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42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36篇
  65篇
综合类   419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50篇
园艺   100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输水管道或泄洪洞常见的内消能方式为孔板和洞塞,结合明渠水流中的消能工形式提出了齿墩状内消能工,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不同面积收缩比的齿墩状内消能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它们的过流能力、消能率、压强沿程变化及脉动压强特性.结果表明:齿墩状内消能工的过流能力主要是由消能工的体型及尺寸决定的,其面积收缩比越大,消能率越低,过流能力就越强;齿墩状内消能工的时均压强在收缩段骤降,在其后部逐渐上升,而后恢复至稳定,其恢复长度基本相同;齿墩状内消能工的脉动压强最大点均出现在收缩段后1倍圆管直径范围内,随后迅速减小,逐渐趋于平稳;面积收缩比为0.471 2的齿墩状消能工的脉动强度最小,因而其抗空化性能优于其他情况,且脉动压强最大点的压强概率密度分布接近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12.
一例鹅大肠杆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大肠杆菌病(Goose E.coli disease,GED)是由鹅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疾病.随着我国集约化养禽业的发展,禽大肠杆菌病在各地发生日趋严重,感染率达5%~30%,病死率几乎高达90%以上,正在成为危害养鹅业的主要疫病之一 [1],多以并发病或继发病的形式出现 [2-4],危害极大,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常见感染途径是经带菌卵、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 [5],以排泄物污染的饮水造成感染发病尤为严重.本文对一起鹅大肠杆菌病进行了诊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3.
棉花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棉花秸秆为原料,在严格控制厌氧发酵温度的条件下(37±1℃),研究不同接种物在不同接种量下的发酵产气效果。结果发现:以污泥或猪粪作接种物,60g/L的接种量效果较好,累积产气量分别为10.252L、10.518L,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3.1%、48.5%;混合物做接种物时,接种量以45g/L产气较好,累积产气量为14.228L,COD的去除率为55.9%。接种量相同时,混合接种物的产气效果最好,累积产气量比单一接种物猪粪和鱼塘污泥高7.3%-98.4%,平均日产气量高3.1%-67.3%,表明适量的猪粪和鱼塘污泥组成的混合接种物在棉花秸秆厌氧发酵产气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4.
预冷对哈密瓜采后乙烯释放和呼吸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潘俨  车凤斌  吴斌  张婷  张健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8):1391-1396
[目的]以研建哈密瓜预冷工艺为目标,依据预冷对果实采后呼吸与内源乙烯的影响,确定哈密瓜采后预冷工艺的基本参数.[方法]测定中熟品种抗病86哈密瓜预冷过程果实温度、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结果]3℃条件通风预冷过程中,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与温度同步下降,果实各部位降温速率大小顺序为:果皮>近果皮果肉>近种腔果肉>种腔;温度、呼吸强度与乙烯释放量下降的最快时段为预冷的前4h,果实各部位降温幅度为39.55;~66.42;,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降幅分别达到82.69;和56.41;,随后各指标降幅明显减小.[结论]预冷12 h左右,果实各部位的温度、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下降幅度均超过70;.  相似文献   
115.
为了更深入地揭示小麦抗麦红吸浆虫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在田间虫圃对1562份小麦品种(系)损失率鉴定结果的基础上,取47份年度间鉴定抗性结果较为一致的材料,按损失率大小,由小到大排列起来,利用19对多态性SSR标记检测了参试材料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19对SSR标记在47份不同抗性品种中检测到104个等位基因,能够将所有品种区分开来,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平均5.47个。47个小麦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从0.40~0.95不等,平均为0.71。高抗品种间遗传距离平均为0.66(0.40-0.95);中抗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69(0.46~0.90);感虫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69(0.53-0.95);高感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68(0.41~0.90)。SSR标记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0.74处将供试材料分为6大类群。抗虫品种晋麦65号单独聚为一类,同其余品种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可作为新的抗源用于抗虫育种,并在吸浆虫发生地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6.
梅州种植兰花已有300多年历史,养兰已经成为该市一项高投入、高回报的新兴产业。综合多年的试种经验,总结出一套墨兰规范化栽培技术,在环境设施要求、采用硬质植料、分盆分株、不同时期施肥、防病防黄尾、调控花期等生产环节提出了新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7.
