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8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5篇
  12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为给安徽麦区旱播条件下小麦品种类型选择提供依据,通过2年多点(蒙城、阜南、濉溪)试验,比较分析了早播下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叶片光合性能及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早播下冬性品种烟农19和济麦20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半冬性品种皖麦52和周麦22次之,偏春性品种豫麦70-36和周麦23最低。冬性品种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重显著高于偏春性品种。相同类型小麦品种间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m、ETR和ΦpsII差异皆不显著,但冬性与偏春性品种间差异显著。冬性品种平均灌浆速率高于偏春性品种,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皆以冬性品种最高,其中蒙城点冬性品种烟农19产量比偏春性品种豫麦70-36和周麦23分别增加了37.6%和38.4%,济麦20的产量分别比豫麦70-36和周麦23增加了37.5%和38.3%。  相似文献   
42.
依据各阶层对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有占有情况,当代中国可划分为10个社会阶层。各阶层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主要是: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主与其他阶层的矛盾;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干部阶层与其他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只有正确分析和处理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各阶层的共赢。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冻害对不同基因型稻茬小麦苗期幼茎细胞结构的影响,选用皖麦50(半冬性品种)、皖麦48(弱春性品种)和郑麦9023(春性品种)为材料,在低温条件下连续用显微镜观测幼茎分蘖节薄壁细胞质壁分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低温天气发生的初期,三个品种只发生了轻微的质壁分离,回暖后可恢复。当0℃以下低温持续10d以上时,质壁分离现象加重,皖麦48和郑麦9023分蘖节薄壁细胞原生质体出现不规则收缩,导管和筛管破裂,细胞失水收缩率最高达到30%左右,明显高于皖麦50。不同品种细胞失水收缩最大值均出现在连续低温之后,与最低温度出现时间不一致。  相似文献   
44.
六个水稻品种饲用价值及青贮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直接饲用或用作饲料稻育种的材料,对六个水稻(Oryza sative)品种(桂香粘、华粳籼74、品14、品15、培杂软香和天优998)的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和青贮特性进行了研究.水稻的株高、分蘖和产量等农艺性状以及全株的营养成分在黄熟期收割时调查、分析,水稻的青贮分别设对照、乳酸菌1和乳酸菌2处理,在常温下贮存60 d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培杂软香植株最高、分蘖最多,天优998产量最高,华粳籼74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桂香粘的粗灰分含量最低,各品种间单少糖含量差异不显著;各青贮水稻品种间的pH值差异显著,其中以培杂软香的pH值最低;天优998和华粳籼74在产量方面优势明显,粗蛋白质含量或灰分含量尚可,比较适合作为饲用的水稻品种或作饲料稻的育种材料;单独添加乳酸菌对这六个水稻品种青贮料的pH值、氨态氮和有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5.
于2007-2008年,选用小麦品种皖麦48,进行行距、密度、施氮总量、基追氮比例、追施时期等稻茬小麦5个关键农艺因素试验,研究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行距15 cm、基本苗375万/hm2、施氮总量300kg/hm2、基施氮比例60%和追氮叶龄余数为2时,小麦产量最高,达到8852.4kg/hm2。  相似文献   
46.
同源异型盒基因(homeobox genes,HOX)是在酵母乃至人类等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均表达的一类基因。为了探究HOXC10基因表达规律及其生物信息学,采用qRT-PCR方法研究HOXC10基因在8周龄京海黄鸡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胸肌、腿肌、下丘脑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检测其在300日龄高、低产组卵巢组织的表达差异,并通过多种在线软件对原鸡HOXC10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HOXC10基因在京海黄鸡腿肌中表达丰度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 < 0.01),且300日龄高产组中HOXC10基因表达丰度显著低于低产组(P < 0.05)。原鸡HOXC10基因序列与火鸡、野鸽、绿头鸭、人、小鼠、牛、猪、山羊及非洲爪蟾的同源性分别为77.4%、94.8%、98.6%、68.3%、67.9%、66.0%、59.0%、68.1%和79.4%;HOXC10基因共编码354个氨基酸,其中丝氨酸的含量最高,潜在的磷酸化位点有24个,在280~342的氨基酸序列内存在一个同源结构域,蛋白质亚细胞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且不包含跨膜结构。HOXC10基因在京海黄鸡生长和繁殖的基因调控网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免耕轮作对土壤性质有明显改善作用。在免耕秸秆覆盖基础上进行燕麦、玉米、大豆3种作物轮作2个周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结合不同作物轮作能调节土壤水热环境,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土壤贮水量在不同处理间总体表现为免耕留高茬覆盖(NHS)免耕留低茬覆盖(NLS)免耕留高茬(NH)免耕留低茬(NL)常规翻耕(T),3种轮作方式中均以燕麦-大豆-玉米方式最高。轮作2个周期后NHS、NLS、NH、NL分别较T土壤贮水量在作物苗期增加了16.24%、12.16%、8.75%、5.56%,可见免耕覆盖能明显提高土壤水分蓄储能力。土壤温度在0~5 cm土层受外界环境影响最大;免耕覆盖在低温时起"保温作用",能提高土壤温度1.4~2.4℃;高温时起"降温作用",能降低土壤温度1.8~3.4℃;秸秆覆盖后土壤温度日变化平缓。同时免耕结合轮作处理能不同程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说明免耕轮作在该地区能较大程度的改善土壤性质,为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了基础和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48.
采用定点观察与踏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保护性耕作燕麦田的杂草种类及危害特点; 设置化学单因素和多因素除草、机械除草、农业措施控草、人工除草、机械+化学除草及综合除草6个大处理,37个小处理,研究了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综合防除的效果和草害水平。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燕麦田主要分布的杂草有6科14种,其中藜、猪毛菜和狗尾草为主要危害杂草,其发生时间主要在5月中旬—6月中上旬;不同措施对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差异明显,其对杂草的防除效果依次为综合除草>人工除草>机械+化学除草>化学多因素除草>化学单因素除草>机械除草>不同覆盖度控草>不同播量控草>耕作制度控草>不同播期控草。  相似文献   
49.
为探索四唑虫酰胺与阿维菌素等药剂混用对水稻一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及对水稻的安全性,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0g/L四唑虫酰胺SC与5%阿维菌素微乳剂混用在一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茎叶喷雾对二化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较长,对水稻安全。一代二化螟枯心危害定型后,200g/L四唑虫酰胺SC150ml/hm2与5%阿维菌素微乳剂1500ml/hm2混用两次施药处理对二化螟枯心防效达92%以上,杀虫效果达96%以上。建议用200g/L四唑虫酰胺SC150ml/hm2与5%阿维菌素微乳剂1500ml/hm2混用,在一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茎叶喷雾,间隔12d左右第2次施药。  相似文献   
50.
不同种薯药剂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药剂种类及浓度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适宜药剂种类及浓度的选择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克新1号品种为供试材料,分析了克露、安克以及甲霜灵锰锌3种杀菌剂在350倍和500倍2种浓度水平下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植株发病率、病情指数、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50%安克可湿性粉剂的350倍液种薯处理的植株发病率、发病级数、病情指数、块茎发病率最低,其马铃薯产量最高,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50%安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处理、72%克露可湿性粉剂350倍液处理和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处理;而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350倍液与500倍液的防治效果均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