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191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72篇
  60篇
综合类   476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399篇
园艺   140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内毒素对仔鸡血浆SOD活性及MD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大肠埃希菌O55∶B5的内毒素(LPS)对仔鸡的损伤机理,将168只仔鸡随机分成4组(n=42),即对照组,100 mg/kgLPS组,200 mg/kg LPS组,300 mg/kg LPS组。灌服内毒素后,分别于2,4,8,12,24,48 h和72 h处死鸡(各时间点均为6只),测定血浆SOD活性和MDA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鸡血浆SOD活性均明显降低,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且各剂量组之间SOD活性随攻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随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升高;MDA含量随攻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随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表明一定量内毒素能诱发鸡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显著降低机体中SOD的活性和提高M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42.
以鼠曲草水提物(GAE)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混合菌种共发酵来研制一种功能性酸奶,并研究其品质和抗氧化活性。以GAE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时间为因素,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根据感官评价和酸度来确定最佳配方和工艺参数,并进一步通过昆明小鼠体内和体外试验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GAE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为1.0%GAE、5%蔗糖、4%接种量,在42℃条件下发酵4 h时酸奶的口感最佳;该酸奶具有显著的清除ABTS、DPPH以及超氧化物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显著提高昆明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通过最佳工艺发酵而成的高品质GAE酸奶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用作一种新型功能性食品的潜能。  相似文献   
43.
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工作,致力于不断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科普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研基地科普工作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农业科研基地在农业科普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剖析了当前农业科研基地科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深入推动农业科普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4.
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Essex×ZDD2315的P1、P2、F1、BC1F3为材料,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机制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豆脂肪含量受2对加性互补主基因 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16.23%,多基因遗传率为53.49%;棕榈酸、硬脂酸和亚油酸均为3对主基因 多基因遗传模型,其中均有2对主基因效应为等加性,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1.63%,91.51%和91.59%,棕榈酸多基因遗传率为14.78%,硬脂酸和亚油酸未估计出多基因遗传率;油酸为3对加性主基因遗传模型,其中2对主基因效应为等加性,主基因遗传率为74.66%;亚麻酸为2对等加性主基因 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1.98%,多基因遗传率为24.17%.相关分析结果,棕榈酸、亚麻酸与脂肪呈极显著负相关(-0.272、-0.325);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0.833、-0.604);亚油酸和亚麻酸呈极显著正相关(0.287);棕榈酸与油酸亚油酸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0.255和-0.211);硬脂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0.310).因此,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涉及到主效基因和多基因,脂肪及亚麻酸含量的主基因遗传率较低,其它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均在70%以上,改善脂肪含量要注重多基因的积累,改善脂肪酸组分可着重在主基因的利用,提高脂肪含量与改善脂肪酸组分无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45.
为了研究猪分娩后7 d内乳成分的变异规律及国内外猪初乳成分的差异,试验通过中外文数据平台检索方式和Meta分析方法对初乳中乳蛋白、乳糖、乳脂和总固形物进行了研究,采用R语言(4.1. 0)分析了时间与猪分娩后7 d内乳成分的相关性,同时还分析了国内外猪分娩后>0~8 h的初乳中乳蛋白、乳糖和乳脂差异情况。结果表明:与>120~168 h相比,>0~8 h乳蛋白含量和总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糖含量和乳脂含量显著升高(P<0.05)。时间与乳蛋白、总固形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糖、乳脂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乳蛋白与乳糖、乳脂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固形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乳糖与乳脂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固形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乳脂与总固形物呈显著负相关(P<0.05)。乳蛋白含量国内研究结果显著高于国外研究(P<0.05),乳糖含量国内研究高于国外研究但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含量国外研究显著高于国内研究(...  相似文献   
46.
为评价光合细菌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使用效果的生物学指标,本试验设计在养殖罗非鱼的水体里添加不同浓度的光合细菌,通过测定罗非鱼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溶菌酶(LZM)五种免疫酶活性指标,探讨在养殖水体里添加光合细菌对罗非鱼的免疫酶活性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光合细菌的浓度为104cfu/mL的鱼血清的AC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光合细菌的浓度为105cfu/mL的鱼血清的AK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光合细菌的浓度为103cfu/mL的鱼血清AS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光合细菌的浓度为104cfu/mL和105cfu/mL添加组的鱼血清AL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光合细菌的浓度为104cfu/mL的鱼血清的LZM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为推广光合细菌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提高免疫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红富士苹果树前期生长旺盛、成枝力强、成花难、坐果差等特点造成果园长期不能优质高产。笔者用红富士树干顶端嫁接一枝秦冠的方法,解决了红富士苹果生长结果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
全球30%以上陆地面积是酸性土壤(pH5.5),而酸性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是破译其硝化过程微生物学机理的基础。尤其随着完全硝化微生物(Complete ammonia oxidizer,comammox)的发现,亟需重新认知酸性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类群。以酸性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凝胶电泳半定量和宏基因组测序等技术研究土壤中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和Comammox的相对丰度以及群落组成特征。研究发现AOA和AOB amoA基因丰度分别为2.61×106 copies·g~(-1)和1.45×106copies·g~(-1);而comammoxamoA基因qPCR结果存在显著的非特异性扩增,导致其丰度被高估,而经凝胶电泳半定量矫正后,约为(1.38~1.47)×106copies·g~(-1),该结果和土壤宏基因测序揭示的comammox相对丰度基本吻合。此外,宏基因组分析发现经典嗜酸group1.1a-associated仅占AOA总类群的12%,而group1.1b则占88%,尽管目前仍未有嗜酸group 1.1b AOA纯菌株的报道。AOB主要类群为Nitrosospira(约64%),而Nitrosomonas约占36%。Comammox主要类群为clade B(约64%),而clade A仅占36%且均隶属于clade A.1亚枝,这暗示clade B与已报道的嗜中性comammox clade A纯菌株有极大的生理代谢差异。总之,本研究提供了综合利用qPCR、半定量和宏基因组分析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策略,并建议优化comammox的qPCR引物,同时本研究系统分析了酸性马尾松林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和群落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49.
蒙古韭属于葱科葱属,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饲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用野生蒙古韭的鳞茎作为外植体接入诱导愈伤培养基(MS+1 mg/L NAA+2 mg/L 6-BA+30 g/L蔗糖+8 g/L琼脂,pH 5.2)中,经过40 d培养,可萌发愈伤组织和丛生芽;放入诱导分化培养基(MS+1 mg/L NAA+1 mg/L6-BA+30 g/L蔗糖+6 g/L琼脂,pH 5.2)中,增殖3~5代,陆续获得大量的不定芽;诱导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0.2 mg/L 6-BA+30 g/L蔗糖+6 g/L琼脂(pH 5.2),约20 d左右可生根,每棵小苗3~4条根;幼苗移栽成活率约80%,可以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蒙古韭幼苗。蒙古韭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为下一步蒙古韭重要基因的功能验证和蒙古韭转基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也为蒙古韭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50.
我国银杏药用化学成分及加工利用的最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西北林学院情报室“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林文献数据库”中,收集到的1994~1995年度国内银杏研究文献为基础,综述了我国银杏药用化学成分和综合加工利用研究的最新动态,并针对银杏加工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