不同温度环境下灰枣光合特征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环境下灰枣叶片光合特征日变化规律,为灰枣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吐鲁番地区博斯坦乡7年生灰枣为试材,设置2个试验观测组,分别为低温晴天(日平均气温23℃)观测组W1、高温晴天(日平均气温35℃)观测组W2,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灰枣枣树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效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利用田间小气候自动气象站对灰枣园的气温(T)、大气相对湿度(RH)、光合有效辐射(PAR)等环境因子进行收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法对其光合特征日变化规律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两组观察试验中灰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在11:00和15:00左右出现峰值,在13:00左右出现较低值,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高温、低温环境下灰枣叶片蒸腾效率日变化差异明显;23℃环境下水分利用效率高于35℃环境下;两组观测试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相似.(2)对光合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23℃环境下,Pn与WUE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T、Tr负相关;Tr与PAR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RH负相关;WUE与T负相关;Gs与PAR、T负相关;PAR与RH负相关;RH与T极显著负相关(P<0.01).35℃环境下,Pn与PAR、T负相关;Tr与WUE显著正相关(P<0.05),与Gs极显著正相关(P<0.01);WUE与Gs显著正相关(P<0.05),与RH负相关;PAR与RH负相关;RH与T负相关.[结论]日平均气温23℃,灰枣光合特性比较明显,净光合速率较强,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该温度有利于灰枣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日平均气温超过35℃影响灰枣叶片的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影响光合速率,对光合作用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8.
刘妍慧  于常红  刘岩  刘健  张婷 《茶叶科学》2014,34(3):271-278
建立了茶叶中3类11种农药的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检测方法。茶叶样品以乙腈–乙酸(体积比99:1)提取,以PSA为净化剂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然后通过C18色谱柱,以甲醇/水(含甲酸铵)溶液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离喷雾电离方式(ESI+),通过多反应监测(MRM)定量。结果表明:11种农药的分析时间约为20 min,在0~500 ng·mL-1范围内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9995,方法检测限为0.1~1.7 μg·kg-1。测定了茶叶样品中11种农药的残留量,加标回收率为62.4%~114.8%(添加水平分别为10~400 μg·kg-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8%~19.34%。选取了5个不同类型的茶叶样品,检测其中11种农药的残留量,检出结果差异较大。其中绿茶中11种农药的检出量为1.7~339.4 μg·kg-1,加标回收率为86.1%~104.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0%(n=6)。本方法准确、灵敏、简单、快速、安全,能满足茶叶样品中多种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9.
为了建立香椿无性系规模化组培快繁技术,以成熟香椿种子在无菌条件下萌发的幼苗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丛芽诱导、增殖、壮苗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消毒处理为20%NaClO消毒20 min,萌发率为80.56%,污染率为27.27%;萌发培养基为WPM或1/2MS+3.0 mg·L~(-1)GA_3;最佳丛芽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1 mg·L~(-1)NAA+1.0 mg·L~(-1)GA_3,增殖倍数为4.82;最佳壮苗培养基MS+0.5 mg·L~(-1)6-BA+0.05 mg·L~(-1)IAA+2.0 mg·L~(-1)GA_3;最佳生根培养基MS+2.0 mg·L~(-1)IBA,生根率为78.16%,平均生根条数为4.8。炼苗后,移栽到园土∶草炭土∶珍珠岩体积比为2∶2∶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77.5%。本研究为香椿良种快繁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并较其他外植体(叶片、带芽茎段)为起始材料有不受取材条件限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0.
低温被认为是诱导‘短柄樱桃’花芽休眠解除的关键因子,而花芽如何响应低温并完成积累仍不清楚。植物bHLH转录因子可以响应低温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过程。研究小组在‘短柄樱桃’花芽转录组文库中发现了30个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bHLH类转录因子,但其结构特征和低温诱导表达模式仍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30个bHLH转录因子的基因结构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发现编码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在594~2 190 bp之间,可编码197~729个氨基酸序列。氨基酸保守基序分析发现25个出现频率高于50%的保守位点,属于bHLH典型结构域序列特征。利用保守域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加入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的30个桃bHLH家族成员及26个拟南芥bHLH家族成员,樱桃bHLH转录因子被分为9个亚族,其中第Ⅲ组成员最多,主要涉及ABA的信号转导途径及逆境响应。实时定量表达分析发现,所有基因表达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只是幅度不同,最高点均出现在低温处理192 h,说明30个bHLH转录因子均受低温诱导表达,可能参与低温诱导花芽休眠解除分子调控,但其调控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为探明中国樱桃bHLH转录因子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