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科学   13篇
  4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4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应用Solexa测序技术挖掘山羊卵巢组织microR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旨在构建、分析山羊卵巢组织miRNA表达谱,为进一步研究特定miRNA与山羊卵泡发育及性激素分泌等相关生殖活动的关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首先从山羊卵巢组织总RNA中分离小片段RNA,然后进行Solex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利用q-PCR技术验证miRNA在山羊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共鉴定出508个山羊卵巢组织表达的miRNA和19个对应的miRNA*,这些miRNA在哺乳动物(绵羊、牛、猪、马、狗)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q-PCR验证了8个miRNA在山羊卵巢组织中的表情况,定量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山羊卵巢组织miRNA表达文库,山羊卵巢组织miRNA表达丰富且其表达量各异。  相似文献   
82.
冷冻精液技术在现代养羊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应用冷冻精液的重要意义 第一,高度发挥优良种公羊的利用率:制作冷冻精液可使一只优秀种公羊年产8 000头份以上的可供授精用的颗粒冻精,或可生产0.25型细管冻精10 000枚以上.  相似文献   
83.
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培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是用波德代羊、无角陶赛特羊作父系,与地方蒙古系母羊为主,包括部分小尾寒羊母羊进行杂交,在2001~2005年间,共获F1代羊18·1万只,F2代羊3·92万只,F3代羊0·66万只。现场和实验室测试指出:杂种羊生长发育快,如6月龄BMF2代母羊体重38·13±3·75(kg),周岁体重45·61±4·28(kg),分别比蒙古羊提高31·89%和27·87%;DMF2代母羊上述指标相应为36·03±3·78(kg)、46·73±5·48(kg)、24·63%和29·6%。杂种一代、二代羊产羔率为139·52%,比蒙古羊提高35·0%以上。在同样育肥条件下,7月龄F1比蒙古羯羔绝对增重22·4%~54·9%,经济效益提高3·5~6·8倍;杂种羔羊肉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肌肉间脂肪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无角陶赛特杂种羔羊肉锌含量高,10种肉质特性指标优良,影响羊肉香味和风味的挥发性物质BMF1有67种,DMF1有70种,未检出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对各代杂种羊生理生化指标、血液生化遗传标记等进行了测试。F2、F3群体数量大,外型特征接近父系,遗传相似系数在0·9577以上,肉用体型明显,而且耐粗饲,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可从中选择理想型个体进行横交繁育,进而培育出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  相似文献   
84.
不同山羊经济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波尔、萨能和黄淮山羊组成波黄、萨黄、波萨黄和黄黄4个繁殖组合,比较各组合的繁殖性能和羔羊生长发育性能。结果显示:杂交羔羊的出生重、哺乳期与断奶后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和体重都显著高于本地黄淮山羊,差异显著(P≤0.05或0.01);波萨黄三元杂交羔羊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波黄和萨黄二元杂交羊(P≤0.05);波黄二元杂交羔羊的生长性能优于萨黄二元杂交羊,黄淮山羊纯繁组产羔率高于杂交组,杂交羔羊成活率高于黄淮山羊,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5.
针对寒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以180份不同基因型早粳稻为材料,探讨了叶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各叶位叶片的长、宽均表现为减小的趋势;在一定范围之内减小剑叶、倒2叶叶基角,适当增加倒3叶叶基角有利于光能利用,提高群体生物量,从而提高产量,在育种选择时,选择剑叶叶基角、倒2叶叶基角的角度更为有效;在一定范围之内增加倒1、倒2叶鞘的长度,减小倒3叶鞘长度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保持足够的上三叶面积是获得高产、超高产的主要途径,对剑叶和倒2叶叶面积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在进行叶部性状综合评价时,倒二叶面积、单株上三叶面积、倒三叶叶基角和剑叶叶基角4个因子就足以代表17个叶部性状的全部信息量.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随着各界对微生物功能的关注,人们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在反刍动物的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对宿主的营养代谢、免疫功能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影响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肠道微生物受反刍动物的饲粮组成、年龄、基因型等因素的影响,而饲粮组成是影响肠道微生物最主要的因素,若饲粮改变,其中的粗纤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均发生改变,肠道微生物也随之发生改变。反刍动物体内存在的有益微生物(如瘤胃球菌、藤黄微球菌、牛肠球菌等)对动物机体有积极的作用,而一些有害菌(如梭菌、苏黎世杆菌等)会破坏反刍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使机体免疫力、抗病力下降,容易产生疾病,严重影响反刍动物的健康。此外,除了肠道微生物会影响反刍动物机体健康外,益生菌和营养素也对反刍动物机体健康起到调控作用,而一般的措施都是在反刍动物饲粮中添加有益益生菌或营养素饲粮,这样既能补充日常的营养水平,也能防止有害微生物的增生,从而保障反刍动物机体的健康。作者综述了影响反刍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因素,以及益生菌和营养素对反刍动物健康生产的作用,旨在为合理调控反刍动物肠道微生物区系及为其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进而促进畜牧业的...  相似文献   
87.
为测定冬季羊舍内增温对小气候环境参数、不同成长阶段绵羊的影响,本试验以舍饲杜泊羊为研究对象,选取20只体重(18.85±0.63)kg的断奶羔羊(2月龄)、40只体重(29.30±0.74)kg的育成羊(6月龄)、20只体重(51.48±1.47)kg的成年羊(24月龄)平均分到供暖羊舍和对照羊舍,供暖羊舍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各放置一台电油汀。试验于2019年1月3日—1月22日在江淮地区开展,供暖羊舍全天24 h开放电油汀供暖,对照羊舍无供暖设备。结果表明:与对照羊舍相比,供暖羊舍空气温度极显著升高,相对湿度显著降低,氨气浓度极显著降低,供暖羊舍育成羊、成年羊平均增重显著升高,各成长阶段绵羊的血清生化指标受温度影响发生变化,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综上,江淮地区冬季羊舍增温可改善羊舍小气候环境,促进绵羊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88.
目前,在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制约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仍是稻瘟病和褐变穗,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水稻褐变穗近年来有越来越重发生仅次于稻瘟病的趋势。水稻褐变穗主要是交链孢霉菌和附球霉菌感染,该病害田间发生主要集  相似文献   
89.
为了构建α-乳清蛋白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及提供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α-乳清蛋白核移植供体细胞,提取乳腺组织中的总RNA,采用RT-PCR技术获得α-乳清蛋白基因cDNA,测序酶切后连接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pBCⅠ-Neo,并对重组载体进行酶切测序鉴定;取重组正确的载体酶切线性化后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至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通过G418筛选培养转染了α-乳清蛋白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的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结果显示:经过RT-PCR特异性扩增克隆出α-乳清蛋白基因;克隆的基因碱基组成序列经测序与预期完全一致,α-乳清蛋白基因片段正向插入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重组载体在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中稳定转染,转入α-乳清蛋白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的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生长迅速,仍保持原有的细胞生长形态。成功构建了α-乳清蛋白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获得稳定转染的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可用于核移植。  相似文献   
90.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重要的有机碳库,湿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丰富、碳密度高,湿地土壤碳的循环对全球大气碳的收支平衡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也可产生重大影响。选取虎林平原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不同营养调控处理如下对虎林湿地碳库、碳储量影响进行研究,并探索增加虎林典型湿地土壤碳库的规律和最佳方案的施肥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处理4即N肥(40kg/hm2+小叶章原位还施)、P肥30kg、K肥25kg/hm2效果最好,不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土壤碳库的积累,还可以研究湿地结构与功能、典型湿地的保护管理及其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