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7篇
林业   232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113篇
  120篇
综合类   768篇
农作物   77篇
水产渔业   166篇
畜牧兽医   305篇
园艺   134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冬季天气寒冷,给肉鸡饲养带来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一些肉鸡养殖小区通常采用整个冬季密封窗户或在鸡舍内搭炉升温等方法,如不注意,极易造成鸡舍通风不良,形成鸡群生长缓慢,并伴发肉鸡腹水症、肉鸡水肿综合症和大肠杆菌病3大疾病。1肉鸡腹水症的防治1.1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冬季饲  相似文献   
993.
江苏省大棚蔬菜寄生线虫的种类和发生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1990~1992年对南京、徐州、连云港和淮阴市的大棚蔬菜寄生线虫的种类和发生进行了调查.从采集的382份上样和163份根样中共分离得到8属13种寄生线虫.其中.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肾形肾线虫(Rotylenchulusreniformis)、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dihystera)和甘蓝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brassicae)分布较广.田间群体密度也较高.南方根结线虫在各采样区中均有发生,可侵染绝大多数现有的蔬菜栽培种类,重病田株发病率达80%~90%,是目前江苏大棚蔬菜生产上面临的最主要的病原线虫.  相似文献   
994.
 采用筒测法和田测法,对滇中山坡旱地一年两熟作物需水量及需水模数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大春作物玉米、小春作物小麦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水份供给的条件下,筒测法测定结果为旱地年需水量11 677.35 t/hm2. 田测法测定结果为旱地年需水量12 620.25 t/hm2. 为指导云南省山坡旱地1年2熟作物节水栽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5.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郎溪县域内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普查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建议,旨在为地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为探究盐碱地燕麦高产栽培技术,在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以白燕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施氮量(N1=180 kg·hm-2、N2=270 kg·hm-2、N3=360 kg·hm-2)和种植密度(D1=120 kg·hm-2、D2=180 kg·hm-2、D3=240 kg·hm-2)对燕麦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燕麦的株高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除成熟期外,加大种植密度显著增加了燕麦株高。与低密度(D1)和低施氮量(N1)处理相比,增加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有利于燕麦生物量的积累。然而,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中、高氮水平(N2和D3)有利于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及CAT、POD和SOD活性的提高。此外,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穗长、穗数和穗粒数有极显著影响,但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不同处理的产量表明,高密高氮处理(D3N3)的籽粒产量最高,达4.90×103 kg·hm-2。由此可见,在沿海滩涂盐碱地采用合理密植、增施氮肥等栽培措施,可促进叶绿素合成、增强叶片光合效率、提高保护酶活性、增加生物产量,最终改良燕麦的抗逆性,提高产量,对缓解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畜牧业饲草短缺、改良和开发利用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对槟榔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卵及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卵壳上的受精孔区结构和卵纹分布特征:卵的长径0.65~0.70毫米,短径0.45~0.50毫米;卵纹多数为四边形或五边形;受精孔区的花饰由15~16个小叶组成,小叶长约25~35毫米。成虫触角外部结构特征:触角由柄节、梗节和38~44个鞭节组成;触角背面被鳞片覆盖,绝大部分触角感器位于触角的腹面和侧面;所有鞭节的表皮上都有连续的网状结构,柄节和梗节的表皮上则无网状结构。在雌雄蛾的触角上都可以找到耳形感器、毛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腔锥感器、锥形感器(即Bohm氏鬃毛)、刺形感器和鳞形惑器等7种感器。毛形感器数目最多,并根据其形状和表面细微结构分为A型和B型两类。耳形感器根据其形态也可分为A型和B型两类。除锥形感器外,所有感器都分布在触鞭节的网纹区上。本文对此昆虫雌雄成虫触角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998.
对低丘区6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钉螺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钉螺分布与草本特征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滩地杨树林地、旱地、河滩、荒地、沟渠、水田均有钉螺分布,而其他林地类型中并未发现钉螺,有螺框出现率与钉螺密度的大小规律一致,为河滩﹥沟渠﹥水田﹥旱地﹥荒地﹥滩地杨树林地;(2)最适于钉螺孳生的草本高度、盖度、物种丰富度分别为16~20 cm、80%~90%、6~7;(3)滩地杨树林地、旱地、河滩、荒地、沟渠的钉螺密度与草本高度分别呈现y=-0.024 8x2+0.220 9x-0.235 2、y=-0.172 5x2+0.959 5x-0.807 5、y=-0.090 2x2+0.405 5x+1.714 3、y=-0.066 7x2+0.458 3x-0.074 3、y=-0.285 0x2+1.549 0x-0.955 0的关系,旱地、荒地的钉螺密度与草本盖度分别呈现y=-0.095 0x2+0.365 0x+0.155 0、y=-0.335 0x2+1.921 0x-1.705 0的关系,滩地杨树林地、旱地、河滩、荒地、沟渠、水田的钉螺密度与草本物种丰富度分别呈现y=-0.021 2x2+0.205 7x-0.178 1、y=-0.0581x2+0.4248x-0.3000、y=-0.4793x2+3.0607x-2.4560、y=-0.0436x2+0.2704x+0.2080、y=-0.0675x2+0.7788x-0.9420、y=-0.1282x2+0.8186x-0.4240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对枞阳大山林场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阔叶混交林林下植被生物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纯林林下灌木占林下植被总量的比例(91.61%)大于马尾松阔叶混交林(74.80%)。2种马尾松林下植被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均呈现出:灌木层生物量中根>茎>叶;草本层的地上部分生物量远远小于地下部分生物量。马尾松阔叶混交林相对于马尾松纯林,土壤容重在减小,土壤含水量、>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有机质、全N、水解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在增加。相关分析表明,林下植被生物量地下部分比例与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有机质、全N和速效P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宝应县逐步向生猪生产大县迈进,母猪生产数量迅猛发展。笔者在为农户作技术指导过程中遇到不少母猪生产瘫痪的病例,若治疗不及时,会发生永久性瘫痪而被淘汰,有的甚至死亡,给饲养户带来很大的损失。为减少此类病畜给生产带来影响,就实践中总结的一些体会表述如下。母猪瘫痪分为风湿性瘫痪、生产性瘫痪和断奶瘫痪。风湿性瘫痪主要多发在初春和秋末。在这期间气候寒冷,母猪缺乏运动,圈舍阴冷潮湿,寒风吹袭导致经络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