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2篇
  30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桉树根际土壤抑草放线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具有抑草作用的放线菌,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从桉树根际土壤分离了14株放线菌。其中,A10菌株发酵液稀释50倍后对莴苣根长和株高的抑制率分别为53.93%和29.71%;A10发酵液稀释100倍后对水稻、黄瓜、白菜、黑麦草根长的抑制率分别为10.13%、17.66%、31.70%、18.45%。形态学和16S r DNA鉴定结果表明A10菌株是链霉菌(Streptomyces)。A10菌株最优培养条件为:以葡萄糖或蔗糖为碳源,以酵母浸膏为氮源,培养温度30℃,p H值为6.0。最优条件下,A10菌株发酵液对苜蓿根长抑制率比优化前提高13.55%。A10菌株具有开发为微生物除草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究静电喷雾过程中多因素对荷质比的影响,采用感应荷电方式,先对4种孔径喷嘴的荷质比进行试验,选取一个荷质比变化较显著的喷嘴,然后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分别对充电电压、喷雾压力、药液电导率3个因素进行试验,探讨各因素对荷质比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以TXVK-3型喷嘴的充电电压、喷雾压力、药液电导率进行3因素3水平的优化试验,确定最优参数。结果表明,在电压6.9 kV、喷雾压力0.3 MPa、药液电导率13.9 mS/cm时,平均荷质比为-0.227 mC/kg,相对误差不到2%。  相似文献   
23.
基于改进PSR模型的恩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易  张奇  石哲  张敏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4):209-214
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具有珠江三角洲平原区特征的恩平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PSR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量化和可持续利用评价.分析了引起土地质量变化的机制和过程,揭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人地相互作用的关系,计算出恩平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压力、状态、相应、综合协调度,论证了PSR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备可行性和实用性.结果认为,模型适宜在数据较齐备的区域进行量化和分析.指出恩平市土地资源要实现可持续利用,应当合理控制人口增长,集约节约用地,合理开发复垦整理,选取适度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24.
集约化种植条件下土壤硝态氮动态变化及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江阴市沿江平原地区的3种典型农业种植区,即大棚葡萄集约化种植基地、蔬菜集约化种植基地和常规种植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现场采样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和累积特征.结果表明,葡萄种植基地0-100 cm各土层硝态氮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波动较大,而蔬菜种植基地和常规种植农田的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幅度大于深层土壤;3种典型种植区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均呈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其中土壤硝态氮含量最大值出现在葡萄种植基地的20-40 cm土层中;葡萄种植基地各土层硝态氮平均累积量均高于蔬菜种植基地和常规种植农田,大棚葡萄集约化种植基地0-00 cm土层硝态氮平均累积总量高达400.96 kg/hm2,显著高于蔬菜集约化种植基地和常规种植农田的累积总量,这进一步表明不合理过量追肥导致土壤中硝态氮大量累积,增大了氮素淋失和地下水环境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5.
本研究将黄曲霉毒素B1转化为其半缩醛B2a,在硼氢化钠(NaBH4)还原作用下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完全抗原。将制备的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4次免疫后取其脾脏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细胞融合,采用半固体培养基筛选后鉴定,获得杂交瘤细胞株3A12,抗体的灵敏度可达6.1±0.025ng/mL,抗体与其它黄曲霉毒素B2、G1及G2的交叉反应率依次为7.8%、20.2%及0.6%,与黄曲霉毒素M1交叉反应率小于0.1%。为研发花生等农产品黄曲霉毒素B1特异性免疫分析技术及产品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6.
李鑫    李培武      张奇      张文    李园园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2,34(5):528-532
为降低黄曲霉毒素大量样品的制备成本,在实验室已有的抗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8F6的基础上,成功克隆得到了该单克隆抗体的重链(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片段。通过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将轻、重链可变区基因连接,并引入连接肽(Linker) 编码序列,构建VH-Linker-VL结构的单链抗体(ScFv)基因, 并将该基因克隆到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 5E 上,使单链抗体以噬菌体展示形式在大肠杆菌TG1 中表达。间接竞争ELISA方法检测到该ScFv对黄曲霉毒素B1的抑制率(IC50)值为0.57ng/mL,表明该单链抗体与亲本鼠单抗有相同的抗原结合特异性,且具有很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27.
以莴苣为受体,采取室内生测的方法,测定了4种苯甲酸型酚酸(对羟基苯甲酸、水杨酸、香草酸、丁香酸)和4种肉桂酸型酚酸(肉桂酸、阿魏酸、对香豆酸、咖啡酸),以及2种类型混合酚酸对莴苣的化感作用,对其抑制率进行回归分析并计算IC50(半抑制浓度值).结果表明,单一或混合酚酸浓度高时明显抑制莴苣生长,浓度低时抑制能力减弱或表现促进作用.苯甲酸型混合酚酸对莴苣根长和株高的IC50分别为2.71×10~(-4)和1.56×10-3mol·L~(-1),而肉桂酸型混合酚酸对莴苣根长和株高的IC50分别为8.01×10~(-4)和1.77×10~(-3)mol·L~(-1).可见,苯甲酸型酚酸的抑制作用高于肉桂酸型酚酸,且混合酚酸的抑制作用高于单一组分酚酸.  相似文献   
28.
为了探究稗草中是否存在能诱导水稻化感抑草作用的物质,采用稗草种子浸提液、稗草组织浸提液和稗草种植液3种溶液为诱导物,添加到化感水稻PI312777和非化感水稻Lemont的培养液中种植,然后对诱导后的水稻叶片水浸提液进行生物测试。结果表明:3种溶液中,以稗草种植液对水稻的抑草作用诱导效果最好,化感水稻PI31277、叶片水浸提液对稗草生长有抑制作用。与未诱导处理相比,稗草根长、株高和干物质重分别减少0.85cm、0.56cm和0.0060g,非化感水稻lemont分别减少0.69cm、0.68cm和0.0079g。研究结果还表明添加稗草诱导液后,对2种水稻的根长和株高都有所促进。由此得出采用外源诱导方式提高水稻抑草作用是稻田除草可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9.
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但外源基因在受体内会发生基因沉默现象而影响基因的表达。由于基因沉默抑制子能有效抑制外源基因的沉默反应,本研究利用沉默抑制子蚜传辅助因子(helper component-proteinase,HC-Pro)转基因烟草有效提高了外源基因的表达。采用叶片注射法将携带表达载体p35S-30B-GFP的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重悬液分别侵染野生型烟草(Nicotiana bentamiana)和HC-Pro转基因烟草(N.bentamiana),通过蛋白电泳检测和Western blot检测技术对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烟草Nb相比,HC-Pro转基因烟草中GFP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本研究为基因沉默抑制子在植物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巢湖低丘山区典型植被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龙  常龙飞  李恒鹏  张奇 《土壤》2011,43(6):981-986
本文系统调查了巢湖低丘山区5种典型植被类型,即弃耕地、灌木林、人工马尾松林、草地以及次生马尾松林植被群落学特征、土壤养分状况,并分析了巢湖低丘山区典型植被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弃耕地显示了最高的植物物种数,其次为人工马尾松林和灌木林,草地物种数最低,平均仅为4种.总盖度以草地最高,达到95%,其次为次生马尾松林和灌木林,人工马尾松林总盖度最低.此外,弃耕地显示了最高的生物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其次为灌木林,而草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低.弃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最高:次生马尾松林表层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与有效氮高于灌木林与草地,显示了较明显的土壤养分随植被演替过程的积累效应.相关分析表明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养分状况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这一地区植被恢复处于演替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