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10篇
  20篇
综合类   189篇
农作物   7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81.
浙江省发展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阐述了浙江省发展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从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的内涵、生理生态基础和技术体系的配置原则等角主工,分析了其节水的理论依据与节水高效潜力;并联系浙江省实际,对三种主要的水稻节水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2.
冠层温度在作物水分状况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物冠层温度反映了作物冠层的能量平衡状况,由环境因子和作物自身因素决定。这种能量平衡状况与作物水分状况密切相关,因而,冠层温度可用于探测、评价作物的水分状况,并且已在实践中得到应用。随着红外测温技术和仪器的发展和开发,冠层温度法正成为判别作物水分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3.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水稻种植的主要形式有直播和移栽两种形式,直播可分为旱直播(或旱作)和水直播;移栽又可分为插秧、抛秧和摆秧。若大面积地种植水稻,各地应结合当地农作制度和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机械化发展的水稻生产工艺和生产经营规模,采取插秧、抛秧和直播等技术并举的栽培方式。我国在双季稻产区重点推广水稻育秧、栽植的“两段”栽培工艺;在单季稻和麦稻产区,因地制宜推广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我国水稻栽培机械的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机械化栽培水稻一直没有广泛推广,主要原…  相似文献   
84.
利用五元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播种量、有机肥、氮、磷、钾肥用量与稻茬免耕大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函数关系.对建立的函数模型进行电子计算机模拟选优,筛选到浙江省主要大麦产区>350kg/亩的最佳农艺方案.本研究还明确了不同生态地区五种农艺因子对籽粒产量和构成因素的作用程度以及因子之间的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85.
梅山猪的本品种选育工作,今后的方向是在保持其繁殖性能的前提下,改善胴体品质,提高纯种猪的瘦肉比例.为了做好梅山猪瘦肉率的摸底工作,了解现有的基础,发掘优秀个体,以便扩群繁育,提高整个群体的质量,我场于1993年上半年对本场纯种梅山猪作了育肥屠宰性能的测定.  相似文献   
86.
早期,植原发现水稻感稻瘟病时代谢出阻碍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发芽的物质。其后,三迟( 1968)、西村( 1970)及其他不少研究者试图弄清这种抗菌物质(植物防御素)的实质。另一方面,英国的Cartwright等报道,撒施的二氯一二甲基-环丙烷羧酸被水稻根系吸收后,也代谢出抗稻瘟病菌的物质,这一物质是稻壳内酯-A(M—A)或-B(M—B),两者均是水稻的植物防御素。作者曾在1973年研究与水稻种子休眠有关的物质时,从稻壳中分离出稻壳内酯。 Cartwright等的报告曾在当时的植物病理学会上引起巨大的轰动。作者致函他们索取内内酯样品,并验证内酯在试管内确实有…  相似文献   
87.
88.
黄红麻与环境国际研讨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的黄红麻与环境国际研讨会于1993年10月26—29日在荷兰海牙召开。参加会议的国家包括孟加拉国、印度、中国、埃塞俄比亚、法国、日本、荷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英国、美国、泰国、巴基斯但等主要黄红麻生产国和...  相似文献   
89.
选取50日龄以上,体重在8kg以内的仔猪24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喂小猪料,实验组另外添加2%护仔康2号。饲喂17d后,对照组死亡7头,每头日增重仅0.047kg,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83%和58%;实验组仅有个别发病,无死亡,且每头日增重达0.193kg,料肉比为2.07:1。每头日增重实验组是对照组的322%。  相似文献   
90.
探索全膜双垄膜下秸秆还田添加腐解剂对旱地耕层土壤碳氮积累及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2015-2017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庄浪试验站,实施了以常规种植(CP)、常规种植+秸秆还田(CPS)、常规种植+秸秆还田+腐解剂(CPSD)、全膜双垄种植(FMRF)、全膜双垄种植+秸秆还田(FMRFS)和全膜双垄种植+秸秆还田+腐解剂(FMRFSD)为处理的田间定位试验。测定了耕层0~30 cm土壤有机质(SOM)、土壤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和速效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土壤容重(BD)和土壤pH,计算了耕层秸秆固存率(CSE)和碳氮积累量。结果表明,FMRFSD通过改善水热环境协同秸秆微生物腐解剂生产增效作用,加速了还田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产生的有机物抵消了土壤有机氮矿化损失,释放的养分补充了作物生长对土壤养分的消耗;改善后的水热肥条件又促进作物旺盛生长,使更多的有机物(落叶、根茬)回归土壤,从而显著促进了耕层SOC和TN的积累、提高了土壤TN、TP、TK和AN、AP、AK的含量,尤其是显著提高AP和AK的含量(P<0.05)。与CP比,FMRFSD 3年累计固存了41.17%的秸秆碳, 耕层年均增加SOC和TN贮量0.79 mg C·hm-2和0.04 mg N·hm-2;使耕层TN、TP、TK和AN、AP、AK 含量提高了0.05、0.03、3.05 g·kg-1和10.80、8.90、101.50 mg·kg-1,相应地增加了6.87%、6.94%、15.28%、10.24%、56.69%、55.34%。同时,FMRFSD使土壤BD和pH值分别降低了3.9%和0.2%。土壤碳氮贮量、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增加以及土壤BD和pH 值的降低,增加了土壤供肥能力、改善了土壤结构和性状,从而显著提高了肥力。因此,FMRFSD是适合当地的最有效的农田碳氮库土壤肥力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