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张太平  王军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2004,23(10):13-15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杂交组合川油14中发现的不育株作母本、引进英国品种Bristal作父本杂交,F1代与中油821进行复合杂交,于后代中连续选择不育株与可育株兄妹交,获得稳定的两型系ZWAB.通过对其广泛测交,筛选出能完全保持其不育性的临时保持系和完全恢复的恢复系.临保不育系和恢复系配制的杂交种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有着良好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豫玉23,原名安玉5号,是由河南省安阳市农科所1992年以外引系掖478作母本,自选系昌7-2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199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9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并荣获国家“九五”第2批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被定为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推广项目,2000年通过了国家级审定,是我所第1个通过国家级审定的玉米新品种。2003年被评为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产量表现该品种1994年和1995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试(直播一组),供试26个品种,全省14处汇总,豫玉23平均单产7609.5kg/hm2,比对照种豫玉5号增产…  相似文献   
13.
玉米丝黑穗病,豫北地区的农民称其“乌霉“,是我国玉米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对玉米生产危害极大。由于玉米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玉米的地块难免造成连年重茬,豫北地区2004年以来,推行玉米立收立切秸秆直接还田,加之受到近年来一些特殊的气候影响以及引进一些对丝黑穗病抗性较差的品种等因素,在土壤中积累的菌源数量不断增加,致使近  相似文献   
14.
优质杂交油葵新品种的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1年的贵州省油葵区域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稳定性较好,适应性较强的品种是G101,F51(回归离差sdi^2分别为0.07746,0.09021;离回归系数bi分别为0.961,1.198),其次是TRCl415,TRCl409(回归离差sdi^2分别为0.11019,0.30567;离回归系数bi分别为0.861,0.973),适宜于贵州的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改良,应用群体混合选择改良方法对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混合群体进行多年适度隔离控制轮回选择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对构建的两个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混合群体QTA1(黑籽不育系群体)、QTA2(黄籽不育系群体)进行5代混合轮回选择,选育出的2368A和2392A不育系的产量、含油量、配合力均优于原始不育系,芥酸、硫甙等品质指标均优于国家优质油菜标准,含油量达48.34%和49.79%。2)用2368A和2392A与甘蓝型油菜骨干亲本组配了21个比对照油研50增产5.47%~31.34%的核不育两系组合。结论:混合选择改良方法不仅可以改良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品质和配合力,还可以显著提高其含油量和抗性等。  相似文献   
16.
利用50对多态性位点丰富的SSR引物对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ZWAB与21份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材料进行遗传差异分析.50对引物在22份材料间共检测到139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1~6个多态性位点,平均2.8个,多态性比率为51.3%.聚类分析表明ZWAB与国内来源于S 45 AB、117 AB的隐性核不育两系材料间的遗传差异较大,遗传背景来源于国外的甘蓝型油菜,属一种新型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  相似文献   
17.
杂交油菜黔油17号适宜播种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油菜黔油17号在遵义及与之生态相类似地区的适宜播期为9月3~10日。  相似文献   
18.
浅谈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太平 《花卉》2020,(6):201-202
随着近年来我国林业建设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必须通过林业工程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对造林绿化工作的重视力度,从而保障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在结合了工作实践基础上,就造林绿化过程中林业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鲁北平原(黄河以北)土壤盐渍化现状。【方法】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构造了隶属土壤环境条件、地下水环境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3个层面,盐渍土面积占比、土壤盐渍程度、土壤含盐量、包气带岩性、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地形地貌与蒸降比8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鲁北平原(黄河以北)区域进行了土壤盐渍化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结果】(1)将鲁北平原(黄河以北)盐渍化土壤环境质量划分为优等、良好、中等、较差和差5个等级。(2)其中,盐渍化土壤环境质量差区面积5 277.49 km2,盐渍化土壤环境质量较差区面积6 564.76 km2,盐渍化土壤环境质量中等区面积4 383.79 km2,良好区面积5 995.52 km2,盐渍化土壤环境质量优等区面积4 919.29 km2。针对不同的盐渍化环境质量条件。将土壤盐渍化的防治分区划分为3个防治区8个亚区。【结论】鲁北平原(黄河以北)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和空间差异较大。本研究可为改善该地区土壤管理措施提供技术支持,促进该地区农业和农村...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植方式下黔黄油21号的产量及效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黔黄油21号在贵州遵义油菜主要产区进行的稻田免耕直播、免耕移栽以及稻田翻犁移栽3种不同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田免耕种植方式下,黔黄油21号生育期缩短,特别是稻田免耕直播,全生育期只要201 d,成熟期比稻田翻犁移栽提早7 d,同时免耕种植方式下可适当降低植株高度,而稻田翻犁移栽种植方式的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明显高于免耕种植方式,而产量以稻田免耕移栽方式为最高;稻田免耕移栽种植方式单位面积(667 m~2)纯收入所获得的纯收益为511.4元,明显高于稻田翻犁移栽种植方式(164.70元),与稻田免耕直播(493.90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