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8篇
  9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水溶性石油烃组分对翡翠贻贝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半静水的实验条件下,将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分别暴露于0.005、0.010、0.050、0.100mg.L-1的0#柴油水溶液(WSF)中,在污染后1、3、7、15d取样,于15d后转入清洁海水中进行7d污染释放试验,在18、22d采样。测定内脏团和外套膜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结果表明,高剂量组(0.100、0.050mg.L-1)暴污的翡翠贻贝内脏团和外套膜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比低剂量组(0.005mg.L-1)显著(P<0.01),整个暴露过程中呈现先抑制后诱导再抑制的波动变化趋势,无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WSF暴露初期,内脏团组织中GSH含量和GST活性反应灵敏且受到抑制,此后受到明显诱导而升高,在暴露第7d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外套膜各剂量组GSH含量和GST活性存在此消彼长的趋势,剂量-时间效应明显。污染解除后,4种生理指标均缓慢恢复至空白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92.
新疆艾比湖绿洲潜在蒸散量年代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潜在蒸散量在研究气候变化、监测农业旱情、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研究新疆艾比湖绿洲潜在蒸散量年代际变化特征,该文使用1960—2013年艾比湖绿洲地区4个气象站点的数据,通过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年和季节潜在蒸散量,利用Cramer突变检验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与贡献率计算其特征变化。结果表明:1)20世纪90年代的潜在蒸散量在研究时间尺度中达到最低,自2000年后开始增加。春季、夏季、秋季的潜在蒸散量与年潜在蒸散量变化趋势一致,冬季无明显变化;2)通过Cramer法检验表明,春、夏、秋潜在蒸散量3季突变时间分别为1999年、1996年、1999年,冬季不存在突变,总体而言,潜在蒸散量突变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3)风速是全年及季节潜在蒸散量的主导因素。研究可为艾比湖绿洲区域的水资源科学配置、农业灌溉管理以及脆弱生态环境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21世纪的主流经济形态将是生态市场经济。即一切经济活动必须具有卫生生态环保性质,既安全卫生、节能低耗、无毒无害、不损害生态环境、有益于人身健康,又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生态市场经济发展。故奶业经济发展应实施“绿色乳品”工程,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发展“有机乳品”,并通过“安全生产”和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提高效益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94.
温室月季盆栽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月季在沈阳地区不能正常露地越冬,而要在五一之前开花,供应本地盆花市场,需要进行温室催花栽培管理.本文就沈阳地区月季栽培现状,并结合实际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沈阳地区月季温室栽培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5.
研究了PH胁迫对日本对虾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及对虾肌肉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胁迫组(pH 7.2)和高pH胁迫组(PH 9.2)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活力分别在3、12 h时达到最大;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力在3 h时达到最大值,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酶活力逐渐降低,至72 h趋于稳定,并表现出高PH变化免疫适应能力较差的现象.两pH胁迫组酚氧化酶(PO)活力呈现峰值变化,在12 h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至72 h后趋于稳定.溶茵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随着pH胁迫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同样表现出高PH变化免疫适应能力较差的现象.另外,PH胁迫条件下日本对虾的肌肉RNA/DNA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日本对虾肌肉的RNA/DNA比值,这可能是由于pH胁迫影响了对虾体内的物质代谢所致.  相似文献   
96.
向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诺氟沙星投喂中国对虾7d,分析不同时间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及鳃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kg诺氟沙星可以显著抑制中国对虾肌肉SOD活力(P<0.05),而对鳃SOD活力则整体呈现促进作用,该浓度组肌肉和鳃CAT及LSZ活力整体高于对照组,而AKP和ACP活力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 mg/kg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SOD活力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而对鳃SOD活力则整体呈现抑制作用,该组肌肉和鳃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LSZ活力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鳃LSZ活力则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向饲料中添加60 mg/kg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鳃SOD、CAT、LSZ活力整体呈现促进作用,而对AKP和ACP活性则呈现显著抑制作用(P<0.05).  相似文献   
97.
