低于10%),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相比较播种量在450 kg/hm2时,鱼腥草根茎蛋白质、脂肪含量最高,随着播种量的增加逐渐降低,1 650 kg/hm2的播种量,鱼腥草根茎水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最高;4 050 kg/hm2的播种量,鱼腥草茎叶产量、根茎产量、根茎净增重均最高,其茎叶水溶性糖和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含量均较高,因此,兼顾鱼腥草产量与品质,建议生产上鱼腥草的适宜播种量在4 05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79.
根据南华县森林资源和森林防火的现状,着重调查森林防火存在的主要问题,客观地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及特点,并提出了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0.
皮肤粘膜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皮肤粘膜的血液循环或血液的成分是否异常,如局部循环血量的多少,是否充血、淤血、出血,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血红蛋白的携氧量、血红蛋白的性质,血液中出现异常的成分如血胆红素含量升高等。当发生某些疾病或生理条件改变而引起上述因素改变时,皮肤粘膜的颜色就会发生异常,出现苍白、暗红或青紫、鲜红或玫瑰红或樱桃红、发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