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8篇
  12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滴灌施氮对苹果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8年生嘎富苹果/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为试材,研究了滴灌施肥下不同滴头数量对其滴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滴头数量处理,果实成熟期植株各器官Ndff%差异显著,DF2(两个滴头滴灌施肥处理)各器官Ndff%显著高于DF1(一个滴头滴灌施肥处理)和CK,DF1和CK差异不显著。3个处理均以果实的Ndff %值最高,分别为3.84%、3.14%和3.16%;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DF2处理果实的Ndff%低于DF1和CK,但在果实成熟期Ndff %超过DF1和CK,DF1和CK 差异不显著。果实成熟期生殖器官分配率最高,营养器官和贮藏器官均较低,处理间差异不显著。DF2处理的15N利用率为38.95%,显著高于DF1(27.68%)和CK(23.69%)。随生长期的推移,各处理间020cm和204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呈双峰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6080cm和801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变化趋势也一致,均变化较为平缓,而406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变化差异显著,DF2处理明显高于DF1和CK。  相似文献   
72.
以四川省长宁县退耕梁山慈竹、撑绿杂交竹3号(以下简称撑绿竹)和硬头黄竹3种丛生竹林为对象,对其枯落物蓄积量及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丛生竹枯落物厚度为33~51 mm,蓄积量为6.88~9.46 t/hm2,其大小顺序为:梁山慈竹>硬头黄竹>撑绿竹;浸泡持水实验表明,不同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动态变化具有相似的规律性:0~2 h变化最快,2~8 h逐渐减缓,8 h以后基本饱和,并分别得出其相关关系;不同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变化规律一致,最高为梁山慈竹,分别达到了36.52,32.53,27.05 t/hm2,其次为硬头黄竹,分别为30.33,28.33,23.83 t/hm2,最低的为撑绿竹,仅为28.35,25.89,21.63 t/hm2。  相似文献   
73.
[目的]为酸化果园土壤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盆栽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铝对其生长及吸收、分配和利用^15N的影响。[结果]高浓度铝处理(1 000 mg/kg)显著抑制植株的生长与^15N吸收、分配和利用,其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分别为21.81 cm、0.29 cm、1.91 g、2.94 g,分别为对照的87.87%、85.29%、51.76%、79.24%。低浓度铝处理(250、500、750mg/kg)与对照相比,均以地下部^15 N吸收征调能力(Ndff)最高,其次为地上部;高浓度铝处理则以地上部Ndff最高,其次为地下部;不同的铝浓度处理,植株对^15N分配情况不一致,低浓度铝处理与对照相比,均为地上部高于地下部,在高浓度铝处理下,则为地下部高于地上部;高浓度铝处理下,其15N吸收量和利用率分别为0.76 mg和2.4667%,分别为对照的43.75%和52.11%。[结论]在低浓度铝处理下,平邑甜茶的生长及^15N的吸收、分配、利用率的提高不会受到影响;高浓度铝胁迫则抑制平邑甜茶的生长及^15N的吸收、分配和利用。  相似文献   
74.
基于CVM的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修复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采用条件价值法中连续型的支付卡方式对流域居民关于恢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支付意愿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到2020年将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恢复到预期目标,全流域共有92.23%的居民存在支付意愿,最大支付意愿为每户每年127元,恢复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效益每年至少在0.719亿元以上。在未来的20年里,如果不考虑生态效益折旧,流域生态修复的总经济价值为14.38亿元,该结果只是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修复经济价值的一个保守估计。研究结果可为评价生态系统服务提供参考,同时为决策者在促进流域治理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5.
