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的定远县为例,自1401个土壤样本点获取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侵蚀程度、耕层厚度共六项指标,利用GIS空间插值方法,使用隶属度函数,构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县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平均土壤质量指数为0.56,采用等间距法将土壤质量划分为5级,其中三等地占总面积的59.54%,二等地占31.4%,一等地和四等地分别为1.53%、7.52%,研究区内没有五等地;(2)土壤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南方向至西北方向下降的趋势,平原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高于丘陵岗地、质量相对较好;(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水田土壤质量略高于旱地、草地和林地。土壤质量的评价结果对于研究区改善土壤质量、合理配置农业土地资源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展成年不同性别异色瓢虫对高粱蚜捕食功能反应的研究。[方法]将野外采集的供试异色瓢虫样本进行性别区分,随后对其进行48 h的饥饿处理,在处理后以1头/皿放于培养皿中,并放入不同数目的高粱蚜虫,24 h后统计培养皿内剩余高粱蚜数目。[结果]随着环境中高粱蚜虫数目的不断增加,异色瓢虫的捕食量逐渐减少并趋于平稳。[结论]不同性别的异色瓢虫对高粱蚜的捕食功能性有差异,雌性异色瓢虫捕食量较大,雄性次之。  相似文献   
13.
谢长荣  张兆冬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4):549-549,563
数据分析表明:制种产量相对提高,则纯度相应提高;母本内保持系穗数的相应提高,杂交种内杂株率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的定远县为例,利用测土配方施肥获取的1 401个农田表层样点数据,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研究了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定远县SOM含量为17.74 g/kg,TN含量为1.04 g/kg,AP含量为13.45 mg/kg,AK含量为115.00 mg/kg,属中等水平。变异系数介于28.85%~73.38%,属中等变异强度。地统计分析表明,定远县土壤养分的变异函数符合指数模型,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SOM和TN的空间自相关性稍强。土壤养分在空间上呈块状分布,SOM、TN和AK的空间分布总体上东南高、西北低;AP总体上西高东低。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主要受地形和土壤类型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定远县靠山乡小麦“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2006年定远县靠山乡小麦"3414"肥效试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以安徽省江淮丘陵区农业大县滁州市定远县为代表,运用统计学方法、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研究了农田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2011年SOC含量为(10.96±3.63)g/kg,变异系数为33.12%,属于中等变异程度。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SOC半方差模型为指数模型,存在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SOC含量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东至西先递减后递增,大致呈带状分布。土壤颗粒组成和秸秆还田是影响SOC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一、合理管水 在中期晒好田的基础上,晚稻后期宜采取间歇灌溉,湿润管理的方法.抽穗开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以后以干湿交替,前期以湿为主,黄熟期后以干为主,这样能起到以水保根,以根保叶,延长功能叶寿命,增加千粒重的作用.与中稻相比,晚稻灌浆期较长,因此切忌后期断水过早,否则,就会直接影响灌浆,降低粒重,并造成大量秕粒和空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出适宜安徽水稻生产的氮高效品种。[方法]以两优100、广两优6308和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探讨高、低土壤地力下5个氮肥水平对水稻生产力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2个地力水平下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无论在高肥力土壤还是低肥力土壤,0、52、104 kg/hm~2水平下两优100和广两优6308的产量均显著高于两优培九;不同品种的产量差异主要由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共同决定的。以两优培九最佳经济产量为目标产量时,选择种植两优100或广两优6308可至少节约氮肥14.4%~18.5%。[结论]两优100和广两优6308在生产中具有较大的节肥潜力,将为安徽水稻高效优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对定远县2007年度水稻"3414"试验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