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6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垦育28号生育期170~175d,剑叶上举,每穗粒数120粒以上,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7~28g,米质优良,产量650~800kg/667m^2。栽培技术要点是旱育稀植或抛秧,秧田播种量80~120kg/667m^2。施肥应注意前重后轻,施肥量为纯N15.0~17.5kg/667m^2,N、P、K合理配合。注意病虫害防治,盐碱地施锌肥2.0kg/667m^2,以防缩苗。  相似文献   
42.
河北滨海盐碱地水稻旱直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北滨海盐碱地土质粘重、土壤盐分高等特点,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宜河北滨海盐碱地区的水稻旱种水管技术。该技术具有出苗率高、节水、省工、节支等优点,一般出苗率85%以上,节水70 m3/667 m2以上,节支60元/667 m2以上。从种子处理、地块处理、旱播晒种、淋盐发芽、灌溉成苗、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43.
259份粳粘,1份粳糯品质性状测定结果表明:河北地方水(陆)稻品种蕴藏着大量高蛋白质含量资源,蛋白达到部颁优质1-2级米品种数为96.34%,蛋白质含量9%以上品种数为68.1%。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达标顺序为蛋白质〉直链淀粉≈胶稠度〉精米率〉糊化温度〉出糙率。粳粘品种变异系数以胶稠度最大,其顺序为胶稠度〉直链淀粉〉蛋白质〉赖氨酸〉湖化温度〉支链淀粉〉精米率≈总淀粉≈糙米率。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抗除草剂水稻与常规水稻对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耐药性差异以及探索一种针对抗除草剂水稻育种过程中快速筛选杂交后代抗性材料的方法。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咪唑乙烟酸溶液对抗除草剂水稻品种滨稻K1及常规水稻品种垦育60的根与叶片喷施后,测量计算其生长率及浸种后计算种子出苗率。结果表明,常规水稻的根和叶片的生长率及出苗率随着咪唑乙烟酸溶液浓度的提高迅速降低,并在较低浓度下停止生长和出苗;抗除草剂水稻的根和叶片的生长率及出苗率随着咪唑乙烟酸溶液浓度的提高先缓慢均匀降低,达到较高浓度后快速下降直至停止生长和出苗。分析数据得出抗除草剂水稻的种子、根和叶片对除草剂的耐药能力分别是常规水稻的20、90、15.7倍,抗除草剂水稻种子、根和叶对除草剂的耐力极限浓度分别为1.000%、0.900%、1.100%,2种水稻的不同部位间的耐药能力均为叶片>种子>根;利用0.03%咪唑乙烟酸溶液浸种72 h,或用0.07%咪唑乙烟酸溶液在水稻3叶1心期进行叶面喷施,可快速杀死全部不具有除草剂抗性的后代材料。  相似文献   
45.
对河北省地方水、陆品种抗两病两虫性进行了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抗稻瘟病、抗白叶枯、抗褐稻虱、抗白背飞虱品种的分布情况。对抗性频度较高的抗稻瘟病性、抗白叶枯病性从水、陆稻,熟期,不同稻作区等方面作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品种频度高,分别为45.86%和50.34%,高抗率仅为0.75%和2.05%,抗率分别为24.81%和15.75%;抗褐稻虱、白背飞虱品种频度很低,分别为4.51%和3.34%,高抗褐稻虱品种2个,无抗至高抗白背飞虱品种。抗稻瘟病、白叶枯种质频度和强度均是陆稻高于水稻。纬度、海拔高,气候寒冷的张家口、承德两市稻瘟病抗性强度低;唐山、秦皇岛两市抗性强度高;冀南零星种植亚区抗性强度最高。抗白叶枯病种质分布规律是随着纬度的增加,温热条件的降低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46.
水稻新品种垦育29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利用冀粳14号为母本、冀粳13号为父本杂交,再用冀粳13号为父本进行复交,多代定向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米质优、熟期适中等特点,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较对照中作93增产达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适于旱育秧及节水栽培。  相似文献   
47.
以水稻杂交F1代花药培养所获幼苗为材料,研究花培苗在最低量生长条件下长时间保存于试管的适宜条件。花培苗在含Bi-MET5.0mg/L和6-BA2.0mg/L的培养基上,在15℃-20℃的弱光条件下试管中培养,中途不转管,保存了8个月。于第二年春季插秧季节移栽入土。试管苗表现为叶片宽厚,茎秆粗壮,叶色深绿,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达85%。  相似文献   
48.
49.
水稻机插秧具有节水、节本等优点。要实现插秧机械化,育出的秧苗符合标准是关键。冀东稻区经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水稻地膜隔离层(双膜)育秧方法,其技术体系包括床土选择及配制、双膜床制做、种子处理、精细播种、农膜调温、肥水管理及秧苗标准等。该项技术育成的秧片较好地实现了与插秧机的衔接、配套。  相似文献   
50.
粳稻新品种垦育38株高101.5 cm,茎秆坚韧,高抗倒伏,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精米率为74.70%,蛋白质含量为9.10%。河北省水稻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9158.0 kg/hm2,较对照垦育20号增产6.96%,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在冀东稻区生育期158 d左右,适于在河北省长城以南唐山、秦皇岛稻区作一季稻多种栽培方式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