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67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灌溉条件下长期定位施肥对塿土剖面养分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塿土12年连续施肥后土壤剖面养分分布的研究发现,施肥使有机质、全P在耕层(0~20cm)与CK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施肥可以显著影响0~200cm土壤剖面有机质的含量;PK处理土壤剖面存在P素适度下移,120~220cm全磷含量呈现峰值;施肥对塿土耕层及0~300cm剖面全K含量几乎无影响;塿土粘化层可以减缓养分的下移;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使土壤NO3--N与CK比较有适度增加,对培育土壤肥力有利。  相似文献   
32.
对三类不同开垦年代的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和酶活性的演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因土壤类型的不同,其变化的趋势完全不同。红壤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和酶活性随耕作年代的增加而升高,而黑土则略呈下降趋势,灰漠土略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放线菌的数量增加极显著。  相似文献   
33.
不同浸提剂对几种典型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浸提效率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测定了7种浸提剂对3种类型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u、Pb、Cd的浸提量,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Cu、Pb、Cd元素间和不同元素下土壤间浸提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7种浸提剂中,EDTA-2Na的浸提效率最高,是最适宜的浸提剂;同种土壤类型条件下,重庆紫壤、河南潮土中重金属Cu、Pb、Cd元素之间的浸提率呈现出浸提率变化相同的趋势。对于同种重金属而言,Cu、Pb在湖南红壤与重庆紫壤、重庆紫壤与河南潮土之间的浸提率呈现出浸提率变化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34.
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为了探讨长期施肥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12年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变化及加工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缺氮或缺磷处理(CK、N、NK、PK)小麦产量低而不稳,年均产量1059~1291kg/hm^2,变异系数40.46%~62.11%;氮磷、氮磷钾配施或氮磷钾与有机物配施(NP、NPK、SNPK、M(N)NPK、M(H)NPK)能持续高产,年均产量5237~5646kg/hm^2,变异系数为23.11%~34.23%。(2)CK、N、NK处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沉淀值均高于NP、NPK、SNPK、M(N)NPK、M(H)NPK处理,说明小麦优质和高产所要求的养分平衡点不同。(3)要兼顾冬小麦产量和品质,须平衡施肥,重视氮、磷肥的投入。  相似文献   
35.
不同肥料长期配施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漠土14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不同肥料长期配施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增加小麦产量作用很大,特别是配施有机物料(有机肥或秸秆还田)小麦千粒重和穗粒数比长期不施肥处理平均提高16.4;和 52;,其产量提高80;~90;,不同施肥处理小麦产量的变化顺序为:NPKM>NPKS>NPK>CK,说明经济系数决定经济产量,而肥料合理配施是增产的关键.不施肥处理的小麦籽粒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比单施化肥处理要高,粗蛋白含量平均高20;,必需氨基酸含量平均高7.5;;配施有机肥对改善小麦籽粒品质促进作用较最大,与施化肥相比提高了小麦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蛋白质产量. 配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面粉品质指标,与施化肥处理相比,干、湿面筋含量提高11.9;,降落值提高8.3;,增强了面团稳定性和韧性;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面粉干、湿面筋的含量,导致面粉沉淀值的下降,面团稳定性表现出降低的趋势;长期不施肥其面粉品质、面团性质等多项指标均优于单施化肥处理.  相似文献   
36.
两种改性磷矿粉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天然磷矿粉为原材料,通过硫酸酸化、有机无机活化剂活化分别制得酸化磷矿粉和活化磷矿粉。采用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激光粒度测试,证明了90%的酸化磷矿粉粒径为4.227 μm,90%的活化磷矿粉粒径达到220 nm。活化磷矿粉结晶度降低,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磷素在土壤中的释放与吸附。此种制备方法开辟了磷肥生产新工艺。  相似文献   
37.
掺混型缓释肥料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不施肥(CK1)和施用等NPK养分化肥(CK2)为对照,研究了掺混型缓释肥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掺混型缓释肥可以明显降低秃尖长度,增加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玉米收获时植株含氮量和含钾量明显增加,含磷量变化不大;有效提高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提高玉米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38.
二次加工的复混肥的发展趋势及造粒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评述了世界化肥的发展趋势、我国复混肥生产使用的发展过程和存在问题,介绍了复混肥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9.
一、北京市垃圾堆肥的理化性状 北京市的生活垃圾根据粗略的调查,其中有机物大约占三分之一,无机物占三分之二。我们对北京市环卫所提供的垃圾肥进行了一些物理性状的测定。 1.垃圾堆肥的机械分级及其比例 为了探索究竟多大粒径的垃圾肥施入土壤较为合适,我们把垃圾堆肥用土壤筛进行筛分,结果是>5mm垃圾占25%,1—5mm之间的垃圾占42.5%,<1mm的垃圾占32.5%。把通过1mm筛的垃圾根据土壤粒组分级标  相似文献   
40.
缓/控释肥料研制和应用已成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和降低环境污染风险的重要途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5种具有代表性的缓释肥料包膜材料纳米-亚微米级水溶性聚合物,即纳米级聚乙烯醇混聚物(CF2)、纳米-亚微米级高岭土-聚酯混聚物(N-KL)、纳米-亚微米级腐植酸混聚物(N-FZ)、纳米-亚微米级丙烯酸酯类混聚物(N-BX)、纳米-亚微米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混聚物(N-PS),在降解释放过程中对土壤主要微生物、主要功能群以及具有代表性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溶物聚合物对土壤生物的影响不同,与CK相比,5种水溶性聚合材料处理后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分解菌种群数量分别增加1.08~2.34倍、0.37~0.96倍、0.3~2.17倍、0.52~1.15倍、0.03~2.45倍,其中腐植酸混聚物处理增加量最大;对真菌、固氮菌种群数量影响不大;对反硝化细菌种群数量有减少的趋势。5种水溶性聚合材料处理对土壤动物的线虫动物门、蜱螨目个体数分别增加15.16%~52.98%、12.33%~200%,其中腐植酸混聚物处理增加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