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8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3篇
  57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81.
以清除超氧阴离子、H2O2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作为指标,对鲍姆木层孔菌PB-10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抗氧化实验研究;利用反相C18柱,分析菌丝体和子实体中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鲍姆木层孔菌(桑黄)PB-10子实体的粗黄酮含量和清除自由基活性均好于菌丝体。  相似文献   
82.
为明确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核苷类化合物HPLC图谱中未知峰化学成分,运用NKA-II大孔吸附树脂、C-18柱分离纯化和结晶等方法,从蛹虫草子实体水提物中得到了未知峰的结晶粉末,通过1 HNMR,13 CNMR、ESI-MS等波谱分析,鉴定出化合物为N6-(2-羟乙基)-腺苷。该化合物对K562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有效浓度为0.1μmol/mL。  相似文献   
83.
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劲松  陈宗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458-1460,1463
事业单位在明确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其中公益性事业单位应该向非营利性方向改革。当前,社会因素、政府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于这一改革都有很深的影响。因此,需要从加大政事分开的力度,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加强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监管和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4.
以黄河小浪底库区3种密度栓皮栎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大气、土壤温湿度及土壤水分氘同位素(δD)值,探讨不同季节降雨对土壤剖面温度、水分动态及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前后高密度林分土壤温度均最高,且下层土壤具保温效果。土壤湿度随密度增大而增加,且低密度林分下层湿度大,而中高密度林分表层湿度大。雨前土壤水分δD值与枯落物δD值变化趋势相同,均随密度增大而减小。低密度林分,降雨在枯落物及土壤表层滞留时间较短,均可较快入渗到深层土壤,随后涵养在上层水分以活塞流形式下渗。且前期降水较多时,混合水可侧向流动补给壤中流。中高密度林分,在前期土壤湿度较大的雨季和旱季初期,降雨也可较快入渗到深层,除高密度林分在前期降雨较多的雨季下渗到中层。而前期降雨较少时,降雨在中高密度林分的枯落物及表层土壤滞留时间较长。表明土壤湿度低时,中密度林分土壤可较好的蓄积水分,而高密度林分在湿度低或高时均能较好的调控土壤水分。此外,在前期降水充足和高强度降雨后,降雨在低中密度林分均可通过优先流形式快速入渗,补给深层土壤。泉水和地下水δD值没有明显改变,可为干旱季节植被生长提供重要水源。  相似文献   
85.
空气负离子是衡量一个地区空气清洁度的重要指标,对人体的心理和生理机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森林生态旅游的兴起,空气负离子的发生过程及影响机制已成为生物气象、森林生态和森林康养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华北低丘山地栓皮栎人工林为试验对象,在2018年和2019年6−9月森林植被叶面积相对不变期间,定位观测获取人工林冠层空气负离子及微气象参数,采用Python软件筛选出光合有效辐射约为零,温度、风速及颗粒物浓度相对不变条件下的观测数据,分析空气湿度(RH)对空气负离子浓度(NAI)的影响特征,建立基于空气相对湿度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空气相对湿度范围内,空气负离子浓度随空气湿度的升高呈现三种变化趋势,在空气相对湿度35%~55%范围内,空气负离子浓度相对稳定,二者呈稳定常数关系;在相对湿度55%~75%范围内,空气负离子浓度迅速上升,二者呈线性递增关系;在相对湿度75%~95%范围内,空气负离子浓度适度下降,二者呈线性递减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相对湿度的分段拟合方程,3个湿度区间分别为NAI=729;NAI=9.396RH+198.994,决定系数(R2)为0.807(P<0.01);以及NAI=−4.849RH+1232.992,决定系数(R2)为0.642(P<0.01)。各拟合函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6.175、7.091、8.213,而RH在55%~75%和75%~95%范围内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06、0.836,模型的模拟精度高且均方根误差较小。说明构建的分段拟合函数能够准确反映空气相对湿度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空气负离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6.
空气负离子是衡量一个地区空气清洁度的重要指标,对人体的心理和生理机能的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森林生态旅游的兴起,空气负离子的发生过程及影响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基于华北低丘山地森林植被主要生长季的气象数据和栓皮栎人工林空气负离子浓度观测资料,利用机器学习中随机森林模型从非线性角度全面分析确定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通过独立样本对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进行模拟和检验,确定模型的预测精度,同时筛选出对空气负离子影响程度最大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在分析环境因子对空气负离子影响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拟合效果,通过对模型的拟合值与实测值进行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为59.349,决定系数R2达到了0.887。同时利用独立样本数据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十折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均达到了0.904以上,且均方误差(RMSE)较小,为24.851。此外,模型筛选出影响空气负离子的主要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颗粒物PM2.5(48.037)、饱和水汽压差(46.169)、土壤湿度(43.984)、风速(43.779)、紫外辐射(41.130)、土壤温度(40.107)、总辐射(36.838)、大气压力(34.532),其中对模型重要性贡献相对较高的3个变量分别为颗粒物PM2.5、饱和水汽压差和风速,它们对空气负离子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随机森林模型适合分析环境因子对空气负离子影响,且拟合效果精度高,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87.
华北石质山区刺槐人工林的土壤呼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1-12月,利用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及AR5土壤温度湿度自动观测系统观测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及湿度,分析华北石质山区35年生刺槐林土壤呼吸速率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刺槐林土壤呼吸速率日内变化特征不明显,但日际及季节变化明显,全年呈现出单峰变化趋势,且与土壤温度的日际及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具体表现为: 1-3月土壤呼吸速率较低,日际变化略有波动,从4月开始逐渐上升 ,直至7月达到最大值,而后开始逐渐下降,直至11月约降低至1-3月时的水平,并保持到1 2月.全年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为2.50 μmol·m-2s-1,主要生长季(4-10月 )土壤呼吸速率明显高于非主要生长季(1、2、11及12月),二者分别为3.63与0.90 μmo l·m-2s-1 .2) 刺槐林地土壤呼吸速率与表层0 cm、地下5、10、15和20 cm 深度处土壤温度都存在极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p<0.01),且与土深20 cm处温度的相关性最好.上述不同深度处的Q10值分别是2.20、2.28、2.34、2.40和2.48. 3)刺槐林地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88.
基于因子分析的领导干部成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干部的成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轨迹,就是领导干部成长的规律。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和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可知影响领导干部成长的因素包含有五个公因子:环境因子、能力因子、素质因子、组培因子和实践因子。  相似文献   
89.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探讨不同栽培地、不同生长期和不同剂量水杨酸处理的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子实体中三萜含量和种类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地会影响白肉灵芝子实体中三萜的含量和种类,其中,在西藏拉萨市曲水县栽培的子实体中三萜含量较高;从原基期到喷孢后期,子实体中三...  相似文献   
90.
猴头菌深层发酵培养基筛选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不同的碳氮源及不同比例的混合碳氮源对猴头菌进行深层发酵培养,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筛选出菌丝体生物量较高的培养基优化组合。同时,初步研究了摇瓶继代次数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为葡萄糖3%,可溶性淀粉2%,酵母膏1%,麦麸1%,KH2PO40.1%,MgSO4·7H2O0.05%;最佳摇瓶继代次数为2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