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5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章对2014年以来贵州省加快推进山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成效进行梳理总结,系统分析存在问题与困难,针对痛点难点,围绕产业发展方向提出路径措施,并立足要素保障探索流通体系改革和金融支持创新,以期为贵州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助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2.
采集临床病死仔猪脏器组织,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菌学方法进行确定性诊断。结果:在病死仔猪肺脏与淋巴结中均检测到猪圆环病毒核酸,并分离到4株埃希氏大肠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细菌对头孢噻呋钠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表现耐药性。诊断结果为贵州省规模场防制猪圆环病毒感染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3.
为科学合理防控贵州省肉鸡禽流感的发生,试验采用血清学方法对规模化肉鸡养殖场不同日龄鸡群880份血清样本进行了禽流感H5母源抗体与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制定了禽流感合理免疫程序并推广应用,对推广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肉鸡母源抗体于16日龄开始下降,免疫抗体于35日龄、120日龄开始下降,可确定肉鸡首免时间为16~20日龄,二免时间为45~55日龄,三免时间为110~120日龄。免疫程序推广应用效果显示,鸡群禽流感免疫保护率有不同程度提升,总体提高13个百分点,表明所制定的禽流感免疫程序适合贵州省肉鸡养殖生产实际,并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4.
应用RT-PCR扩增PRRSV-GP5目的基因,将纯化DNA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入DH5α菌株,将阳性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对比。以此基因为材料,应用同源模型化的方法建立其3D结构和DNAStar软件预测其二级结构、亲水性、抗原指数、表面可及性及柔韧性,并综合分析了其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该基因高度保守,同时PRRSV-GP5蛋白呈现较规则的空间结构,其肽段32~36、51~53、140~142、146~151和196~197可能是其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区域,该结果将为PRRSV-GP5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和体外表达产物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例分子病原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州省某规模化养羊场出现疑似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CPP)症状的山羊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CCPP病原核酸检测,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病原进行确定性诊断。结果表明,本次疫情确诊为CCPP,临床病料经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认为病原基因与绵羊肺炎支原体(Mo)Y98标准株在分子进化上一致,表明引起该场CCPP的病原为...  相似文献   
56.
为筛选绵羊肺炎支原体(Mo)最适生长培养基,针对Mo 16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FQs/FQa,建立可定量检测Mo 16S rRNA基因FQ-PCR方法,通过检测不同培养时间各Mo培养液中Mo Y98株核酸含量,比较Mo于不同培养基中培养特性,以筛选Mo最适生长培养基。结果,以Broth-ame与TSB1培养Mo 7,10和14 d时Mo核酸检测值较高,较Frey-ame、PPLO-ame更适合Mo生长。本研究为后续Mo生物学特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对采自贵州省某规模化养猪场的57份腹泻仔猪肠道样本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并用药敏纸片法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鉴定沙门氏菌20株;药敏试验表明所鉴定沙门氏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麦迪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诺氟沙星,且均为多重耐药株,耐药种类达12种以上。研究结果对合理使用药物控制仔猪沙门氏菌感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建立基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膜脂蛋白LPPA的间接ELISA方法。[方法] 扩增Mmc LPPA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Cold-Ⅰ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old-Ⅰ-LPPA,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后纯化得到Mmc LPPA重组蛋白,采用SDS-PAGE验证该重组蛋白是否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传统经典的琼脂扩散血清学试验分析其与Mmc阳性血清的反应原性。以该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Mmc重组LPPA蛋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对该方法进行反应条件优化后开展特异性、重复性试验,并将其初步应用于184份山羊血清样本。[结果] 通过PCR扩增得到Mmc LPPA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Cold-Ⅰ-LPPA,经诱导表达后得到Mmc LPPA重组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获得了大小约23 ku的LPPA重组融合蛋白;琼脂扩散及Western blotting试验证明该蛋白反应原性良好。ELISA方法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显示,LPPA抗原蛋白的包被浓度为2.0 μg/100 μL,血清稀释度为1:300,3% BSA封闭1 h为最佳反应条件,临界值为2.738。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10%,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绵羊肺炎支原体(Mo)、蓝舌病病毒(BTV)、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羊口蹄疫病毒(FMDV)、弓形虫及山羊痘病毒(GPV)标准阳性血清的检测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较强;184份临床血清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与正向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为93.33%,阴性符合率为75.23%,两者相对符合率为82.61%。[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Mmc LPPA蛋白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为临床Mmc血清抗体水平的监测及Mmc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猪寄生虫病多目前常发生于管理及环境差的养猪场或养殖户.常与饲养方式,猪舍构造,卫生管理,猪只密度,排泄物生理,猪栏土质和气候有关.因此切实做好寄生虫的防治工作对养殖过程中增加经济效益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0.
为了解贵州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毒株ORF3及M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试验于2014年4月-2015年3月从贵州省5个地区采集105份腹泻仔猪的粪便,应用RT-PCR方法进行PEDV检测,从中选择8份PEDV阳性样本,扩增其ORF3及M基因,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从采集的105份粪便样本中可检出75份PEDV阳性样本,阳性率为71.43%;8株PEDV贵州株ORF3及M基因序列均无碱基缺失或插入;ORF3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在95.1%~100.0%与95.1%~99.6%之间,M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在98.4%~100.0%与98.7%~100.0%之间;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5年贵州流行株与近年来中国毒株、韩国毒株及泰国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与疫苗株Attenuated DR13及CV777株亲缘关系较远.提示目前贵州省仔猪腹泻病原主要是PEDV,且为PEDV强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