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NaCl胁迫对白榆不同家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榆不同家系种子为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0,50,100,150,200,250 mmol/L和300 mmol/L) NaCl胁迫对白榆不同家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加,3个家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家系MZ 001发芽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幼苗长度生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家系MZ002和MZ 003发芽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幼苗长度生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根据幼苗长度相对生长量,计算出白榆不同家系的耐盐阚值在105.87~188.75 mmol/L之间,表明白榆幼苗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且不同家系间耐盐性遗传差异较大,说明白榆不同家系间具有较大的耐盐良种选育潜力.  相似文献   
32.
盐胁迫下11个树种生理特性及其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1个树种实生幼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0、3、5、8、10 g·kg-1)NaCl溶液进行浇灌处理,研究了盐胁迫下各树种的生理特性,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1)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各树种的叶绿素含量下降,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和质膜透性在树种间差异较大;(2)盐处理后,不同部位(根、茎和叶)Na 含量明显增加,K 含量随树种不同表现各异,K /Na 比值均呈下降趋势,且根中Na 含量明显比叶中的高;(3)日本丁香、银水牛果、榆桔和三裂叶漆的耐盐碱能力较强,豆梨、欧洲荚蒾、沃氏金链花及鹰爪豆具有中高度耐盐碱能力,而金雀儿、甜桦和光叶漆稍差,具有中度耐盐性.本研究为11个树种耐盐性标准的制订及其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盐胁迫下沙枣生物固氮能力及氮素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15N自然丰度法研究盐胁迫条件下沙枣的生物固氮能力,并探讨几个耐盐树种的氮素分配情况。[方法]通过耐盐树种的室内砂培试验,确定盐渍生境条件下以空气氮为唯一氮源的沙枣15N相对丰度B值及其适宜的参比植物;估测室内和野外盐渍生境中沙枣的生物固氮能力;并通过测定碳、氮、磷元素含量探讨了几种耐盐树种的氮素分配情况。[结果]室内盐胁迫砂培试验条件下,沙枣的B值为-1.41‰;柽柳和白蜡可作为沙枣的参比植物;沙枣的生物固氮百分率为55.03%。野外中度盐渍环境中,沙枣生物固氮百分率为69.69%。试验条件下,沙枣、柽柳和白蜡3个耐盐树种中,沙枣植株及其叶、茎、根含氮量最高,且与其它树种差异显著(P0.05);沙枣植株氮/碳含量比以及氮/磷含量比最高;沙枣叶、茎和根的氮/磷含量比最高。野外中度盐渍环境中,沙枣叶的氮/碳含量比以及氮/磷含量比均为最高。[结论]15N自然丰度法可用于研究盐胁迫条件下沙枣的生物固氮能力,柽柳和白蜡可作为参比植物;沙枣在盐胁迫下的固氮能力较强,是可应用于盐渍土生物改良的优良树种。本文为盐胁迫条件下利用15N自然丰度法研究生物固氮作用提供方法参考,对于盐碱地生物治理中植物材料的选择和耐盐树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筛选出强致病菌株用于木麻黄抗病育种研究工作。[方法]在广东沿海木麻黄青枯病发病区采集病根,开展病原菌两种不同分离方法的比较研究,对分离出的31个病株进行16s rRNA测序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采用稀释分离法及根系溢出法在TTC培养基上共分离出了31个病原菌株,根系溢出法操作简便,杂菌含量低,分离率在60%左右,可作为常规稀释分离法的补充。31个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只有22个菌株扩增出了特异性条带,经测序比对确定这22个菌株为青枯菌。青枯菌株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菌株致病性在无性系间、菌株间及菌株与无性系间的交互作用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接种方法间菌株致病性相关系数值较小,介于0.496 6~0.731 0之间,即室内水培接种与小苗盆栽接种不存在密切的直线相关关系。[结论]综合选择在不同无性系及不同接种方法中均具有较强致病性的GL-2、H、M、TC-1、F、Q菌株作为下一步木麻黄种质资源抗性鉴定及抗病育种研究试验菌株。  相似文献   
35.
分子标记在木本油料植物种质资源和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分子标记在木本油料植物品种鉴定、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分析、分子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和取得的进展,并探讨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木本油料植物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以1年生小果白刺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处理法,研究不同处理时间(1 d和14 d)及不同浓度的NaCl(0、100、200、300、400 mmol·L~(-1))对小果白刺叶片中可溶性糖、氨基酸类等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及ABA(脱落酸)、IAA(生长素)、GA(赤霉素)、ZR(玉米素核苷)等植物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探讨小果白刺对NaCl处理的生理代谢机制。结果表明:小果白刺叶片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NaCl处理1 d时,随着NaCl的浓度的升高逐渐减少;在NaCl处理14 d时,随着NaCl摩尔浓度的升高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逐渐增加。小果白刺叶片中脯氨酸质量分数和总氨基酸质量摩尔浓度在NaCl处理1 d时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NaCl处理14 d时,脯氨酸质量分数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总氨基酸质量摩尔浓度只有在D处理(400 mmol·L~(-1)NaCl)时高于对照。ABA质量分数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IAA和ZR质量分数在NaCl处理下,具有相似变化趋势,随NaCl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少,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在A处理(100 mmol·L~(-1)NaCl)时,IAA和ZR质量分数最高。GA质量分数随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加,在低浓度处理时增量较小,而高浓度处理增量较大;经长时间NaCl处理后,GA质量分数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因此,小果白刺对盐渍环境的生理代谢响应机制是通过ABA质量分数的增加及IAA质量分数的减少等调控生理代谢和生长,改变正常代谢途径,进而促进可溶性糖及脯氨酸等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进行渗透调节。  相似文献   
37.
