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AMT在几种传统的自动变速器(AT、CVT、AMT)中AMT的性价比最高,是一种先进的电控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产业。AMT系统属于车辆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动力驱动系统,对其进行故障诊断系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正茶园实现机械化耕作是贵州茶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础,而茶园的机械化采摘则是贵州茶叶规模化生产的必要条件。贵州茶区一年中的春、夏、秋三季,茶园中都有茶树鲜叶可采,但对于每一个茶企、专业合作社和茶农而言,茶树鲜叶要及时下树进行加工,才能变成产品,获得经济效益。"幼芽新稍让人醉,及时下树是宝贝。"鲜叶的  相似文献   
43.
种植方式对黑麦草生育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种植方式对黑麦草生育特性的影响,以钻石T和特高多花黑麦草为材料,采用稻底撒播、浅沟撒播、翻耕条播和翻耕撒播4种种植方式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方式对黑麦草出苗速度有较大影响,但对生育期影响不大,各播种方式生育期从抽穗期起开始接近,到成熟期基本一致;1月中旬后,黑麦草株高进入快速生长期,生物产量也快速提高,株高与产量增长呈正相关;黑麦草分蘖数存在1个高峰值,其分蘖减少是因田间覆盖度增大,部分分蘖由于光照不足成为分蘖无效甚至死亡,此时产草量的增加主要依靠植株增大和向上生长形成;翻耕条播产草量最高,土壤精细耕作是提高稻田轮作黑麦草产量的重要因素;2个品种产量在3月中旬都有一个峰值,此时黑麦草可为牲畜提供大量草料.种植方式对黑麦草生育特性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根系和产草量影响最大,采用翻耕播种是提高黑麦草产草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4.
本文选择经产胎次和产奶量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32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8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及添加10 mg/kg Cu+40 mg/kgZn、20 mg/kg Cu+80 mg/kg Zn、30 mg/kg Cu+120 mg/kg Zn的日粮.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的铜锌对牛奶中乳脂率和乳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20 mg/kg Cu+80 mg/kg Zn可提高乳蛋白8 4%(P<0.05);20 mg/kg Cu+80 mg/kg Zn可提高产奶量7 6%(P<0.05).  相似文献   
45.
2012年,河北省定兴县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实现了粮食生产的连续10年丰产丰收。2012年全县粮食面积7.05万hm2,平均单产522kg/667m2,总产达到55.23万t。其中小麦3.34万hm2,单产428kg/667m2,总产21.46万t;玉米3.4万hm2,单产606kg/667m2,总产31.2万t。2012年供给商品粮4.48亿kg。在粮食生产上,定兴县突出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强化组织领导,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保障针对2013年农业生产实际,为确保实现粮食生产十  相似文献   
46.
油画作为我国当代艺术文化领域内最具生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正在走向多元化。如何在油画创作教学中运用多媒体CAI课件,笔者从油画创作的素材与构思、绘画构图、造型能力、色彩运用等四个方面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与实践。  相似文献   
47.
采用连续切片法进行鸡胚胎显微观察,研究寿光鸡原始生殖细胞(PGCs)形态和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PGCs在迁移过程中出现3次聚集高峰。第1次是在孵化19~22 h时聚集在生殖新月处;第2次是在孵化48~55 h时聚集在心脏和背主动脉中;第3次是孵化4~5 d时的生殖嵴中。生殖新月区的PGCs呈不规整的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糖原颗粒,血液中PGCs呈规整的圆形。性腺中PGCs呈圆形或卵圆形,有伪足。胞核均呈圆形或椭圆形,偏向细胞边缘。细胞直径为10~22.5 μm,细胞核的大小均为7.5 μm左右。  相似文献   
48.
榆薯 3 号由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农家品种陕北红洋芋组培苗中的不同类型单株系选而成,属于中晚熟鲜食型品种,耐旱性强,蒸食口感优良,适宜在陕西省的陕北地区推广。 2022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 GPD 马铃薯( 2022 ) 610098 。  相似文献   
49.
探讨了农业移动平台机器人的概念及研究现状,介绍了农业移动平台机器人种类,讨论了多功能农业移动平台机器人的设计及关键技术,基于农业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0.
为筛选适宜榆林市种植的机械粒收玉米新品种,2019年在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示范基地选用49个玉米新品种,开展玉米机械粒收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子粒含水率分布范围为15.9%~29.1%,平均为20.2%;破碎率在0.2%~2.73%,均值为1.21%(低于≤5%的国标要求)。子粒破碎率与含水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可用二次多项式y=0.006 4x2-0.129 7x+1.159 1(R2=0.703 4,n=55)进行拟合。按双向平均作图法筛选出单产水平高、子粒含水率低的品种7个,分别为五谷563、德单203、华西1804、陕单650、豫龙618、敦玉282、陕单660,其子粒含水率分布范围为16.6%~20.1%,产量为15 489.0~18 387.0 kg/hm2,适合密植栽培和机械粒收。与对照品种先玉335对比,产量高于对照、子粒含水率低于对照的品种为华西1804。此外,JSH3705、五谷416、甘玉251、金穗183等18个品种脱水速率快、单产水平低于平均值,这些品种较适宜机械粒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