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4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夏秋用皮斑双限性家蚕品种“夏月×秋玉”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强健性夏秋用皮斑双限性家蚕品种夏月×秋玉。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表明,新品种不仅具有强健好养、发育整齐、可根据幼虫体色和斑纹区分雌雄的特点,而且产茧量高,丝质优,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对照品种。新品种的万蚕产茧量达19.66kg,一粒茧丝长1241.29m,解舒丝长941.99m,解舒率75.87%,鲜茧出丝率17.07%,洁净94.03分。新品种已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适合在四川、重庆等长江流域蚕区饲养。  相似文献   
62.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化学防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化学农药的长期不合理使用产生了诸多问题。自然界广泛存在着与植物病原微生物密切相关的拮抗微生物,从其代谢产物中寻找控制相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农药是新型农药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因其能够产生耐热、耐旱、抗紫外线和有机溶剂的内生孢子,是理想的生防菌筛选对象,也是目前生防细菌中研究最多的一类。文中主要对芽孢杆菌的生防作用机制、存在问题及开发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促进其在新型生物农药研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3.
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1株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DY-1菌株进行液体发酵配方优化,以期得到适合蛹虫草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菌丝体干质量浓度为指标,首先采用单次单因子方法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最优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和正交试验方法得出最佳的碳氮比(C/N);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BP)设计筛选出影响菌丝体干质量浓度的关键因素,通过中心组合和响应面法确定关键因素的最佳浓度,从而得到出菌株DY-1的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6.40 g·L-1,酵母浸膏粉5.00 g·L-1,硝酸钾1.00 g·L-1,硫酸镁0.20 g·L-1,磷酸二氢钾1.80 g·L-1,硫酸亚铁0.02 g·L-1。经验证,菌丝体干质量浓度为32.11 g·L-1,与模型的预测值基本一致。运用最佳培养基配方进行液体发酵,菌丝体干质量浓度较基础培养基提高了4.12倍。  相似文献   
64.
基于公共文化空间的乡村景观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在不同发展趋势和发展境域的乡村建设中都扮演者重要角色。以公共性为核心属性的公共文化,为理解时代背景下乡村建设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以乡村文化的认知为基础,以公共文化作为乡村景观建设的思考切入点,以城郊融合类村庄为对象,提出了重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风景园林学乡村建设的方法原型,并以三王村、前洋村2 个案例来具体探讨实践过程中公共文化空间的应用。  相似文献   
65.
茧丝的解舒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茧解舒的好坏,同时受蚕品种内在特性和外部条件的影响。不同蚕品种,由于其茧丝的化学组成、不同种类氨基酸的含量及茧丝纤维结构上的差异,蚕茧解舒效果不一。影响蚕茧解舒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湿度、温度和气流,其中湿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外界因素对解舒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蔟中保护和蚕茧收烘阶段。通过控制蔟中温湿气环境因素和改善蚕茧收烘工艺,可以有效提高蚕茧解舒率。  相似文献   
66.
蚕茧分选是缫丝前的必备工作,当前的分选方式主要是人工分选,效率较低,不利于蚕桑丝绸业的转型发展。为研发智能化的蚕茧分选装备,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蚕茧种类识别研究。在实际环境下采集蚕茧图像,构建出数量为2000张的蚕茧图像数据集,单张图像中包含多种类别的蚕茧,并使用标注工具标注出4个类别的蚕茧,分别为上车茧、黄斑茧、柴印茧和畸形茧。使用深度学习领域中目标检测网络YOLO v5开展了模型训练和验证。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准确地识别出蚕茧的位置,训练的模型对上车茧和黄斑茧的识别精度较高,而柴印茧和畸形茧的识别精度较低。研究可为后续蚕茧智能分选研究和分选装备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正>2023年4月26—27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四川甘洛团)蚕桑产业组的专家到凉山州甘洛县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专家组成员包括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养殖设施设备岗位专家、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研究员张剑飞,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家蚕微粒子病防控岗位专家、西南大学教授潘敏慧,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与密植高产岗位专家、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利。专家组成员与甘洛县蚕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米加军、  相似文献   
68.
桑黄是一类珍稀的药用真菌,市场需求量大,人工栽培桑黄及其药用功效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人工栽培桑黄的方法主要有桑黄菌丝发酵培养、袋料栽培桑黄子实体,采用这2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野生桑黄生长周期长、产量低以及药性不稳定等问题,提高桑黄的产量和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益。桑黄具有的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和调节免疫等多种功效也已被研究证实,并得到了国内外医药与保健行业的关注,显示出桑黄的开发利用深度将会进一步加强,应用范围也将拓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