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0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全国二类检疫性水稻害虫,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粮食安全。阐述了近年来稻水象甲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稻水象甲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不同水稻种植区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以期更好地为防治稻水象甲提供参考。湖北省是水稻种植大省,自2008年首次发现稻水象甲以来,年发生面积逐步扩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2.
从生产实际出发 ,分析了变导程螺旋运动的一般规律 ,建立了变程圆柱螺线、变程圆锥螺线及变程锥状正螺旋面的参数方程 ,为绘制变导程螺旋线、螺旋面的投影图和展开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云斑天牛头部附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云斑天牛成虫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感器类型、形态及分布特征,并分析比较雌雄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云斑天牛触角上共存在5类感器,即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凹槽钉形感器、乳突形感器,其中锥形感器分5种亚型,刺形感器分2种亚型。云斑天牛雌、雄成虫触角存在性二型现象:1)虽然雄虫体型明显小于雌虫,但雄虫触角却显著长于雌虫触角;2)乳突形感器只在雌虫触角上发现,且雌虫触角上的粗长锥形感器(BⅠ)、粗短锥形感器(BⅡ)和长刺形感器(ChⅡ)在数量上多于雄虫,但发锥形感器(BⅢ)少于雄虫;3)雌虫触角上的刺形感器(包括ChⅠ和ChⅡ)的长度显著长于雄虫。其他感器的形态及数量在两性触角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下颚须和下唇须上都发现了毛形感器、长刺形感器、末梢锥形感器(包括TBⅠ和TBⅡ2个亚型)、钟形感器和隙缝感器5类。下颚须和下唇须的长度在两性之间无明显差异,但下颚须的末梢锥形感器数量多于下唇须,隙缝感器少于下唇须;雌虫的末梢锥形感器数量多于雄虫,钟形感器少于雄虫。  相似文献   
24.
以水培试验为基础,比较了3种挺水植物在抑菌和不抑菌条件下对培养液中毒死蜱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植物处理系统中毒死蜱的去除率显著高于无植物对照,不抑菌条件下的显著高于抑菌条件下(P<0.05);不同植物处理系统,植物和微生物对毒死蜱的降解贡献差异较大。水生鸢尾、水葱和菖蒲的去除贡献分别为67.70%、62.37%和65.29%,微生物的去除贡献分别为13.56%、17.92%和13.79%,植物的贡献起主导作用。抑菌条件下植物生物量增量低于不抑菌条件下的,微生物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品种、受体及当地常规品种田间昆虫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昆虫、害虫和天敌的物种数及个体数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转基因抗除草剂品种与受体品种之间的差异,而与当地的常规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群落特征值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在油菜的苗期及抽薹期,均以受体品种为最高;而在油菜的花期及结荚期,除花期的群落丰富度外,则以转基因抗除草剂的品种为最高。  相似文献   
26.
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春油菜区主要害虫发生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品种、受体及当地常规品种在春油菜区主要害虫种群的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几种主要害虫的发生数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转基因抗除草剂品种与受体品种之间的差异,而与当地的常规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7.
黔西北玉米粘虫发生规律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黔西北高寒山区玉米地粘虫的发生规律,发现高海拔地区受害重,小麦与玉米轮作的地块受害重,耕作管理水平粗放、玉米长势差的地块受害重。药剂试验表明,所选用的阿维菌素水分散颗粒剂、阿维高氯水分散颗粒剂、甲维盐水分散颗粒剂生物农药和万杀乳油对粘虫的作用效果都较好。  相似文献   
28.
为真实了解对不同防治方法三化螟螟害率的差异,2008年在陈贵镇堰畈村王监大畈王国安责任田进行防治技术对比试验,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9.
先锋橙优系——合木77-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木77-1系1977年从四川省合川县木莲乡木莲村7组先锋橙园选出。其母树为甜橙砧,1964年栽植,树冠大,生长强壮,极为丰产,1976年以来年株产均在140—170公斤之间,品质优良。11月中旬采收可溶性固形物可达12%左右,甜酸适度,汁多化渣,果实大,一般单果重160克左右,果形椭圆、整齐、美观,果皮光滑;种子少而稳定,平均单果仅3粒种子。达到商品无核的要求。 1979年以后,用合木77-1母树接穗嫁接繁育后代并进行高接鉴定,经多年观察,其营养系第一代  相似文献   
30.
疑似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的初步诊断及疗效观察黄正泽,张国安(四川省北川县畜牧局,622750)1993年3~9月,笔者因承担绵阳市科委立项《北川山羊地方良种选育》课题,在选育鉴定种羊群时,发现羊群中患淋巴结炎的羊只较多,引起重视。并作了流行病学调查及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