为分析昆明城市公园秋冬季蝴蝶群落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筛选出有利于蝴蝶多样性的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因子,于2021年9月—2022年2月,对昆明市20个城市公园、127条样段的秋冬季蝴蝶种类和数量进行逐月调查。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蝴蝶1395只,隶属于8科49属76种,其中近危动物2种、易危动物2种、三有动物1种;以粉蝶科和蛱蝶科蝴蝶物种数最多,粉蝶科个体数最多,蚬蝶科物种数和个体数均最少。2)在植物组成上,山地公园与湿地公园的草本层蜜源植物丰富度、自然生长草本比例显著高于市区公园;在植被结构上,市区公园除了水平结构与山地公园没有明显差异外,其余与山地公园和湿地公园皆存在显著差异;市区公园的干扰程度最高,湿地公园的水域面积最大。3)山地公园的蝴蝶Margalef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特有物种数显著高于市区公园,与湿地公园没有显著差异,Pielou均匀度与Berger-Parker优势度在各类型公园间无明显差异,湿地公园的蝴蝶个体数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公园。4)不同的环境特征影响蝴蝶多样性,在草本层蜜源植物丰富、自然生长草本比例高、低干扰、水域条件良好、植被水平结构为半开...  相似文献   
98.
渔港是近海污染物的重要汇集地之一,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突出,但往往缺乏充分的环境监测数据和科学研究。本研究采集了广东和广西4个渔港的表层海水和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样品,测定海水和贻贝软组织中的重金属(Cu、Zn、Pb、Cd、As和Cr)含量,同时分析贻贝肝胰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力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等与抗氧化防御系统有关的生物标志物水平,并利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 IBR)指数法对不同渔港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海水和贻贝软组织中重金属含量均为较低水平,海水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PI)由高至低依次为蛇口渔港>南澫渔港>达濠渔港>渔万渔港,处于自然本底状态。贻贝体内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Pin)由高至低依次为渔万渔港>蛇口渔港>南澫渔港>达濠渔港,处于无污染水平。另外,蛇口渔港海水与贻贝组织中Cu浓度在4个渔港中均表现为最高。IBR指数评价结果表现为蛇口渔港>渔万渔港>达濠渔港>南澫渔港,蛇口渔港的IBR值最高,这与海水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结果相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IBR指数与海水和贻贝体内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无显著相关性,但与海水和贻贝组织中Cu的浓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综上,蛇口渔港重金属污染风险相对较高,渔港环境中Cu污染可能需要重点关注,IBR指数综合评价与化学分析相结合在渔港环境污染评价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农业中三维地形可视化及其漫游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是自然界的复杂形体,三维地形可视化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虚拟漫游的重要研究领域及其组成部分。三维地形可视化及其漫游在农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背景,近年来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对OpenGL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详细讨论了在OpenGL环境下,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关键技术,并分析了三维地形的漫游方法。  相似文献   
100.
pH、氨氮胁迫对中国对虾HSP90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pH、氨氮胁迫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细胞、肝胰腺、鳃和肌肉组织HSP90基因时空表达的影响.分别将中国对虾暴露于pH7.0、9.0的水体中148h和不同氨氮浓度的水体中96h,结果表明,pH(7.0,9.0)胁迫条件下中国对虾鳃、肌肉和血细胞HSP90基因表达均上调,肝胰腺HSP90基因表达对两种pH胁迫差异明显:pH7.0胁迫条件下,HSP90基因表达3h达峰值后明显降低;pH 9.0胁迫时,HSP90基因表达水平逐渐升高,整个胁迫过程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国对虾肝胰腺组织是高pH胁迫的响应器官.6mg/L氨氮浓度组鳃和肌肉组织HSP90基因表达水平24h达最高值,分别为对照组的5.46和1.55倍;各胁迫组肝胰腺和血细胞HSP90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于6h和48h达到最高值,为对照组的1.33~2.08倍和2.20~5.45倍.肝胰腺组织对氨氮胁迫表现敏感,短时间内(6h)通过上调HSP90基因表达水平保护细胞;鳃组织HSP90基因表达波动范围最大,说明鳃组织需要更高表达量的HSP90保护细胞.当氨氮浓度持续48~96h维持在2~6mg/L,各组织HSP90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