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39篇
  32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2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为了解年份、地域及基因型对山西小麦蛋白质品质的影响,分析了2005-2010年山西省参加南部和中部区试的冬小麦新品种(系)蛋白质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年际间、区试组间冬小麦品种(系)的蛋白质品质变异系数均表现为:沉淀值〉蛋白质含量〉湿/干面筋含量。旱地种植的小麦品种(系)各蛋白质品质参数平均值均高于水地种植的小麦。基因型、年份和种植地点对小麦蛋白质品质的作用力分析结果表明,三因素交互作用对小麦蛋白质品质影响最大,地点和基因型对小麦蛋白质品质的直接作用较小,年份对湿/干面筋含量影响较大,基因型、年份和种植地点两两交互效应大于单因素效应。  相似文献   
22.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临Y7287为材料(亚基类型:1,7+9,5+10),研究5种水肥模式对小麦产量、品质和HMW-GS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模式4[适期晚播,冬前限量灌水(450 m3.hm-2)、拔节期增量灌水(900 m3.hm-2),施N 225 kg.hm-2,底追比7∶3]的小麦籽粒产量、湿面筋、沉降值、稳定时间和评价值最高,并且有利于1、5、10亚基的积累和形成,其中对1、5亚基的影响较大。不同水肥模式下,小麦HMW-GS形成时间和积累强度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随着籽粒灌浆的进行,亚基相继形成,谱带逐渐稳定,积累量也逐渐增加,谱带颜色加深。花后20 d亚基完全形成,但不同水肥模式下HMW-GS形成时间有差异,水肥模式4亚基形成最快。因此,在小麦生产管理中,可选择水肥模式4实现小麦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3.
王敏  那冬晨  姬虎太  张定一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84-17385
[目的]寻求少量、快速提取小麦幼叶DNA的方法。[方法]以小麦幼叶为试验材料,用改良的CTAB法小量快速提取转基因小麦总DNA。所提取的DNA以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改良的CTAB法提取小麦基因组DNA所提取的DNA纯度高、无降解现象,适用于进行常规PCR扩增。[结论]该研究为小麦DNA的提取提供了一种所需材料量少、简便、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冬小麦主茎及分蘖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小麦主茎及分蘖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差异,以临优2018为材料,对其主茎及分蘖进行连续挂牌标记,并测定其相应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主茎和低位蘖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高于高位蘖.高位蘖籽粒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较高,而谷蛋白和总蛋白质含量较低,主茎籽粒谷蛋白和总蛋白质含量介于低位蘖和高位蘖之间;主茎与低位蘖籽粒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评价值较高.因此,促进主茎与低位蘖的发育、提高其成稳质量有利于小麦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25.
山西省小麦生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麦是山西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其生产关系到全省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自建国以来山西省小麦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自产小麦不能满足全省小麦市场的需要,是山西省粮食结构中缺口最大的作物。目前,山西省小麦生产存在着成本高、效益低、单产增长缓慢、播种面积大幅缩小、 供需缺口持续加大、优质麦生产加工滞后等问题。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从小麦生产自然生态条件、生产成本、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阐明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山西省小麦生产与管理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参考,促进小麦生产的进步。  相似文献   
26.
4种杀虫剂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研究了4种杀虫剂(啶虫脒、吡虫啉,氧化乐果及高效氯氰聚酯)对3个优质小麦品种("临优145"、"临优2069"和"临优2018")千粒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虫剂提高了优质小麦千粒重和产量,氧化乐果处理提高最多,高效氯氰菊酯处理次之,且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杀虫剂对优质小麦品质的影响因小麦品种而异,氧化乐果处理和高效氯氰菊酯处理使3个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提高,强筋"临优145"和"临优2069"加工品质下降,但大多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中筋"临优2018"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均得到改善;啶虫脒处理对优质小麦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效果最差;杀虫剂对优质小麦可溶性蛋白质(清蛋白和球蛋白)影响较小,对贮藏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7.
为给根控肥(Controlled uptake long term ammonium nutrition,CULTAN)在强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根据CULTAN的原理与关键配方,以临优145为材料采取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根控肥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控肥可显著增加强筋小麦的产量,其中根控肥2(1/3硫铵+2/3尿素+DCD添加剂)的产量较传统肥2(硫铵)和不施肥的对照分别增产713和1513kg/hm^3,增幅14.15%和35.71%;成穗数和穗粒数也有所增加。根控肥也可明显改善强筋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达极显著水平;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沉淀值明显提高,尤其是硫铵、尿素和DCD添加剂混合物的根控肥效果最为明显。因此在优质强筋小麦生产中,推广使用根控肥,能迟到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28.
山西省小麦主要栽培品种(系)的品质现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采用国际或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对 1999年山西省种植的或参加区试的 31个小麦品种 (系 )进行了品质测试 ,各性状的平均值为 :千粒重 36 0g ,容重 76 9 5g/L ,角质率 58 7% ,出粉率 6 1 0 % ,蛋白质含量 13 7% ,湿面筋 4 4 3% ,干面筋 14 5% ,沉降值 36 6ml。参照小麦品质分类标准 ,目前山西省种植的小麦品种的容重、出粉率、沉降值中等 ,蛋白质和面筋含量较高 ,但面筋质量较差 ,大多小麦品种属于中力小麦 ,个别品种达到强力小麦标准 ,无弱力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29.
小麦粒重降低原因与防御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验和调查研究,对1998年小麦粒重降低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现象造成气候条件的异常是粒重普遍降低的基本原因;麦蚜为害是粒重大幅度降低的重要原因;而品种的综合抗性差以及栽培管理不及时更是其主要原因。重视培养地力,选用综合抗性强的小麦品种,抓好中后期追肥、浇水管理和加强病早防治等,是保证小麦获得高而稳的粒重,实现小麦持续增产增收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近20年来山西省审定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演变情况,以1997-2018年山西省审定的175个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山西省近20年来审定品种产量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株高呈下降趋势,但中部冬麦区水地审定品种株高过高,有倒伏风险;产量三因素中,穗粒数稳步提升,南部中熟冬麦区品种的穗粒数均高于中部晚熟冬麦区品种,千粒重变化不明显,但“十三五”时期审定的旱地品种千粒重下降明显,单位面积穗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山西省近年来审定品种品质性状没有显著变化,籽粒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稳定时间均没有显著提高。山西省今后一段时间的育种目标仍然是品质与产量的协同提高,水地品种应在保证穗数和粒重的基础上加强穗粒数的选择,旱地品种应注重穗粒数和粒重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