油松无性系雌雄球花量变异和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85~1995年在河南省卢氏县油松种子园连续观测了31个无性系的雌雄球花产量,结果表明,雌、雄球花量无性系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两者无性系重复力在分析的6a中分别高于65.12%和86.49%。无性系雌、雄球花量与年度的互作效应亦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方差分量分别为12.03%和37.94%。由于雌、雄球花量存在大小年现象,无性系选择尚须在稳定性筛选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无性系雌、雄球花量年份稳定性差异大,所分析的31个无性系中,雌、雄球花量稳定的无性系各有20和22个,因此,选择花量大且稳定的无性系建园是可能的。此外,还就雌、雄球花量变异对球果中饱籽和空籽数及种子遗传组成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8.
为挖掘与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青枯病抗性(bacterial wilt resistance,BWR)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有效等位变异,加速抗病品种的选育进程,以53 份木麻黄种质为自然群体材料,利用223 个木麻黄EST-SSR 标记对抗、感池进行标记分型与筛选,选择Structure 2.3.4 软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SPAGeDi1-5a 软件计算亲缘关系系数,TASSEL 软件的混合线性模型(MLM)进行标记与抗病性状的关联分析。利用抗、感基因池筛选出用于关联分析且不偏离哈- 温平衡的标记47 个;群体结构分析 将木麻黄种质分为2 个组群;关联分析发现CASeSSR253、CASeSSR022、CASeSSR359、CASeSSR241、CASeSSR242、CASeSSR263、CASeSSR056、CASeSSR052、CASeSSR176、CASeSSR258 等10 个ESTSSR标记位点与木麻黄青枯病抗性显著相关(P < 0.05),对青枯病抗性的解释率在 12.6%~60.1% 之间; CASeSSR359-386 bp、CASeSSR359-370 bp、CASeSSR052-237 bp 及CASeSSR052-255 bp 等4 个优异等位变异具有较高的增效表型效应(> 20.0),CASeSSR253-202 bp、CASeSSR022-190 bp、CASeSSR022-196bp 等位点具有较大的等位变异减效表型效应(> 30.0)。  相似文献   
39.
为了解白刺光合特性适应盐胁迫的生理机制,以唐古特和西伯利亚白刺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以不施盐为对照(CK),比较8‰Na Cl胁迫40 d后,2种白刺光合色素、光合参数、叶片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高盐处理后,唐古特白刺叶片叶绿素a(Chl a)、总叶绿素(Chl a+b)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分别下降了5.6%、2.1%和11.3%,叶绿素b(Chl b)增加了8.9%;西伯利亚白刺叶片Chl a、Chl b及Chl a+b含量分别下降了14.2%、15.4%和14.5%,Car含量下降了10.7%,但2种白刺光合色素的变化与CK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有效光辐射达到1 000μmol·m-2·s-1左右时,唐古特白刺盐胁迫下净光合速率(Pn)较CK低15.4%,西伯利亚白刺较CK高10.0%,但差异不显著(P0.05)。盐胁迫下,与CK相比,唐古特白刺叶片Rubisco和PEPC活性分别下降9.9%和8.3%,胞间CO2浓度(Ci)与气孔导度(Gs)分别下降0.9%和26.4%,气孔限制值(Ls)升高,表明其Pn的下降是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西伯利亚白刺叶片PEPC活性显著下降56.2%,Rubisco活性升高41.4%,Ci与Gs分别上升5.8%和35.1%,Ls降低。盐胁迫使唐古特和西伯利亚白刺叶片δ13C均值发生偏正变化,增幅分别为1.9%和1.4%,主要是盐分对其生理活动的影响所致。盐胁迫还导致唐古特白刺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分别下降了30.5%和38.6%,CO2补偿点(CCP)升高了61.6%,与CK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西伯利亚白刺LCP和Rd分别下降了15.9%和27.1%,CCP升高了26.8%,且与CK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综上,盐胁迫造成白刺体内代谢活动减弱,但未导致2种白刺Pn的显著降低,说明其耐盐能力较强,且西伯利亚白刺盐胁迫下维持较高的Rubisco羧化效率是其耐盐能力高于唐古特白刺的内在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为白刺在改良治理盐碱地中的应用提供了生理生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植物耐盐生理生化指标及耐盐植物筛选综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综述了耐盐植物的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机渗透调节剂、矿质元素、膜透性、丙二醛、抗氧化酶、抗氧化剂和脱落酸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利用各种指标进行耐盐植物筛选的3种方法:直接法、生理生化指标法和混合法,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建立耐盐性评价体系统一标准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