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1篇
  27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解云南省部分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并评估禽白血病(AL)净化效果,本试验于2019—2021年自云南省5个地区采集12种地方品种鸡的血清和血浆样本共3 321份,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抗体和ALV p27抗原阳性率,分析云南省部分地方品种鸡ALV的感染情况;于2020—2022年对南涧乌骨鸡进行连续3个世代的AL净化并评估净化效果。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2种地方品种鸡均存在ALV感染,ALV-J抗体群体平均阳性率为44.82%(765/1 707),ALV p27抗原群体平均阳性率为14.06%(227/1 614);在不同地方品种鸡群中,公鸡群体阳性率30.52%(405/1 327)高于母鸡群体阳性率29.44%(587/1 994),散养户ALV-J抗体群体阳性率47.72%(325/681)高于种鸡场ALV-J抗体群体阳性率42.88%(440/1 026)。南涧乌骨鸡种鸡经过3个世代净化,与1世代ALV p27抗原阳性率[精液58.33%(658/1 128)、蛋清33.71%(360/1 068)、40周龄公鸡血浆22...  相似文献   
52.
螺杆转速和含水率对棉籽粉双螺杆挤压脱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籽饼粕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资源,通常含 30%~ 50%的蛋白质, 10%~ 15%的纤维素和其它一些营养成分,其营养价值甚至高于谷类蛋白质。但普通棉籽仁中的棉酚有毒性,食用后会危害细胞、血管和神经,通常它的含量为 0.20%~ 2.0%,远超过国际食用卫生标准 0.04%。我国是产棉大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吨的棉籽饼粕返田作肥料,开发这宝贵的蛋白资源有重要的意义。   解决此类脱毒问题的途径,目前有培育无腺体棉的遗传学法、旋液分离的物理法、添加硫酸亚铁或混合溶剂提取的化学法及微生物发酵的生物学法等等。但在实际处理时它们都或…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黄金伴侣对关中奶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在富平县流曲镇双杨村向忠奶山羊场选取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关中奶山羊产奶羊60只,采用配对试验设计方法,试验组日粮中添加黄金伴侣,对照组不添加,两组饲养管理条件完全相同。[结果]试验组奶山羊日均产奶量提高0.4 kg,提高22.22%(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19.38%(P0.05)。日增重增加0.90 kg(P0.05);平均日增重增加0.15 kg(P0.05)。日纯收入增加2.06元。经济效益提高33.40%(P0.05)。[结论]在关中奶山羊日粮中添加黄金伴侣,奶山羊产奶量、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均增加,经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54.
1984年,我们试用猪瘟酶标记抗体技术,对不同来源的猪肾227份,进行了猪瘟诊断,并对经过保存的被检标本进行复检。结果如下。材料及方法一、被检样品来源:1.××肉联厂、××××等农贸市场猪肾180份。其中健康猪  相似文献   
55.
1990年在福建室内试验,用芜菁夜蛾昆虫病原线虫北京品系感染多纹豹蠹蛾,按每头豹蠢蛾接线虫500条,5天后即可将幼虫全部杀死。12天后杀死蛹95%。在木麻黄林间试验,线虫剂量均为1000条/毫升,用不同施线虫方法结果,以在蛀孔注入线虫水悬液法和线虫泡沫塑料塞孔法为最好,豹蠹蛾死亡率分别为97和93%,“线虫糊”涂孔法效果为75%。线虫泡沫塑料塞孔法操作简单,省水,省工。在平潭县莲花山林场用线虫泡沫塑料塞孔法处理木麻黄树38000株,豹蠹蛾平均死亡率达90%。  相似文献   
56.
利用线虫防治小地老虎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7.
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芜菁夜蛾线虫北京品系与亚洲玉米螟幼虫接触时间,对玉米螟死亡率和死亡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线虫与玉米螟接触时间在0.5、1、2小时内,玉米螟死亡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分别为35.3、50.7和61%。4小时以上各处理玉米螟死亡率均达92%以上,差异不明显。线虫与玉米螟接触0.5、8和12小时,其寄主体内进入的线虫数分别为1.2、7.9和23.8~28.3条/虫。玉米螟幼虫的死亡速度也随进人体内线虫数增多而加快,进入一条线虫的寄主在48~96小时内死亡,2~5条线虫的72小时内死亡,6~30条的48小时死亡,31条以上的24小时内死亡。  相似文献   
58.
本试验旨在研究家兔小肠绒毛和隐窝细胞的分离方法,为深入研究小肠上皮结构与功能提供体外模型。试验以新西兰白兔为试验材料,在不同螯合剂浓度[5、10、15、20、25 m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螯合温度(4、25℃)下分离小肠绒毛和隐窝细胞,检测所分离细胞团的产量、形态、细胞活率、完整性。结果表明:1)各螯合条件下分离的绒毛和隐窝细胞形态完整,基因组DNA与总RNA完整;2)螯合温度越高且EDTA浓度越大时,细胞富集率越高,但对细胞毒害作用也越强,4℃、5 mmol/L EDTA条件下绒毛和隐窝细胞富集率分别为7.75%和1.01%,绒毛相对完整率和隐窝细胞相对活率分别为91.67%和93.48%;25℃、25 mmol/L EDTA条件下绒毛和隐窝细胞富集率则分别高达17.89%和4.99%,但绒毛相对完整率和隐窝细胞相对活率仅为4.25%和5.17%;3)综合分析后确定,4℃、10 mmol/L EDTA条件下分离效果最佳;4)在最佳条件下所分离隐窝富集物的溶菌酶和α-防御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绒毛富集物(P0.01),显示细胞纯度较高;且隐窝细胞经培养9 h后溶菌酶和α-防御素的相对表达量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显示细胞依然具有较高活力。由此可见,改良的低温螯合法适用于家兔小肠绒毛和隐窝细胞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59.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P-MS)结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数据库,建立快速筛查鉴别猪血浆中常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方法。猪血浆经甲醇提取,通过UPLC-Q-TOP-MS正离子模式全扫描分析,采用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50×2.1 mm,1.8μm)分离,以乙腈-2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 L/min,柱温40℃,得到猪血浆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准分子离子峰精确质量数、主要碎片峰的精确质量数和保留时间后,结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数据库筛查,实现猪血浆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快速定性识别。所建数据库包含26种常见猪血浆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准分子离子峰精确质量数、主要碎片峰的精确质量数和保留时间,其中13种常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检测限在1.00~8.00ng/g范围内。该方法分离度高、检测灵敏,可以作为快速筛查鉴别猪血浆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0.
正泰拉霉素是一种动物专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子式为C41H79N3O12,相对分子质量为806.23,是由13元氮杂内酯环和15元氮杂内酯环两种同分异构体以1∶9的比例组成的混合物(结构式见图1),且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1-4]。2004年,泰拉霉素在美国与欧盟上市销售,主要用于防治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支原体、巴氏杆菌、副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性博德特菌等引起的猪、牛呼吸系统疾病。泰拉霉素具有药物吸收速度快、药效持久、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