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4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随着植棉技术的进步,棉花施肥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由五十年代以农家有机肥为主到六十年代的重施氮化肥,发展到现在苗轻、蕾控、重施花铃肥,NPK 三要素配比施用,棉花产量也在不断提高。当前棉花施肥配比中一般是苗期多用NP 肥,蕾期以后配合钾肥施用,苗期施钾极少。我们根据棉农历史上用草木灰拌种习惯,在当地农民试用钾化肥拌种的启示下,于1984—1985年进行了氯化钾拌棉种对棉苗素质影响的试验,取得了壮苗、抗病、早发的显著效果。1985  相似文献   
12.
信息平台     
河南商丘棉花育苗技术喜获成功从河南商丘市农业部门获悉 ,打破了棉花育苗的传统习惯 ,一种低投入、高产出、高品质、高效益的棉花工厂化无土育苗技术在商丘市获得成功。这项技术是棉花育苗的一次新的飞跃 ,为我国棉花工厂化无土育苗填补了一项空白。经过多年来的精心刻苦研究 ,河南省农科院专家和商丘市棉办专家成功地采用了工厂化无土育苗新技术 ,培育出高质量优质棉花苗 ,直接供给棉农移栽大田。实践证明 ,起苗快、促早发、抗病害、成活率高 ,产量可增产 2 0 %以上。这项新技术有利于真正实现棉花的统一供种 ,解决棉花品种多、乱、杂 ,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棉花基质育苗的本土化应用技术问题,通过以生产食用菌后的棉籽壳料渣与河沙、草炭不同配比的配方,在田间和室内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按棉籽壳料渣、河沙和草炭的体积比为6︰3︰1的配方3,其三叶期单株干物质质量和单株叶面积分别比江西高安生产商品基质增加48.4%和73.5%;其育苗成苗率、移栽成活率和实收籽棉产量与其他基质育苗移栽无明显差异;育苗后的基质可还田作肥料,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棉副产品的综合和循环利用。生产食用菌后的棉籽壳料渣是一种取材方便、节本省工和环保的棉花育苗基质材料,在棉区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江西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作者通过对江西棉花产业状况的调研,总结和分析了"江西植棉区农业农村面临的问题和阻碍棉区农业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从"振兴农业、保障内需和江西植棉适宜性"等方面阐述了江西发展棉花生产和实现植棉现代化的必要性,同时对江西植棉区提升种植效益和实现植棉现代化提出了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15.
全国肥料联合试验江西点2009年研究结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江西点2009年实施全国肥料联合试验,结果表明:在磷钾肥施用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施氮水平对产量度效益影响较大.从经济实用角度出发,以施纯氮300kg/hm^2水平上配合施用有机肥最佳。试验处理的纯氮投入增效为14.09—31.20元/kg。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其氮肥利用率降低。处理2到处理5氮肥利用率依次为:16.95%、14.07%、10.2%、5.44%,处理6与处理3相当且略高。同时.施氮还能提高棉纤堆长度和断裂比强度,对改善纤维品质有一定作用。氮肥利用率(y)与氮肥施用量(x)呈显著的(y=164.888-0.4397x)直线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全国棉花氮肥施用技术联试江西点2010年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施全国棉花氮肥施用技术联合试验江西点2010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磷钾施用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施氮水平时产量及效益影响较大,无氮处理平均子棉单产1599 kg/hm2,比各施氮处理分别减产99.3%~129.1%.达极显著水平.产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呈抛物线走势.经济效益亦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抛物曲线,各施氮处理比无氮处理依次增值16 461元/hmz、18 846元/hm2、17 541 元/hm2、9 162元/hm2、19 653元/hm2.以施纯氮300 kg/hm2增产增值效果为好.而且结合施用有机肥效果更佳.且得出氮肥效应方程拟合:y=1 613.694+15.795 0X-0.591 207X2+0.006 563X3,最高产量施氮量为300.9 kg/hm2,最高产量达3 592.5 kg/hm2,经济最佳施氮量288.9 kg/hm2,经济最佳产量为3 590.6 kg/hm2.  相似文献   
17.
对鄱阳湖棉区棉花单产不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农业统计、棉情监测数据的分析,指出近几年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不稳定,分析了粮棉比价低、植棉密度下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灾害性天气频繁是造成鄱阳湖棉区棉花单产不稳或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组织领导、稳定棉价、合理密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新技术的推广与人员培训等稳定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赣北棉区棉花后期化学药剂打顶对其顶部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完善棉花化学打顶技术在江西的本土化应用,于2014年棉花打顶期,设置了不打顶、人工打顶、喷施不同浓度的化学打顶剂处理,调查各处理喷药后的棉花生长发育情况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一是与不打顶相比,棉花后期喷施适宜浓度的化学打顶剂,可以极显著地降低棉花的株高、抑制棉株上部果枝的伸长,控制棉株顶部果枝及主茎节间的伸长,减少无效果节数,塑造合理的株型,起到了类似或优于人工打顶的效果;二是在棉花常规打顶适期喷施化学打顶M剂1125 ml/hm2加Y剂750 ml/hm2,其霜前籽棉产量和铃重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处理,略高于不打顶处理。  相似文献   
19.
棉花科技文稿中的咬文嚼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江西棉花>三审三校实践中归纳总结,分为词不达意、概念模糊、词序不当、成分残缺、结构助词混淆、连词不连介词不全、并列连用不当、多字漏字、用词不当等九类剖析修改病句的实例.为作者和编校人员在工作中参考,达到减少错字、别字、消除病句的目的,以提高科技文献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环鄱阳湖植棉区棉花与马铃薯连作轻简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环鄱阳湖植棉区棉花生产的绿色轻简高效发展和棉花生产方式转变,于2014-2016年在环鄱阳湖植棉区进行了“棉花与马铃薯连作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模式直播棉花籽棉产量为3 453~4 541.1 kg·hm-2,马铃薯产量为16.83~28.65 t·hm-2。选用适宜的品种、合适的播种期、合理的密度等技术是确保该模式示范成功的关键技术。试验示范表明棉花与马铃薯连作是一种省工节本、培育地力、调温保墒、高产高效、减少化肥农药投入的轻简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