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279篇
农学   153篇
基础科学   131篇
  106篇
综合类   774篇
农作物   133篇
水产渔业   95篇
畜牧兽医   479篇
园艺   154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9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7篇
  1960年   8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试论黄土高原地区沙棘能源林的建立及利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胡建忠  王愿昌 《沙棘》1995,8(2):1-5
黄土高原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农村生活用能却比较紧缺,区内有140个县属于能源资源缺乏区,一年有3~6个月的缺柴期,该地区农村生活用能的解决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从现阶段来看,营造沙棘能源林是一条简单易行、投入少、见效快、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途径,具有经济、生产和生态方面的合理性,将有可能成为整治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一个突破口,营造沙棘能源林要适地适树、提高整地、采取合理密植、灌草混交和截干造林等技术,开发利用周期以5~7年为宜。  相似文献   
102.
豫西山区综合开发是河南20项振兴工程之一,而建设经济林基地,发展林果业则是该区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作者就基地建设的可行性作一初步探讨,供参考。一、项目区基本概况基地以崤山、熊耳山和伏牛山北麓黄土丘陵区为主,包括三门峡市和洛阳市的全部;焦作市、郑州市、南阳地区、平顶山市、许昌市的部分县,共七个市(地),三十三个县(市、区)。基地区内地形复杂,以浅山丘陵为主,大部分有黄土覆盖,土层深厚。土地总面积535.3万公顷,林  相似文献   
103.
橡胶芽接树阴阳线相结合的刺激割胶试验敖硕昌,赵淑娟,何长贵(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垦区六十年代推广种植的PB86、PR107、RRIM600、GTI等优良无性系割胶已20年左右,1.5米以下的原生皮已经割完,在第三割面的再生皮割胶,产量开始下...  相似文献   
104.
栗瘿蜂是栗实的主要害虫,近年危害严重。经过两年研究表明,在每年春天栗芽膨大期,采用40%的增效氧化乐果涂刷有虫株树干胸径部位去木栓层的施药面,防治效果好。每株胸径10~15cm的中龄栗树,用药量为7~10毫升。经检测,用药后栗实中农药残留量低于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5.
水土流失地区的相思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新会市罗坑一带的严重水土流失地段营造相思的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后1年其郁闭度一般可达0.8~0.9,有效地覆盖光秃的林地,达到了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文中针对水土流失地区的特点,提出了一整套在严重水土流失地上营造相思林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6.
用交联聚苯乙烯-异氰尿酸树脂催化乳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发现虽然该树脂的酸性与羧酸相近,但能有效地催化酯化反应,并由此提出了氢键促进催化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7.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1999年和2004年沙化土地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找出了沙化土地类型变化、沙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沙化土地中林地变化的原因,并对各种沙化土地的变化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评价。5年来,河南省在防沙治沙工作中,措施得力,模式可行,但任务仍然艰巨。  相似文献   
108.
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综述和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概述森林资源动态预测涉及到森林的生长和收获预估,常用的方法有二:一是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直接调查法;一是根据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的间接预估法。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是根据各种立地、不同发育阶段的森林实况,经一定数学方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紫薇具有红色、紫色和白色等显著不同的花色以及形态、大小和颜色明显不同的2种雄蕊,使其成为花色多态型和异型雄蕊研究的良好材料.对紫薇花部综合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系统研究,探究紫薇不同花色植株的繁殖策略以及2种雄蕊在传粉过程中的功能作用.[方法]通过野外定点观测,采用传粉昆虫调查、人工授粉以及人工控制套袋试验等方法对紫薇3种花色植株的花部形态特征、开花进程、传粉式样以及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进行检测.[结果]1)3种花色植株的花期和单花开放进程基本相同(单花花期为4~5天).2)3种花色植株的花在形态特征上存在差异.3)3种花色植株的短雄蕊数表现为白色花植株>紫色花植株>红色花植株,花色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红色花植株的单花花粉量和P/O值显著低于其他2种花色植株(P<0.05).4)3种花色植株的花粉活性和柱头可授性动态变化趋势相似;花粉寿命与柱头可授期有部分重叠,长雄蕊花粉活性最高时期早于柱头最佳可授期,短雄蕊的与柱头最佳可授期同步;白色和紫色花植株的柱头最佳可授期比红色花植株的长(约2h).5)2种雄蕊在形态、颜色、花粉量、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的结实率和结籽数以及传粉昆虫访花行为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说明2种雄蕊在传粉过程中存在功能分化,即黄色短雄蕊主要起招引昆虫作用,暗黄色长雄蕊主要起传粉作用;但2种雄蕊在花粉活性、花粉组织化学成分以及人工控制授粉后的结实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表明二者在生理上尚未分化;去除雄蕊试验表明,雄蕊的排列方式是影响2种雄蕊功能分化程度的重要因素.6)P/O值、套袋试验以及传粉昆虫观察结果表明,紫薇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主动自交和自交不亲和现象,其交配方式是以异交为主、自交亲和的兼性异交繁育系统.7)传粉昆虫对红色花植株有明显偏好,访问该花色植株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2种花色植株(P<0.01);人工授粉后,白色和紫色花植株的结实率显著提高.[结论]在自然条件下,紫薇的白色和紫色花植株存在一定的花粉限制.此时,增加对雄性功能的投入、延长柱头最佳可授期是其维持繁殖成效的适应策略;在传粉过程中,2种雄蕊既有分工,又有协作.2种雄蕊花药开裂时间不同步,花粉活力维持时间也不同,花粉的这种装配机制是紫薇提高花粉输出效率的繁殖策略.  相似文献   
110.
砒砂岩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调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砒砂岩区治理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及工程措施进行调研,本文对最适合砒砂岩区生长的油松、沙棘、柠条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给出砒砂岩区植被建设的几点建议.提出了砒砂岩区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并总结了不同类型砒砂岩区的措施空间配置模式.生物措施方面以沙棘作为砒砂岩区生物措施治理的突破口,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栽种油松、柠条,在造林方式上宜采用混交造林;在工程措施方面要结合沙棘植物"柔性坝"技术,以大、中型拦泥库为骨架,以淤地坝为主体,建设支流坝系.实现淤粗排细,改善进入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及泥沙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