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51.
为了研究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道沟植物群落的变化规律,采用样方法对其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进行调查,分析植物群落结构随海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组成和层次结构等随海拔的上升,表现出由多样性到单一性的变化趋势.海拔1 800 m~2 300 m,针叶树种(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  相似文献   
52.
不同时期喷施不同叶面肥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小麦生产中叶面肥种类繁多,喷施时期不确切的问题,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不同叶面肥对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扬花期喷施叶面肥增产效果较好,比对照平均增产12.6%;而且扬花期喷施富万钾最佳;灌浆初期喷施叶面肥对提高小麦品质效果最好,其中喷施富万钾,果美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3.
以当年生木槿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法,研究了外源H2O2对木槿在复盐胁迫下的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其寻找新的耐盐途径、提高其耐盐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T4与T2相比显著降低了木槿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T2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T6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T4与T2相比提高了抗坏血酸(AsA)含量和谷胱甘肽(GSH)含量,T2与T1之间差异显著;T4与T2相比显著提高了木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T2显著高于对照,T6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T4与T2相比提高了木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T2显著高于对照;T4与T2相比提高了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a/b值,降低了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综合分析认为,T4对改善复盐胁迫下木槿生理特性和缓解复盐胁迫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54.
菱斑食植瓢虫危害栝楼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菱斑食植瓢虫在汉中地区1年1代,以幼虫及成虫啃食栝楼植株叶片,一般减产10%左右,用40%氯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于幼虫发生盛期喷雾防治,防效达94.8%。  相似文献   
55.
用硫酸链霉素、生根灵两种药剂对魔芋进行处理 ,可有效防治萌芽期内魔芋软腐病的发生 ,其中防效分别可达 3 3 .3 4 %、2 6.2 1 % ;而二者联合使用 ,防效高达 88.0 7% ,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6.
玉米是陕西的第二大作物,年种植面积约100万hm2,陕西南部占全省玉米面积25%左右。该区玉米种植多分布在山区及浅山丘陵区,海拔差异大,对品种的适应性要求高,而该区生产上所用的杂交玉米品种90%以上是外引品种,这些外来品种对当地多变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强,适应力差,产量起伏大,丰  相似文献   
57.
稻粒黑粉病病株田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集度指数(I、C、M^*、CA、K、Iδ)和Iwao及Taylor法,研究了稻粒黑粉病病株在稻田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稻粒黑粉病病株在稻田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在此分布型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病株密度,比较了平行线、单对角线、棋盘式及“Z”字型抽样法,最后肯定平行线抽样法最好。理论抽样数量通过Iwao法计算公式得出不同发病率(X)所需最大的抽样稻丛数为:n=3.46/X+0.71。  相似文献   
58.
通过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新疆杨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规律,以期为育苗中科学配施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对照(T1)、氮肥(T2)、氮磷肥(T3)、氮磷钾肥(T4)、有机-无机肥配施(T5)5个处理,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株高T5分别比T1、T2提高49.01 cm、32.90 cm;T5根茎叶干物质分别比T1提高85.11%、53.73%、43.82%;T5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分别比T1提高52.66%、173.91%、189.55%,T5显著高于T1、T2处理;T5微生物总量分别比T1、T4提高221.55%、58.06%,T2、T3、T4之间无显著差异;T5非毛管空隙比T1、T4提高5.58%、4.91%,容重比T1提高7.36%;T5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pH值,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比对照提高183.14 mg/kg、10.77 mg/kg、145.03 mg/kg.综合分析认为,T5处理对促进新疆杨生长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9.
对水稻赤霉病及灭生性除草剂危害水稻的症状进行了描述。其中灭生性除草剂伤害水稻常会导致部分植株抽不出穗或穗子变短,颖壳畸形或变为褐色,结实率明显下降,基部稻节有明显倒生须根,个别植株有分枝现象,部分植株生育期推迟,有些植株水稻收割前还在分蘖。  相似文献   
60.
陕南水稻纹枯病主要发病因素及其防治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纹枯病是世界稻作的三大病害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危害呈上升趋势.陕南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区,气候特殊,有利于水稻病害的发生,加之杂交稻大面积推广和高肥密植技术的普及,20世纪90年代水稻纹枯病成为陕西省南部稻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摸清该病的发生流行规律,作者于2000-2007年对该病在陕南稻区的主要发病因素及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