YSK2型脱水素(dehydrins,DHNs)是植物中存在最多的DHNs形式,参与植物响应各种非生物逆境胁迫.为了研究YSK2型DHN的功能,从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中克隆了WDHN1基因(GenBank No.KR709259),该基因编码区序列总长491 bp,含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编码133个氨基酸;存在4个保守区域,即1个Y片段、1个S片段和2个K片段,与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DHN (EMT30992)亲缘关系最近.通过PCR扩增得到WDHN1启动子序列,该启动子存在2个脱落酸应答元件(abscisic acid (ABA)response element,ABRE)和3个MBS(MYB binding site)生物胁迫响应元件.通过qRT-PCR分析其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低温、NaC1、ABA和PEG 6000胁迫下,小麦WDHN1基因表达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于6、60、12和48 h时表达量最高.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WDHN1基因在小麦开花后22 d的胚芽中表达量最高,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将WDHN1基因片段连接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 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表达,获得20 kD的WDHN1蛋白.对重组大肠杆菌WDHNl-pET28a-BL21(DE3)及其总蛋白进行非生物胁迫,结果表明,WDHNl蛋白还可以阻止蛋白聚合引起的蛋白变性,提高非生物胁迫下大肠杆菌的耐受性及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该基因进行小麦抗性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2016年4月16日-4月19日,我们对焦作市博爱县的鱼类资源开展调查。本次调查共收集鱼标本19种,隶属于4目7科18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8.42%,其次是鲈形目占总种数的15.79%,鲇形目占总种数的10.53%,合鳃目只有黄鳝一种占总数的5.26%。调查结果显示:博爱县鱼类在摄食、繁殖及栖息习性等方面多样化程度较低,根据鱼类区系复合体学说,博爱县鱼类资源主要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种类为主。  相似文献   
77.
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9年5—9月在湖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以优质水稻新两优香4为材料,采用长期淹灌和间歇灌溉2种灌溉模式,结合3种施肥(氮及磷肥)水平F1、F2、F3,研究了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水稻产量形成过程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水肥处理下水稻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相似,分蘖前期水稻干物质的积累量随施肥的增加而上升,到一定程度则会下降,不同灌溉模式间的差别不明显。从分蘖后期到抽穗开花期,不同水肥处理水稻干物质的积累总量均明显增大,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F1、F2、F3处理抽穗开花期间歇灌溉模式干物质积累量比淹灌模式分别大12.1%、22.1%、61.9%。间歇灌溉模式水稻干物质净积累量(NDMA)和群体生长速率(CGR)峰值随施肥量的增加发生改变,由出现在低肥水平(F1)的抽穗开花期至乳熟期转变为高肥水平(F2,F3)的分蘖后期至拔节孕穗期,且NDMA和CGR显著增大。不同水肥处理水稻黄熟期干物质在各器官间的分配不同,但均表现出相同趋势,即由高到低依次为籽粒、茎、叶、根。不同灌溉模式水稻的收获指数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淹灌模式下收获指数下降明显,相对F1处理,F2、F3处理下分别下降12.4%、17.9%。干物质积累过程的拟合结果表明,三次曲线模型比Logistic模型的拟合精度高。  相似文献   
78.
对北京地区三种主要葡萄栽培方式的叶幕微气候和植物水分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单篱架栽培方式整个叶幕叶片受光平均水平较高,叶片和果粒平均温度、单叶蒸腾速率亦较高;然而叶面积指数较小,造成单位土地面积上叶幕光能总截留量和总蒸腾量的降低。双篱架栽培方式叶幕微气候条件和叶片水分生理活性次于单篱架,但叶面积指数较大,叶幕外表受光面较大和叶幕总蒸腾水平较高。棚架栽培方式的叶面积指数居中,叶幕微气候条件平均水平次于单、双篱架,叶片的水分生理活性较小。对三种栽培方式的生产性能及其改良途径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9.
本课题就袋栽香菇部分菌袋不出菇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 ,初步弄清了其中的原因 ,并找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0.
水分胁迫条件下苹果幼苗叶绿体抗氧化代谢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苹果属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组培幼苗继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PEG600溶液处理条件下幼苗叶绿体O2^-和H2O2代谢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苹果属植物叶绿体光合放氧活性和PSⅡ电子传递活性先上升而后下降叶绍体O2^-和H2O2产生速率特续上升;SOD、CAT、AsAPOD、GR活性在轻度水分胁迫条件下显著上升,在重庆水分胁迫条件下显著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芩是呈相反的趋势;叶绍体AsA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